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择题无答案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П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第П卷和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6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9小题,前10题每小题1分,后29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8分。)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来源:GkStK.Com]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2.2011年3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A.人们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B.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3.“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哲学的智慧A.产生于人类的思考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在于指导人的认识活动D.在于指导人的实践活动4.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上述要求符合的道理是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D.人们研究哲学的目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5.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说明A.自然科学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C.自然科学以哲学为基础D.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源和关键。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③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④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8.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三者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哲学包括世界观和具体科学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世界观决定哲学,哲学决定具体科学9.从哲学上看,“心想事成”与“天命难违”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B.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C.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据此回答10~11题。10.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1.下列与赫拉克利特观点相一致的是A.世界的本原是水B.物是观念的集合C.存在即被感知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12.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任务和要求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上述事实说明A.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政治B.一定形态的文化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政治C.哲学既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又属于经济和社会范畴D.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在于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据此回答15.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学说的缘由可看出A.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B.哲学都是在批判神学的宗教思想中产生的C.真正的哲学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D.哲学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16.科学发展观的巨大生命力在于能够给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上看,上述材料体现了A.哲学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B.哲学对时代具有塑造、引导的功能C.哲学有时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D.哲学总是对社会变革起促进作用17.科学发展观是①是世界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9.右面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启示我们A.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C.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2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固有属性是________。A.联系运动B.运动客观实在性C.客观实在性联系D.客观实在性运动21.2010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国家的做法坚持了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人类与自然界无法和谐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实事求是的原则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2.科学发展观是我党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是[来源:GkStK.Com]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把握事物间的联系,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23.专家表示,除非人类认识到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采取切实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否则人们所熟悉的自然世界“将不再存在”。这提醒我们A.必须尽快地创造和利用自然规律B.必须放弃工业化的发展道路C.必须从根本上控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D.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4.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多次发生特大自然灾害,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③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2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物质B.意识C.客观事物D.客观存在2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A.运动离不开物质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28.在高速运行的神舟六号轨道舱内,航天员聂海胜与费俊龙的身体对于飞行中的轨道舱来说,其位置是保持不变的。这说明A.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运动B.在特殊情况下,静止不一定是有条件的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D.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29.中国农业目前依然是以小农经济的小生产为主体,小农经济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直接结合的经济制度,面对社会化大生产,有其脆弱性;而在社会变迁中,又有其稳固性。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相对滞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仍然是个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经历较长的时间逐步演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无法和谐相处的D.物质世界是绝对的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0.哪里失去了求真务实,哪里必然丧失生机,遭遇厄运,受到惩罚。这是因为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B.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C.规律能够被人们把握和利用D.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31.“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32.2011年6月28日,成都市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组织人员在龙泉驿、青白江、新都、彭州等地进行人工增雨作业,随着增雨炮弹的升空,成都市区及周边都下起了中到大雨,终于给数日持续高温的成都带来了阵阵凉意。这说明A.认识和改造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C.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就无法促进事物的发展D.人们可以把握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3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考虑选择我们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中国人民的举动主要体现了意识活动的A.目的性和计划性B.自觉选择性C.主动创造性D.重复性34.一位速滑高手说:“一般情况下,速滑转弯倾斜角在45度到60度之间为最佳,这样滑跑起来更省力更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上的“弯道”超越,也不是蛮跑,同样要讲方法、重技巧。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创造性的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C.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D.在实践中人们总是能够总结出经验和方法36.近年来,CEO、MP4、平板电视、零就业等新词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听。这说明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37.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D.价值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38.200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建国以来最为隆重的阅兵式。此前,中央气象台成功预报了国庆期间北京的天气以晴好为主。这说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③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④认识具有不可知性A.①④B.①③C.②③D.①②39.大力发扬“越过千山万水”“想过千方百计”“说过千言万语”“经过千难万险”“吃过千辛万苦”的“五千精神”,是浙江经济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第Ⅱ卷非选择题(32分)二、材料分析题40.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时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具有深远的意义。结合材料回答:(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是当时时代精神的精华?(6分)(2)这一思想路线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6分)[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2)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在2012年实现神州九号、神州十号的飞天。6分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答案高二年
本文标题: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择题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8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