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5分,每空0.5分)1、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有4种类型:(普遍型)、(急性型)、(调萎型)、(黄叶型)。2、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的抗病性可分为(数量抗病性)、(褪绿斑抗病性)、(褪绿点抗病性)和(无病斑抗病性)等4种类型。3、稻瘟病菌通常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草)和(病种)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4、甜菜丛根病的发病程度与土壤中带毒的甜菜多黏菌的(休眠孢子)或(游动孢子)的量成正相关。5、烟草野火病最突出的特点是(褐色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6、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发生与(伤口种类和愈伤能力)(虫害)(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条件)(品种抗病性)等关系密切。7、辣椒病毒病症状主要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三种类型。8、菜豆炭疽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9、(土壤)带菌是茄子黄萎病的主要侵染源。此外,病菌也可以在(种子)内越冬,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靠(气流)(雨水)(人畜和农具)传播。三、选择题(15分,每题1分)1、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a)a.多循环病害b.单循环病害c.只有初侵染d.积年流行病害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化学药剂为(d)a.三环唑b.粉锈宁c.敌克松d.井风霉素3、马铃薯晚疫病菌一旦形成无性孢子,必定是(c)。a.分生孢子b.担孢子c.游动孢子d.芽孢子4、马铃薯病毒和防治策略是(d)a.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b.经常性换种c.以药剂防治为主d.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5、玉米丝黑穗病的越冬场所为(b)。a.种子、粪肥b.土壤和种子c.土壤、病残体、种子d.种子、土壤、粪肥6、油菜菌核病是在开花期以子囊孢子先侵染(b)后,再要侵染茎秆。a.叶片b.花瓣c.根部d.果荚7、属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有(acde)。a.小麦锈病菌b.玉米小斑病菌c.油菜霜霉病菌d.玉米丝黑穗病菌e.小麦白粉病菌8、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年份为(d)。a.195119611971b.195519651975c.195519751985d.1950196419909、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有(a、b、c、d)。a.猝倒病b.立枯病c.灰霉病d.生理性沤根10、茄科作物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是(c)。a.TMV和TuMVb.CMV和CaMVc.TMV和CMVd.CaMV和TuMV11、蔬菜苗期病害主要在(b、c)越冬。a.种子b.土壤c.病残体d.昆虫12、防治黄瓜霜霉病可采取(a、b、d)等措施。a.高温闷棚b.喷施1%红糖c.喷施农用链霉素d.选用抗病品种13、防治白菜软腐病的常用药剂为(c)。a.多菌灵b.百菌清c.农用链霉素d.病毒A14、瓜类白粉病病斑上可散生许多黑色小颗粒,这些颗粒为病菌的(b)a.分生孢子器b.子囊壳c.分生孢子d.菌核15、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a)。a.黑腐病产生V字型病斑,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b.发生软腐,由欧文氏菌属侵染引起。c.发生软腐,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d.黑腐病产生V字型病斑,由欧文氏菌属侵染引起。四、判断对错(10分,每题1分)1、马铃薯环腐病是由一种真菌病害(×)。2、小麦赤霉病有再侵染,但在病害流行上不重要(√)。3、拌种能有效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4、水稻纹枯病是靠气生菌丝在田间扩展的(√)。5、马铃薯癌肿病和十字花科根肿病均为检疫对象。(×)。6、菜豆角斑病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7、TMV为蚜虫、汁液传播,而CMV为汁液传播。(×)8、白菜霜霉病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9、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10、霜霉病症状的共同特点是都在病部产生白色霜霉状物。(×)五、简答题(30分,每题5分)1、绘玉米大斑病的病害侵染循环图。、2、比较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在叶片上的症状特点。条锈病叶片表面出现褪绿斑,以后产生黄色疱状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色的疱状冬孢子堆。条锈病夏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在成株上沿叶脉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幼苗期则不排列成行。叶锈病叶片受害,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夏孢子堆较秆锈菌小而比条锈病菌大,多发生在叶片正面。秆锈病夏孢子堆长椭圆形,在3种锈病中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小麦上三种锈病的症状有时容易混淆。田间诊断时,可根据“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加以区分。在幼苗叶片上夏孢子堆密集时,叶锈病与条锈病有时亦难以区分,但因条锈病有系统侵染,其孢子堆有多重轮生现象。3、番茄常发真菌性叶斑病有哪几种?如何防治?病害名称1、叶霉病2、灰霉病3、晚疫病4、早疫病5、斑枯病防治措施a、采用抗病品种b、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C、加强栽培管理:轮作。合理密植,增强通风。及时摘除病组织,清洁田园。合理施肥灌水。D、生态防治e、药剂防治4、葫芦科蔬菜枯萎病有哪些发病规律?病菌在土壤、病残体、种子及未腐熟粪肥越冬。主要从伤口侵入。靠灌溉水、土壤耕作及地下害虫传播。发生与土壤性质、栽培及灌水密切相关。5、哪些因素影响十字花科植物病毒病的发生?影响因素:1、气候条件(高温低湿)2、播期3、蚜虫4、栽培管理5、品种抗病性6、如何防治苹果腐烂病?(1)壮树防病培育壮树是控制危害的根本。①合理施肥。②合理灌水。③合理负载。④合理修剪。⑤保叶促根。及时防治叶部病虫害,避免早期落叶,削弱树势。(2)清除病菌降低果园菌量是控制危害的基础。①果园卫生。②重刮皮。③休眠期喷药。。(3)病斑治疗及时治疗病斑是防止死枝死树的关键。①刮治。②割治。③包泥。六、论述题:试制定一个玉米病害防治的综合措施。(10分)1.种植高产抗病品种根据积温带选择高产抗病单交种。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对玉米丝黑穗病抗性较强,也兼抗玉米大斑病。2.垄作与施肥玉米不仅要施足底肥和垄上精量点播,还应及时追肥,特别是追施氮肥。如果玉米生育后期脱氮,叶片生理老化速度加快,大斑病与小斑病将加重,叶片很快枯死,产量下降。应适时追氮肥。3.适期播种控制播深玉米不能过早播种,早播地温低,土壤湿度大,种子迅速吸水,种子内淀粉逐渐转化为糖,因温度低迟迟不能发芽,此时极易遭受各种寄生菌和腐生菌的寄生危害而粉种。因此,玉米一定要根据地温回升情况确定播期,不能盲目早播。为加速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播种要掌握深度,不宜深,播种过深,幼苗出土时间拖长,消耗大量养分,幼苗长势弱,也易遭受病菌侵染,丝黑穗病和茎枯病发生重。4.药剂拌种防治种传病害和苗期病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病菌自芽鞠侵入到幼苗体内,到穗期才发病。茎枯病是玉米苗期病害,用药剂拌种防治很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拌种药剂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25%三略醇(百坦、经锈宁)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5%~0.3%(商品量),用量过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丝黑穗病与茎枯病兼发时可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制的玉米种衣剂。种衣剂或可湿性粉剂拌种,要求干拌,或在种子露自时拌,拌药后种子不能再用水浸泡催芽。催芽的玉米种,如果芽已长出,拌药容易把牙碰掉,因此不能再进行拌药处理。5.生育期喷药玉米大斑病严重者,在玉米抽穗后,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千克,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千克。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小麦条锈病在病害循环中真正起作用的孢子为。a.锈孢子b.夏孢子c.担孢子d.性孢子2、小麦条锈病越夏基地的构成条件为。a.夏季最热一旬的平均气温低于20℃b.海拔很高c.雨水多d.有小麦种植3、玉米大斑病的分生孢子形态上的主要特点为。a.孢子约弯曲,脐点平截b.孢子平直,脐点突出c.孢子弯曲,脐点突出d.孢子平直,脐点平截4、油菜菌核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为。a.以菌核在茎秆中b.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c.以休眠菌丝在病残体中d.以菌核在土壤中5、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a.多循环病害b.单循环病害c.只有初侵染d.积年流行病害6、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的传播介体为。a.禾谷多粘菌b.蚜虫c.飞虱d.菟丝子7、油菜菌核病是在开花期以子囊孢子先侵染后,再要侵染茎秆。a.叶片b.花瓣c.根部d.果荚8、马铃薯种性退化是由于引起的。a.生理病害b.栽培期间气温太高c.病毒病害和生长期的高温d.病毒病害9、油菜菌核病的病状为。a.腐烂b.变色c.坏死d.畸形10、下列锈病中冬孢子为单细胞的是。a.小麦条锈b.小麦叶锈病c.苹果锈病d.小麦秆锈病11、苹果白粉病可潜伏在冬芽的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其病原结构是。a.分生孢子b.子囊孢子c.菌丝d.分生孢子器12、苹果白粉病病部产生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a.子囊壳b。分生孢子器c.闭囊壳d.分生孢子盘13、桃缩叶病药剂防治的适宜时期为。a.桃芽膨大,花辨露红b.展叶后c.幼果期d.谢花期14、植物病害发生和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病原、感病植物和。a.病原b.感病植物c.人为因素d.环境条件15、十字花科软腐病的侵染来源是。a.菜窖附近的病残体b.土壤和堆肥c.昆虫d.以上都是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药剂有铜制和井冈霉素()。2、一个若干年前丧失了对小麦锈病抗性的品种其农艺性状优良,可以考虑重新利用()。3、小麦白粉病的学名是禾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4、小麦赤霉病有再侵染,但在病害流行上不重要()。5、马铃薯晚疫病的病种薯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可以作该病的短期测报()。6、十字花科根肿病菌属于子囊菌()。7、小麦赤霉病菌的子囊孢子首先侵染花药()。8、利用抗病品种是当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措施()。9、苹果树腐烂病是弱寄生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10、瓜类疫病的病原是甜瓜疫霉()三、简答题(共20分)1、比较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在叶片上的症状特点。(6分)2、简述化学防治的利弊及合理使用的方法。(6分)3、简述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8分)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保护地茄科蔬菜灰霉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2、如何才能有效防治小麦三种锈病?3、如何才能有效防治茄科蔬菜青枯病?1、b2、a3、4、d5、b6、a7、b8、d9、a10、c11、c12、c13、a14、d15、d1、√2、√3、√4、√5、√6、Χ7、√8、Χ9、√10、√三简答题1、答题要点:三种锈病在发病初期都在植株上形成褪绿黄斑,以后长出粉堆,即夏孢子堆,手摸可沾上粉末,后期又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条锈病夏孢子堆为小型鲜黄色,窄小至椭圆形粉堆,成株期排列成行,与叶脉平行,幼苗期不成行,表皮开裂不明显,主要发生在叶上,也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叶锈病夏孢子堆为小型橙黄色,圆形至长圆形粉堆,不规则散生,孢子堆四周表皮开裂,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上很少。秆锈病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深褐色粉堆,不规则散生于茎秆和叶鞘上,常数个堆愈合成大斑,孢子堆周围可见破裂翻卷的表皮。秆锈病夏孢子堆穿透叶背能力强,同一个孢子堆,叶背的粉堆较叶面出现的粉堆大。叶锈病孢子堆则多不穿透叶背。可简单地记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块大红斑”。2、答题要点:优点:简便、高效缺点:“3S”使用方法:对症用药、适时用药、采用合适的施药方法、注意与其它方法的配合。3、答题要点:采取以消灭菌源为前提,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加强栽培管理。根据测报实行化学防治为保证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培育和栽培抗病品种:目前虽然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但中抗品种在防病中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2)消灭越冬菌源:清除田间稻麦桩、玉米秸秆等病残体,并结合防治黑穗病等进行播种前的种子消毒。(3)加强栽培管理:因地制宜调整播期,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勿偏施氮肥;整治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根系早衰。(4)加强测报,抓住关键时期喷药保护:应按当地小麦抽穗前后的天气、苗情和病情进行合理安排,以抓好首次施药保穗为重点四、论述题1、答题要点:根据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特点,采取以培育无病壮苗为基础,定植后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保护以及改进栽培技术等防病控病措施。(1
本文标题: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8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