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人教版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山东省诸城市第二中学王新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区位的概念。2.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能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4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案例,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具体事例,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利与弊,并找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德育目标】1.认识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协调人地关系,注意保护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2.认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是可以改造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2.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教学难点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教学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结合实际生活,了解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是稳定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这些因素可以改造,向更有利于人地关系协调的方向发展。2.具体分析一些事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通过多媒体手段做一些农业景观的课件,并收集新闻、图片资料,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解读教学】一、什么是农业区位(板书)1·农业的概念和特点阅读课本第一段,总结农业的概念和特点概念:特点:周期性·季节性·地域性所以,进行农业活动时,要因时因地制宜-3-2·农业区位阅读课本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和澳大利亚的放牧业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让学生讨论五分钟左右分析其要素:问题如下:两种农业的分布地区是否相同,农业生产情况即种类是否一样,填写如下表格:农业类型分布地区自然条件水稻种植业泰国湄南河平原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放牧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气候温和,适合草类生长,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总结区位的概念区即指以下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绝对区位】;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相对区位】。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课本案例,总结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板书)对于一个农业地域的区位因素进行评价,我们要用综合思维方式进行。任何一个地域的农业生产都要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要考虑到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该地域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因为评价区位因素,确定发展方-4-向、综合决策,只能利用其较有利的农业区位因素,不可能面面俱到。同时,在影响农业生产的所有区位因素中,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其发展变化性最大,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也较大,因此,要用发展的、动态的观念,看待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并根据其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农业生产的发展,及时做出相关的调整。1·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基础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生物等因素,其对农业生产影响如下表: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世界农业发达地区我国农业发达地区气候光热条件对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产量关系密切光热与降水条件配合较好的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光热与降水配合较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南部沿海地区,台湾岛、海南岛水分年降水量小于250mm,干旱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地形平原——耕作业平坦开阔地——机械化农业山区——林业、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5-业、副业、立体农业土壤肥沃的土壤、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温带肥沃的冲积平原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黄土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水稻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江南丘陵的酸性土壤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因素影响政策国家的政策以及政府干预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扩大了市场,商品农业的保障科技一方面表现为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利用上;第二,很多情况下,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劳动力数量决定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质量决定商品农业的发展机械化机械化水平高低影响农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分组讨论:以我国不同地区为例,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江南丘陵地区·西北地区等,分析它们的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哪些是有-6-利的?哪些是不利的?对不利的因素,可采取怎样的措施使之转化为有利的因素?例题: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与自然条件中的哪一个区位因素最密切?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河西走廊的粮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天然橡胶分布在热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转: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很多,那么,这些因素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或者说,我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是不是只能被动地适应这些因素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上述农业区位的因素也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和改造,下面我们讨论第三个问题。三、区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板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析地中海农业的变迁,说说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和改变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一方面,我们可根据现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例如,北方的冬季出现的“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有的人把它叫做“大棚农业”,其生产特点就是在冬季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而进行的农业生产,其原理是:在北方的冬季,农田空闲,人们为了充分利用当时、当地的光、热、土壤等资源,就-7-在田地上搭一塑料大棚,利用上册课本内容所学的“温室效应”的原理,使塑料大棚内光照、温度、湿度等达到农作物生长的需求,这样即可在大棚内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此外,人们还可根据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增大农作物的适应性,扩大它的区位范围。例如,我国运用科学技术培育出来的良种天然橡胶,已由它生长的热带范围扩大到了热带以外的地区,种植范围已到了北纬32度的浙江省北部地区。这样,人们利用科学技术,使天然橡胶的地区适应性增强了,使得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在空间上扩大了,过去那些不能利用或者难以利用的因素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另外,在我国还有已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等。总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同时人类可通过多种途径,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减小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的目的。2·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板书)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板书)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鼓励或抑制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的区位。例如,活动2中国东南沿海农业的变迁,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蔬菜——花卉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技术的发展扩展了市场(板书)-8-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的时间,加上保鲜、冷冻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并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至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例如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了一大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除了以上因素之外,其他的社会经济因素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如政府政策的调整,不同地区劳动条件的变化,各地的农业生产习惯等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总之,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多种多样,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发展农业生产四·农业地域的形成(板书)1·农业地域的概念(板书)2·农业地域的特点3·农业地域的形成原因:(1)动植物分布的地域差异(2)自然因素的地域差异(3)社会经济因素的地域差异案例分析:读课本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引导学生读图和文字材料,讨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填表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市场面向国际市场地形平坦开阔劳动力,地广人稀-9-土壤肥沃交通,四面环海,交通便利水源,灌溉水源充足机械化水平高科技:牧草畜种优良。【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了解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土地,使农业生产得到良好的发展。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上就是农民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了解农业的区位因素,还有利于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这样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我们就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使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区农业变化大趋势的是()答案:B2.近年来,我国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①平原地形为主②雨热同期的气候③城市市场需求大④农-10-业技术的推广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答案:C二、综合题1.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与自然条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区位因素是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B.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C.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D.天然橡胶分布在热带答案:A.地形B.水源C.土壤D.光热(气候)2.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2)影响世界各地农业生产主要因素的差别很大,形成了极为明显的________特征。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坚持________的原则。答案:(1)地形土壤政策交通运输市场(2)地域性因地制宜★板书设计-11-3·1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区位的概念农业的概念及特点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机械化·政策等三、农业区位的影响和变化1·自然因素是基础2·社会经济因素不断变化:(1)充分利用:光热水土并扩大范围(2).及时改造:使之更合理地发展农业四·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概念2·农业地域的特点3·案例分析: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本文标题: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89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