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新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水资源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2、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世界水日等知识,初步了解我国的水资源建设事业发展史、文化等。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评价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相互欣赏并进行评价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源保护方法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材料第二课时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1)什么是招贴画?(2)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3、教师在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之后进行小结:招贴画通常包括创意图形和标题两个部分:创意图形可以用各种手法来表现;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贴设计的多种方法5、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新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砖石上的雕刻一、教学目标: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2、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五、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之一),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作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生共同探究: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制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师适当进行示范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展创作思路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雕等新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4、家乡的古塔—、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与思路。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伟壮观、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这些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特点。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纸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活动奠定了基础。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二.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作。难点: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三、课前准备(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或彩色铅笔等)。(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四、教学过程1.欣赏杭州著名的古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塔的传说与故事?一起与同学分享。2.出示课题:家乡的古塔。提问:你的家乡有古塔吗?说说它的特点。3.欣赏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1)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2)塔的材质有哪些变化?(3)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4.师生共同研究纸版画表现古塔的步骤。5、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6、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7、展示评价。8、拓展延伸。新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5、美术档案袋一、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档案袋的意义,初步学习装帧设计。2.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搜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3.了解设计与学习生活的联系,感受美术设计的乐趣。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美术档案袋主要是用来搜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作品,用以展现学生的成就与进步,描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映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感的一种良好习惯养成。设计和制作美术档案袋,能培养学生自己保留优秀作品的习惯,从这个“积累”的过程中学会取优除劣,能够自己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作品怎样是好的,怎样是不太好的,这也是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从整理一搜集一交流一出成果一自我愉悦,产生自豪感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收获后的喜悦及成就感是来自于自己所积累的作品,但实际上,是孩子们在不断积累搜集的过程中逐渐地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因而对孩子来说,档案袋评价是过程与结果相辅相成的。小小一个美术档案袋,虽然不是很精美,却都是独一无二的,无不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忠实地记录下了他们成长的历程,充分展示学生个性。二.重点、难点:重点:美术档案袋的制作过程。难点: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档案袋。三、课前准备(学生)自己优秀的美术作业、制作美术档案袋的工具与材料。(教师)多媒体课件。美术档案袋的示范作业,以及教学示范演示的课件及其他工具材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个未经装饰的档案袋,提问:这个袋子有什么用途?(装文件等)再展示一个已装饰好的美术档案袋(专门装美术作品,特征鲜明),两者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美术档案袋的作用。2.探究。(1)欣赏一些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课件)(2)学生谈谈自己的制作想法。(3)提问:如何设计制作一个美术档案袋?(小组讨论)3.制作步骤。(1)选择自己满意的作业。(2)将作业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编号或分类。(3)选用文件袋,作为美术档案袋。(4)制作标签,注明姓名、班级、学号、建档日期。(5)搜集自己的评语、同学的评语、老师的评语或者家长的评语。(6)美术作业和各种评语按编号或分类,放进美术档案袋中。4.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体现个性和美观的美术档案袋封面。5.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组员讨论,共同拟订和完善各自的美术学习档案袋设计方案,并补充一些学生互评工作。学生分头按设计方案进行标签设计制作、选择作品、分类编号、汇总作业等工作。6.作业讲评。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运用实物投影),开展欣赏评述。7.课后拓展。欣赏各类电脑档案袋作品及各类设计优美的档案袋,并鼓励学生积极设计制作其他学科的学习记录袋,不断提高美术的实际应用能力。新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6、眼镜的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眼镜的基本结构,尝试学习眼镜创意设计。2.体验眼镜欣赏、手绘草图、材质与制作方法创新等过程,学习设计制作一副有趣的眼镜。3.养成勤于观察、严于计划、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生活的愿望。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眼镜是非常广泛实用、美观的大众生活用品,它走人了许多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在实用的同时,也为我们凸显了时尚与个性。眼镜产品从形状、色彩与功能性上来说,精彩纷呈,但始终保留了它的基本要素——镜片与镜架,使之区别于面具与头饰等。眼镜的欣赏与自主创作,同样传达了人们的一种情感、修养与兴趣。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眼镜的基本构造等知识,欣赏有趣的眼镜造型,使学生们在制作技巧上保留很大的创作空间,感受纸材特性,以纸为主并加人相关综合材料,在一堂美术课中,欣赏并体验创意与设计过程,学会在镜架与镜框中,重点选择一个部分,利用多种方法,创意设计制作出一副新颖独特的眼镜。学生通过欣赏与动手实践,感悟身边日常物品的艺术美,体验设计应用的快乐。在设计眼镜的过程中,时刻要让学生体会设计的原则,必须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美观与创意。2.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眼镜的对称形的折、剪方法。难点:设计制作造型有趣的创意眼镜。三、课前准备(学生)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毛线、纽扣、小珠子等综合材料,旧眼镜。(教师)各种眼镜图片、实物游泳镜、太阳镜、挡风镜、装饰空镜架等。四、教学过程1.故事激趣,谈话导入。(1)教师讲解漫画故事《莫林的眼镜》。高度近视的初中生莫林回家迷路,进人一个眼镜店,古怪的店长给他一副古怪的圆黑框眼镜,从此开始了一段神奇惊险的冒险之旅。(2)角色扮演法。(图示课题:眼镜的设计)今天我们也要进人一段神奇的眼镜设计之旅!在我们的故事开始之前,大家得马上担当一下造型师,替图中的这两位解决一下眼镜选择的问题。首先根据你观察到的两位主人公的服饰等,猜猜他们的性格,然后为他们量身选择一副你认为最适合他们的眼镜?只要你理由充分,主人公不仅采用你的推荐,而且一定会大加赞赏!(设计分析:奇幻故事与角色扮演都是小学中年级段学生最喜欢的情境方式,这一环节,学生情感百分百投人,体现了设计为人所用的理念,个性独特,又带着那么新奇有趣的任务与责任感,这是学生非常乐意尝试的。)2.观察分析,自主探究。(1)学生从最简单的眼镜图中,观察分析眼镜的基本结构(镜架与镜框)。教师提问:眼镜的镜架用怎样的材料做比较合适?(较硬,但又方便操作的)镜框与镜片呢?(镜片的透明性和有无镜片与镜框等问题。)鼻梁处的宽度多少合适呢?(鼻梁一半的宽度。)(设计分析:学生了解基本结构,通过师生简单的问答交流,从实物迁移到创意作品的材料分析,这一环节简单也是必不可少的。)(2)以概括抽象出基本形的快速读图方式,欣赏镜架形状的丰富性。(设计分析:镜框表现,画出一个独立基本形是学生的难点,在画、剪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受第一设计灵感的影响,进人一种过分注重琐碎细节的状态,造成眼镜创意主题反而不突出、造型成形困难、大小难掌握等问题。所以这一组以单独几何形、组合几何形、仿生与拟物等方法成形的眼镜,给学生一个读图、练眼的机会,养成学生从整体大处着手、小处修改细节的方法。学习从较复杂的事物中
本文标题: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1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