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产业发展规划
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一、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背景基于对泰州市、兴化市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区位优势、物流发展现状以及特色产业发展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等方面的系统调查和深入分析,本报告认为,建设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是整合物流资源,实现公、铁、水、空物流联运,提供特色产业物流配套服务,推进兴化现代物流业集聚的必然选择。而且,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已经列为全市“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江苏省重点物流园区、港口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江苏省和兴化市的战略规划。(一)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背景1、区位背景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腹部,东邻大丰、东台,南接姜堰、江都,西与高邮、宝应为邻,北与盐都隔界河相望。是苏北地区与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联系的要道,随着苏北地区纳入长三角、苏中地区的快速崛起,兴化市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1559423人,总面积2393.35平方公里,辖34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居民委员会76个,村民委员会614个,村民小组8262个。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位于兴化城区东侧,垛田镇得胜湖旁,西靠兴泰公路,向东延伸约3公里,湖西村以南,北临澄河,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公、铁、水、空交通运输优势(见图1—1、1—2)。公路:西接兴泰公路(S231),南临高兴东公路(S333),并通过高兴东公路向东14公里连接宁靖盐高速,向西41公里连接京沪高速,向南30公里连接江海高速。水路:四级航道车路河紧邻园区,向东连接通榆运河、大丰港,向西通过南官河连接京杭大运河,向南可通长江国家级港口泰州港。铁路:可通过新长铁路进行货物运输、转运。航空:距上海虹桥机场和南京禄口机场两个多小时路程,距在建的苏中机场30分钟。2、经济背景兴化市经济发展较快,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2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54.95亿元,增长15.9%;服务业增加值117.74亿元,增长13.1%。在全国第九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位居第72位,比上届前移4位,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经济结构改善明显。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4.9:48.3:36.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6.3%、55.1%、38.6%。随着兴化市产业快速发展、城市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量的货物进出成为必然。城市的发展需要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业。3、产业背景兴化市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棉基地,畜、禽、蛋生产久富盛名,粮棉总产量列全国各县(市)前茅,淡水产品连续14年创江苏省之冠。连续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十大标兵县”的荣誉称号,以垛田、城东等乡镇的特色香葱生产,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第一的种植、加工和出口基地。以戴南为中心的不锈钢产业集群,聚集不锈钢生产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不锈钢产品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年不锈钢吞吐量达到140多万吨,物流总额超200亿元,创服务业收入近1亿元。4、交通背景至2009年底,市公路总里程2383.14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9.6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公里,一级公路115.725公里,二级公路529.418公里。全市共有航道53条,961.82公里。其中三级航道85.35公里,四级航道42.69公里。《江苏省航道网规划》对航道等级的提升、南水北调工程对航道的改造以及公路等级快速化提高,必将为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优越的交通优势,成为物流园区发展的交通支撑(见图1—3、1—4)。(二)建设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兴化市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兴化物流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兴化戴南现代物流园区被命名为省重点物流基地,但与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称,与应有贡献还有很大不足,物流业整体水平还不高,物流观念落后,经营模式粗放,物流渠道不畅,运行效率较低,物流人才匮乏,物流业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1)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我市物流企业规模不大,经营分散,还没有专业的物流连锁企业,不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应难以实现。同时,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2)没有专门的发展规划:全市一直没有制定专门的物流业发展规划,物流业发展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目标,没有保障措施,基本上是自行发展,随意布局。自办物流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物流渠道不畅,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经营网络不合理,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信息技术落后,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物流标准大多不统一。(3)整体素质不高:物流业从业人员大多数素质较低,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4)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软环境上没有形成一致的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没有完善的扶持政策;硬件上投入不大,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设施跟不上,形成不了区域规模效应。(5)运力结构不够合理。兴化市现有大型车、重型车在货车中的占有率为23.3%,货车车型结构和车辆吨位结构的比例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车辆档次低,货运效率不高,与国家有关货车大型化、厢式化、专用化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的必要性鉴于上述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统一规划建设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很有必要,对整合物流资源,规范港口经营行为,促进全市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和现代物流业发展意义重大。(1)、建设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是集中解决物流业综合矛盾的良好决策。目前,我市物流业市场混乱,管理不到位,仅集中在车路河两岸的非法生产经营吊机就有138台,其他区域零散的非法生产经营的吊机也较多。城区、近郊有各类乱停乱放的货车500辆左右,近1500吨,无集中交易场所。这些问题的存在,产生了极大的生产安全隐患,造成航道堵塞严重,航道环境管理混乱,水环境污染较大,沿车路河两岸社会治安管理也较困难,运输服务业税收流失严重。如果只整治不疏导、只驱赶不规范管理,这些问题仍将暴露无遗,治标不治本。因此,只有通过建立港区,坚持堵疏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从而实现船进港、货进场、车进园的集中规范管理目标。(2)、建设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是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现代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区域产业经济循环,提高流通效益的重要环节。经调查统计,目前我市各类货物年吞吐量为:钢材420万吨、木材80万方、水泥300万吨、砂石800万吨、粮油125万吨、煤炭150万吨、瓜果蔬菜100万吨、水产品17万吨、生猪60万头、家畜1500万只、危化品40万吨。但上述大宗货物集、储、运分布零散,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建立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集装卸、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和信息服务为一体,能够实现货畅其流,对发挥兴泰公路北延两侧的经济效益、集中整治车路河两岸安全生产环境、优化城市产业布局规划、拉动服务业和全市经济发展都十分有利。(3)、建设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港区内有一天然的内河港池,面积约187亩,该地块3.5平方公里范围内障碍物较少,拆迁量不大。该地区拟建设的四级航道贯穿港区东西,东接新长铁路、宁靖盐高速;南跨老兴东公路,接通高兴东公路和兴泰公路;西接兴泰公路北延,并与野行大桥东延公路相连,与主城区有机连接;北接大兴金公路。(4)、建设兴化市得胜湖内河港口是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促进公铁水空等运输方式整体效能的充分发挥,提高运转效率,节约物流成本。我市水网密布,航道等级较高,水运业发展快速,但全市码头零散,功能不全,港口的作用难以发挥,“有河无港、有湖无港”的历史严重制约了我市由水运大市向水运强市的转变。因此,建立得胜湖内河港口能够进一步发挥我市水运优势,实现水上运输与陆上运输的有机衔接,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5)、建设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是为全市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提供配套物流服务的重要举措。兴化现有脱水蔬菜企业120多家,年加工、销售干制品7万多吨,消耗蔬菜130多万吨,但因缺乏统一的物流交易平台,企业只能自行组织产品物流运输,既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又限制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兴化的水产品年总产量达到24.19万吨,也需要一个统一的物流平台和信息交易平台。因此,通过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可以实现兴化特色产业的积聚,充分发挥物流积聚效应,推动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3、建设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的可行性建设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不仅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国家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及便捷的交通为物流园区提供了条件:(1)、政策条件凸显,推动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快速发展。随着苏北地区纳入长三角,长三角资源合作得以共赢,加强产业联系与产业空间转移的同时,带来大量物资与产品的运输需求,从而推动物流行业的快速增长。兴化市地处京沪交通轴、宁靖盐交通轴交汇之处;同时位于水运发达的里下河地区。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江苏省地理中心地位,必将引导兴化市在长三角快速扩展与增长的大背景下顺势而起,为适应这一趋势,组织物流园区作为先导成为不可或缺一步。(见图1—5)沿海、沿江开发为苏中的崛起提供发展机遇;交通格局改变为苏中崛起构建发展通道;经济、资源基础为苏中崛起孕育发展空间;劳动力相对廉价为苏中崛起提供发展条件。苏中的快速崛起为物流园区发展带来雄厚的产业基础与经济支撑,也成为物流园区建设的契机。(2)、交通条件提升,突显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交通枢纽地位。《江苏省干线公路规划》中,规划对现有S333(高兴东公路)进行一级化改造,其通行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兴泰公路与高兴东公路作为兴化连接高速公路的主要道路和南北向交通主干道,将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提升为兴化对外交通枢纽。《江苏省航道网规划》中,规划将兴东线(车路河)改造提升为四级航道,向东可以连接通榆河,向西通过盐邵线(三级)和高东线(三级)连接京杭运河。航道网的提升对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融入内河航运体系,增强其交通枢纽地位将起到重要作用。(见图1—6)(3)、物流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为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提供政策机遇。国务院在产业振兴规划中发布关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九大重点工程,提出将实施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物流园区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物流科技攻关工程、应急物流工程等九大工程。产业振兴规划为兴化市带来了孕育物流产业发展与结构整合的绝佳机遇,物流产业的整合与物流园区建设将拉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物流发展的趋势是将企业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减少物流费用,同时更注重企业核心业务,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区域内物流企业聚集在物流园区内,形成规模经济,实现公共物流设施共享,降低投资,减少风险,同时与生产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加大物流设施和设备投资,提供更高水平的物流服务。(4)、兴化市物流产业整合与码头整合的联合出击,策应建设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目前,兴化市物流业特点是规模小、企业布局分散、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功能简单,物流企业设施建设投入较少,物流设施建设不规范,存在生产安全隐患,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对现有零散的内河码头的整合,需要集中的作业岸线与后方物流园区作为支撑。政府对全市物流用地和码头的调
本文标题:兴化市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产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7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