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农民打工比种地挣钱的思考
今年6月底,农民工包括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和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这两个数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2.75亿。其中外出务工离开本乡镇,到外地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是17567万人,数量还在增长。农民外出打工真的比种地更挣钱吗?农民打工比种地挣钱的思考一、我国农业形势整体趋好如果用我们习惯的眼光来分析,应该说当前的农业农村整体形势是相当不错的。1.粮食产量有望实现“十一连增”从2004年开始一直到去年,我们的粮食产量连续十年获得丰收,农民的收入也连续十年持续增长。2003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是8614亿斤,从我国历史上最高水平1998年的10246亿斤,降到了8614亿斤,减少了1632亿斤,使当时粮食的供求关系进入了一种紧张的状态。从2004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完善粮食的保障制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开始持续增长。到2013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2039亿斤,十年之内,年度的粮食产量从8614亿斤增加到了12039亿斤,提高了3425亿斤,平均每年增产粮食342.5亿斤。能够连续十年保持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罕见的。2.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续五年高于市民农民的收入也从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了去年的8896元,十年之内提高了6274元,平均每年农民收入增加627.4元,这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很多人都认为,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能够连续十年保持粮食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应该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而且这个好的态势,到今年仍然在持续。今年粮食产量还没有最后定局,但是霜降早就已经过了,北方的粮食也都已经开始收获了,所以大体的局面已定。我们预计今年粮食产量和去年相比大概能继续增产100亿斤左右,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夏粮增加了95亿斤,早稻略有减产,减了2.5亿斤,估计秋粮能在8700亿斤以上,所以和去年相比,能够基本保持稳定、略有增长。这个目标如果实现,我们就已经持续11年增产。从1—9月份的情况来看,今年农民的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了8527元,扣除物价指数之后,和去年同期相比实际增长9.7%,这个增长幅度比去年略有降低,但比同期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要高。今年1—9月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2044元,扣除物价指数之后,和去年相比实际增长了6.9%,也就是说今年前9个月,农民现金收入的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8个百分点,这已经是持续第五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最大的是2009年,达到了1∶3.33,也就是一个城镇居民的收入相当于3.33个农民的收入。从2010年开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开始逐步缩小,到了去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1∶3.03,估计201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以缩小到1∶3以内,这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最主要指标,即粮食产量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来看,当前的农业农村形势是相当不错的。二、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动向按照比较习惯的分析方法做判断,可以认为农业农村形势确实不错,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探究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也会感到当前的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可以说,中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主要农品进口数量不断增长目前中国主要农产品(11.70,-0.62,-5.03%)的供求关系出现了一种非常值得我们去分析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国内的主要农产品在不断的增产,但是另外一方面,进口的农产品品种在扩大、数量在增加。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又是一个人均农业资源相对稀少的国家,适当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来调剂国内的农产品供给,使得国内的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有所减轻,这应当是必要的。但是情况远比这复杂,大家知道,进入新世纪(41.97,-2.28,-5.15%)以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品种明显增多,数量在不断增加,就目前的情况看,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最主要的农产品,粮食、棉花、油料、糖、奶、肉,这六大农产品每一样都在进口,而进口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有的是国内供求有缺口,有的是国际市场价格比国内低,还有的是品种的调剂等等,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进口农产品的数量在不断增加。2013年,我国进口的粮食包括大豆在内首次超过8400万吨,8400万吨粮食折过来就是1680亿斤,1680亿斤是个什么概念?去年我国粮食产量的第一大省黑龙江省产粮1200亿斤,东北另一个国家商品粮基地辽宁省产粮400多亿斤。所以去年我国进口的粮食就相当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这两个农业大省的粮食总产量,数量是非常可观的。当然去年我们也有粮食出口,但是出口有限,各种粮食出口合在一起是243万吨,不到50亿斤。2013年进口的粮食数量和前年相比,增加了8.4%。当然进口的粮食中,主要品种是大豆,净进口8400万吨粮食中,大豆的进口量就是6338万吨,进口这么多大豆,最重要的第一是为了榨油,第二是为了饲料中要添加植物蛋白。大豆的进口量这几年也在持续增长,去年的6338万吨和前年相比又增加了8.6%。其实我们进口的谷物和谷物粉的数量倒比较有限,去年进口的谷物和谷物粉合在一起不到1400万吨,也就是不到300亿斤,在我们国家的谷物总产量中只占到2.6%。大豆的缺口比较大,去年我国生产大豆大概1300万吨,但是进口大豆6338万吨,而全球在正常情况下的产量,一年生产的大豆不超过2.5亿吨,能够进入国际贸易的这部分大概不到1亿吨,不到1亿吨的贸易量中,进到中国来就占了65%。所以,大豆这个缺口,看起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会存在。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历史上中国很长时间都是雄居世界大豆产量第一,世界大豆出口量第一,现在我们成为世界大豆进口量第一,总产量降到世界的第四位,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量都比中国高。进口6000多万吨大豆,虽然不是完全都用来榨油,但是总的来说进口大豆折合植物油产量能在1000万吨以上,但还不够。我们自己这些年来每年可以生产大概1000万吨左右食用植物油,进口大豆又增加了1000万吨左右的植物油,但是还不够,去年还进口了922万吨植物油。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去年我们全国消费的植物油总量超过2700万吨,人均消费的食用植物油超过40斤,是亚洲最高的。按照营养学家建议的标准,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消费的植物油应该在20克到25克之间,一年消费20斤的植物油就够了,但是现在消费超过了一倍。当然这里讲的人均消费量,除了在家里的使用外,还包括在外就餐食品工业的用油等。科学家一直在跟老百姓讲,油吃多了不好,但是老百姓还是觉得没有油东西不好吃,舌尖上的中国,大家每天的烹炸煎炒都要用油,所以相当一段时间内植物油的缺口也还会持续的存在。2013年,我们还进口了455万吨食糖。我们大概现在一年要消费1300多万吨的糖,除了自己的产量之外,还有一部分缺口需要进口。去年还进口了450万吨棉花,我们自己大概一年生产700万吨左右的棉花,应该说自己生产的棉花满足国内需求是绰绰有余,但是中国又是棉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大国,所以包括我们为国际市场提供的棉纱和服装在内,我们自己生产的棉花就不够,去年进口了450万吨,这比前年历史上进口最多时的超过600万吨还是有所减少。去年还进口了乳制品180万吨,其中有100万吨是奶粉,100万吨奶粉相当于800万吨的鲜奶,进口100万吨奶粉是海关统计的,如果计算通过各种渠道,如邮寄回来的或者人员外出带回来的,那数量可能远远大于这个统计。去年我们还进口了100多万吨的肉类,其中55.3万吨的牛羊肉,还有58.4万吨的猪肉,这在历史上很少见。所以说,粮棉油糖肉奶这六大农产品,我们现在都面临着需要进口的局面。从今年1—9月份的情况来看,进口增加的势头仍然没有减。前9个月我们进口的粮食,当然包括大豆在内,接近7500万吨,和去年相比增加了23%,其中进口大豆5274万吨,增加了15.3%。谷物进口,今年前9个月的进口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为1439.2万吨,谷物进口增长的速度比较快,其中最主要是大麦进口量增长很快,同时也因为国际上一部分小麦——饲料小麦价格比较低,国内现在又出现了小麦和玉米价格倒挂这样一种局面,饲料工业更愿意用小麦来替代玉米,所以导致了小麦进口的增加。食用植物油1—9月份进口了515万吨;糖进口了204万吨;棉花进口了200万吨,油、糖、棉的进口同比都略有减少。乳制品已经进口165万吨,增长了32%,其中主要还是奶粉;牛羊肉进口42.2万吨;猪肉进口了38.2万吨,奶和肉的进口同比都有所增加,意味着市场的需求还在增加。国内农产品虽然连续在增产,但是很明显,国内农产品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市场上需求增长的速度。所以,有一部分产品就出现了供求缺口,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行调剂。2.农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下降主要农品进口数量增长还有更复杂的原因,就是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力等方面的原因。刚才袁隆平先生在致辞的时候曾经讲到,去年经过中央反复认真研究,提出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新的基本思路,那就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这么五句话,这是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的,同时提出两方面的具体要求,要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针对上面的情况,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思考。在这样一个态势下,怎么能够保持国内农业发展好的局面,能够实现国家提出的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能够实现我们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这个目标。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一方面要看到近十余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但另外一方面也确实要看到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进口粮食的数量增加只是一个方面,因为进口8000多万吨粮食中,绝大部分是大豆,而目前主要的大豆生产国还是有增产的潜力,所以,通过国际市场调剂来减轻国内的资源压力,还有空间。我们曾经算过,我国大豆的亩产比较低,全国平均亩产才二百五六十斤。进口的6338万吨的大豆,如果我们自己来生产,大概要接近5亿亩的播种面积才能满足,显然国内很难有挤出5亿亩地种大豆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际市场有这个条件,那么我们多运用一些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应该说对我们是有利的。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可能就要复杂得多。从最近的情况看,由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我们多数大宗农产品正在承受着国内价格超过国际市场这样一种压力,也就是说国内市场价格的天花板已经顶到头了,有些已经突破了,所以有一些品种的进口,其实未免见得是国内的供给不足,而主要是我们的价格竞争力不够。人家比我们便宜,它才进来。从目前看,主要的大宗农产品,比如说谷物,谷物的价格如果按批发价来算,国内外的价格大概每一吨要差400到800元,也就是说我们国内的谷物价格大概要比国际市场价格贵400到800元,折合到每一斤就要差2毛到4毛钱,这样就给国外的谷物进入国内市场提供了价格竞争方面的优势。比如我们统计的8月份的数据,如果从越南进口大米,越南大米是籼米,到岸完税后的价格8月份平均是3329元一吨,我们的籼米同一个时间在国内的批发价格大概在3800到3900元一吨,与3300元一吨相比,一吨要差500到600元,一斤籼米在市场上的价格差2毛5到3毛钱。进口小麦到岸完税之后价格是2017元一吨,现在向农民收购的价格也要两千二三百元一吨,再到批发市场,一般在2400到2500元左右。进口玉米的价格到岸完税之后是1766元一吨,现在国内市场已经出现了玉米和小麦价格倒挂现象,玉米比小麦还贵,国际市场上进来的玉米到岸完税之后不到1800元一吨,但是我们批发市场的玉米价格特别是在南方要2400元左右一吨。进口大豆到岸完税后价格3900多元一吨,但是今年国家制定的目标价是2.4元一斤,就是4800元一吨,每吨差八九百元。这对我国农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国内的农产品相对于国际市场农产品在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油菜籽进口,价格和大豆差不多,今年8月份的平均价3977元一吨,但是去年
本文标题:农民打工比种地挣钱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9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