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山西****药业有限公司文件编码:共3页第1页目的:制订凝点测定法操作规程,明确其检查法的操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范围:凝点测定法的操作。责任:质检室主任、化验员。内容:1简述凝点系指一种物质在固-液两相共存时的平衡温度,某些药品具有一定的凝点。《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D规定的凝点,是指药品按下述方法测定,由液体凝结为固体时,在短时间内停留不变的最高温度。药品的纯度变更,其凝点亦随之改变,所以测定凝点可用以区别药品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2仪器与用具仪器装置按照附图。3操作方法3.1量取液体供试品15ml,置干燥洁净的内管A中备用。供试品如为固体,可称取15~20g置干燥洁净的内管A中,于比规定的凝点约高5~10℃的水(油)浴中,微温使熔融备用。文件名称凝点测定法操作规程文件编码版本号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颁发部门GMP办公室实施日期分发部门质量部变更记录变更原因及目的:1.中国药典版本的更新;2.生产能力的扩容;3.为了更好的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山西****药业有限公司文件编码:共3页第2页3.2将放有供试品的内管A,按中国药典附录所示,用带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软木塞塞住管口,温度计汞球末端距内管A的管底约10mm,汞球应完全被供试品浸没。迅速冷却内管A,观察温度计,测定出其近似凝点。3.3再将内管A置于比近似凝点约高5~10℃的水(油)浴中,使凝结物熔融至仅剩极微量未熔融物。将内管A按中国药典附录所示,装妥在B管与烧杯内。烧杯中加入较供试品近似凝点约低5℃的水或其他适宜的冷却液,用搅拌器以每分钟约20次上下往返的均匀速度不断搅拌供试品,每隔30秒钟观察温度计读数1次,至供试品开始凝结,停止搅拌,并每隔5~10秒观察温度计读数1次,至温度计的汞柱能在某一温度停留约1分钟不变,或微上升至最高温度后停留约1分钟不变,该温度(准确读数至0.1℃)即为供试品的凝点。4注意事项4.1用于测定凝点的温度计应经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单位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校准,在没有0.1℃刻度的温度计时,也可采用0.2℃刻度的温度计。4.2固体供试品在测试前微热熔融时,应注意不可用直火加热,防止局部过热造成部分分解。4.3取样过少或搅拌速度过快过慢,都可能影响测定结果,应予注意。4.4疑点测定是以该物质受热至熔融时不分解为前提的,在制订质量标准凝点项目时,宜重复测定数次,以确认该品在微热熔融时不会分解。检验时应重复测定2次,报告2次测定结果的均值。5记录与结果判定5.1记录操作时的室温、介质(水或其他冷却液)以及重复测定2次的数据及其均值。5.2按各该药品项下规定限度的精度要求,对上述的均值进行修约,作为供试品的凝点,再根据各该药品标准“凝点”项下规定的范围,判定“符合规定”或“不符合规定”。6附注6.1按上法操作,液体供试品在逐步冷却时,温度随时间均匀下降,开始山西****药业有限公司文件编码:共3页第3页凝固后,由于释放出凝固热而补偿热损失,则液-固两相保持共存的平衡温度不变,直至全部凝固后,温度再继续均匀下降。但在实际过程中有时会有过冷现象,即在晶体出现之前温度可能降至疑点以下,当结晶开始后,由于释放凝固热而使温度稍有回升,并在某一温度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6.2某些药品在一般冷却条件下,不易凝固(如尼可刹米),可另取少量供试品在较低温度(如食盐冰浴)中使其凝固,取此固体供试品少许置于待测定的液体供试品中作为母晶,按上法操作可以顺利测出其疑点。
本文标题:凝点测定法操作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05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