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减负背景下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探索
减负背景下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探索苏州市教科院朱开群一、正确认识和对待减负对教学的冲击•新一轮的减负对教学的冲击是巨大的教学时间的减少学习时间的减少练习量的减少•理性对待当前的教学实际怨天尤人与事无补听之任之死路一条以不变应万变是美丽的谎言唯有面对现实积极寻找应对之策才是正道:即更扎实、更精炼、更有效、更有的放矢,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最高的效率,做效率型的教师。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一、对“实效性”的理性解读•1、什么是实效性?是指根据教育目标规定而达到的实际教育效果。——知识实效、能力实效、觉悟实效学习方式实效、人格实效——即时实效和远期实效——外显实效和内隐实效——精确实效和模糊实效2、实效性的障碍(1)目标性障碍(2)环境性障碍(3)观念性障碍(4)手段性障碍(5)评价性障碍3、新课程实施后实效性障碍的具体表现(1)无效的合作学习•有主题、有分工、有差异•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评价、教师指导、思考)(2)对话的迷途•把“对话”变成“问答”,没有启发性,如“好不好”、“如何”之类•过多师生对话浪费时间(3)无边界的自主•把“自主”变成“自流”,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4)无需动脑的探究•有活动没有体验: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没有反思,没有高层次的思维•探究的“泛化”与“神化”:无需探究的内容拿来探究,导致探究的浅层化与庸俗化;把探究拔高,用科学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来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5)课堂拓展的迷失(6)唯技术主义(过度依赖技术支持)技术依赖:没用网络就不是好课技术兴奋:越先进越好,追求技术高、精、尖、全电教老师依赖:一堂课要好几个老师陪着——重硬轻软,忽视人的价值——技术万能,忽视教学规律4、提高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教的有效•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准确?•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有效?•教学活动是否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是否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作用?(思想、方法、策略)——学的有效●学生是否扎实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学习技能是否提升?●学生是否在学习中经历了学习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学科思想、方法与策略?●学生是否体验到了学习乐趣?是否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是否体验了自信与成功?●学生是否获得了全方面的发展?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探索一个大前提: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丰富背景知识——突出人格修养,言教身教并重——突出专业视野,暴露思维过程关键:在苦干实干的基础上,改进方法,打造低耗高效课堂•目标化意识•学案化导学•精细化练习•考试外因素•合作谋共赢㈠目标化意识: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学要求)为导向,从面面具到向有抓有放、有简有略、有所为有所不为转变心中始终有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学要求,明确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学习重点、目标描述可以是三维目标,可加以概括,关键是明确、清晰。㈡学案化导学:从传统的教案向“教、学、考”一体化转变•以南京东庐中学为代表的中国最基层的农村学校开展教学合一的“学案导学”(东庐中学称为“讲学稿”)创造了“朴素的教育奇迹”。•“学案导学”坚持先学后教、教学合一、师生合一、讲练合一,实现了从“教会”到“学会”、从“要你学”到“我要学”、从教师的“单向灌输”到师生的“双向互动”、从片面的讲到讲练结合的转变,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近几年来“学案导学”在全国尤其在江苏各地得到大力推广,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一批先行的市、县、校已率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什么是学案?“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编制的原则•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以探究为主、以自学为主•导学性原则导学材料+助学资源,多角度思考提示+多样化方法引导•探究性原则问题设计要有意义,有思维含量•层次性原则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开放性原则开放的学习内容、开放的学习方式、开放的探究成果•创新性原则努力挖掘师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学案的特点•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学案”的基本要素和编写的一般格式(以政治学科为例)•学案的编写没有什么固定统一的格式,但从学科的特点和高考的实际情况看,一个高质量的学案一般应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课前即学生预习;课中包括目标(考点)解读、体系构建、误区点拨、热点追踪、典例剖析;课后包括能力自测、总结反思等部分。•教无定法,教学有法。不同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案编制的学科性质。但不同的学科之间必然有其相通的共性之处。⑴课前预习•实现先学后教、自主学习•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要点,完成知识梳理、体系建构;可联系旧知与后续学习知识,作好学习铺垫;可采取留空式知识建构及思考探究题形式;可让学生先做一些以往考过的经典例题等。⑵知识(考点)解读•明确考点的能绩要求;•根据不同的能绩要求详略得当,突出重点考点、高频考点、变化考点和与重大时事结合紧密的考点;•可以将考点问题化,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有些考点还需要做适当的整合,并以关键词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预习看书;⑶体系构建本部分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二是知识点之间的框架结构。这种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新授阶段就要重视,到一轮复习阶段,一般以课为单位,在一个单元或一个部分结束后,在最后一课还应该构建一个单元或一个部分的知识体系。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复习课与新授课的一个重要区别。知识体系的建构一般包括微观(知识点)、中观(部分)、宏观(教材)三个层面.⑷误区点拨教材中的易混易错知识,是学生的常见失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兴奋点。对于这部分知识点,教师可以以改错题的形式,让学生事先改正,课堂上对于部分重点知识点,还要以辨析题的形式予以强化。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还可以以教材为单位,编写易混易错知识汇编,集中轰炸,强化纠错。⑸热点追踪(生活主题)宏观撒网:对于本课考点可以联系那些国内外的重大热点问题,先从宏观上列举分析,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微观挖洞:联系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热点,编写“大背景,小角度,生活化,情境化”的问题加以深入剖析。从目前的江苏高考的实际看,要淡化热点专题课,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强化基础、训练解题、教会方法上。⑹典例解析选取指向学习目标的材料,设计探究问题;精选检测评价题、典型例题。政治学科根据高考、中考题的题型特点一般以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形式,问答题的题型大致包括简述题、辨析式简述题和探究题。题目来源主要是江苏、广东等政治单科高考题;山东、北京等文科综合高考题;江苏各大市高考模拟题等。这些试题质高、典型、规范,是最好的l模拟练习题。从题量上看,应比较适中,选择题一般控制在5道题以内,主观题不超过3道,大致涵盖上述三种题型。没有一定量的经典例题的高三复习课是无效或低效的课。⑺能力自测包括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活动设计。这部分题目在一轮复习阶段难度可以按5:3:2的比例,以中档题为主。题量在15题左右。可以课堂上选讲一部分,更多的是作为课后巩固练习。要做好检查批改环节,加强对重点生的个别辅导和面批。⑻总结反思•可以是重点或易混易错知识的回顾;•可以是教材知识体系的归纳;•也可以是方法的归纳,还可以是对老师教学建议㈢精细化练习所谓“精细化练习”就是追求精益求精、精雕细凿,在讲与练的关系上更加注重以练习为主线;在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更加注重练习的质量;在练习的过程管理上更加注重练习的全程管理;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更加注重学生解题的过程体验。做到文科理科化,知识点题目化。以问题带知识点的复习,以高质量的练习强化应试能力的培养,以练习多个环节的联动提高练习的效率。具体地说,要做好选、批、评、补、专五个环节。在课时有较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要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必须走精细化练习的道路。精细化练习关键是要做好选、批、评、补、专五个环节。选:就是要精选试题,加强练习的针对性和选择性,在现在政治课时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以练习的质量来弥补数量的不足,减少重复练习、低效练习甚至无效练习,反对不加筛选的将练习原封不动的推给学生,以直接拿来、加以改编、少量原创的原则,大力提倡“剪刀加糨糊”工程。在练习的数量上,教师要广而博,学生要少而精;教师要走进题海,而让学生走出题海;教师多吃苦,学生少费时。做到每练都有明确的目的,每题都要经过选择,每练都要使学生有所得。解题能力是一个合格的政治教师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批:也许学生的每一份练习都全部批改有一定的困难,但每课至少要批改一份练习,重点学生要做到每份练习都批改,而且要尽可能的面批。要力争做到有讲必练,有练必批。重点学生要加强面批。即使不批的练习也要加强检查。评:高质量的试卷评讲课是保证练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试卷评讲课效率不高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应该体现如下要素:评学生错误的密切点和失分的原因;评审题思路,尤其是有效信息的提取;评解题规范和答案的组织;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要注意利用学生中的答题典例;凡主观题都要提供参考答案。审题:要指导学生审清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审范围:宏观上是那本教材;中观上是哪个部分;微观上是哪个知识点;审设问:问了几个问题,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关键词是什么;审材料:材料分为几层意思,关键词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学生审题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第一、审不清命题范围;第二、审不出设问层次;第三、审不出有效信息;第四、审不出关键词语;第五、不能从整体上理解题意,仅仅根据个别词语断章取义,导致理解上的偏差;第六、读不懂题目的涵义;第七、对知识的迁移、整合能力差。学生在解题规范上常出现的错误第一、观点错误;第二、答案要点的要素不全或漏答了关键词语;第三、简单罗列观点,观点与材料不结合;第四、观点与材料不匹配;第五、语言非书面的政治用语;第六、逻辑混乱,主次不当;第七、答题缺乏政治高度和时代特色;第八、缺乏必要的概括能力。过程:要指导学生按以下的思维过程来进行解题:定向:明确本题要考查的知识点;扫描:快速扫描教材在本知识点上有那些观点;筛选:确定教材中的那些观点与本题是有关系的,关键词是什么;答题:确定从那几个点、分那几个层次来回答;确定先答什么,后答什么;重点的、肯定的详细答并答在前面,不能确定的简单答并答在后面;答案要分要点,切忌一大段。要明确告诉学生,试卷的整洁、字迹的工整是影响印象分的第一要素。补:就是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并定期回头看。教师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在后面的练习中,要做好补救工作,或原题或改编,以强化易错知识点的考查。专:就是开展专项训练:选择题专项训练(选择题是得高分的基础,哲学性质题是选择题得高分的基础,漫画题、古文题仍是失分率高的题型)辨析题专项训练;表格、图表题专项训练;探究题专项训练教学无秘密,关键看谁做得更到位、更实在、更精细、更有效。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位就是不平凡,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能创造奇迹。㈣考试外因素:教师从过度的依靠权力影响力向更多的依靠人格魅力转变;从过分的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向智力元素和非智力因素并重转变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尊重你、信任你,崇拜你;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走进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好平衡点。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注重实效性,着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政治教师要成为最广泛的阅读和学习者,广泛摄取鲜活的政治素材。学生: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心理素质、情感意志等,努力提高显示学习的内驱力。㈤合作谋共赢:从单打独斗、个人英雄主义向合作共赢转变学校内部:加强备课组建设,加强集体备课,既竞争更要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校际、区域之间:集中精兵强将,分工合作,共同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新授课和复习课学案,以电子稿的形式提供
本文标题:减负背景下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0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