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发中的创新方式研究––结合比亚迪的创新历程与动态
1郭燕青: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发中的创新方式研究––结合比亚迪的创新历程与动态摘要:本案例研究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为对象,针对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开发,从其较短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把握内在的创新规律,总结富有特色的创新方式,同时从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时代背景和创新平台、创新体系等整体角度,基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可行性,论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开放式创新的含义及其特征,在比较世界主要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模式和开发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创新的有关理论,指出比亚迪汽车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比亚迪的开放式创新赢得了市场,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自身核心能力的充分把握和对创新的日常化理解与实践,前者使其传统的电池技术优势得以强化和扩展,并因此掌握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避免了传统汽车制造上的品牌短板,后者则适应了自己的国情和当今的世界竞争态势,使其创新效益最大化。当然,这种优势的背后显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也是对未来比亚迪汽车创新的一种警示,体现了创新方式变革的复杂性,需要我们注意和把握。关键词:比亚迪开放式创新电动汽车引言当全球汽车市场呈爆发式增长遭遇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时,中国的汽车市场却一枝独秀而成为拯救世界经济的一个引擎。在这个市场竞争大潮中脱离传统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新能源汽车尤为引人注目,已然成为影响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力量,表现为全球各大主要汽车厂商在稳定发展传统汽车产业的同时,争先恐后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争取自己的立足之地,仅仅二年多时间里这种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在低碳经济和绿色环保理念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世界汽车厂商未来的必然发展之路。在这一新的汽车发展时代到来之际,值得我们研究的是引起世界同行业瞩目的我国比亚迪汽车。比亚迪(BYD,Buildyourdream,意为“筑造你的梦想”)是1995年在深圳成立的一家充电电池制造商,其汽车制造开始于2003年收购陕西秦川汽车之时,之后仅过2年就凭借自身的电池技术优势开发出装备锂电池的福莱尔电动车,如今一款比较成熟的E6纯电动汽车成为世界瞩目的业内引领者之一,至此,比亚迪正在凭借自己独特的创新能力欲成为世界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这个业内的后来者,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赢得了市场的首肯,并以100%的增长速度扩展。人们不禁纷纷寻找其成长的动因,同时也有着各种质疑:首先,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2009年,累计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由2009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年销量达到1100万辆,而美国的规模是1000万辆[1]。一些汽车业主管认为中国可能成为使电动汽车由概念转向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的国家,而比亚迪此时已在电动汽车领域抢得先机。其次,比亚迪的造车理念及其营销手段足以弥补品牌上的先天不足,成本创新和基于模仿的开放式创新再加上巴菲特的影响力,使其在传统汽车领域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有效互动并迅速打开市场局面。再次,新时期体现政府目标的节能环保标准促使政府主导的经济转型加速进行,有关政策宣传及其前景预示着企业需要恰到好处地把握先2机,而比亚迪无疑是这方面的赢家之一。最后,比亚迪也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危机,包括如何适应规模化时代的制造流程,克服初期阶段的创新弊病,怎样跨越电动汽车从“概念化”向“市场化”的过渡阶段等等。对于上述种种声音如何应对,怎样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答案无疑是创新,其中创新方式的变革是关键。本研究结合比亚迪成功进入汽车产业领域的经验,结合开放式创新的理论阐释,从新能源汽车开发角度分析比亚迪的创新方式,找出其成功的创新元素和创新规律,总结其问题的根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乃至中国企业的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1.理论与实践综述开放式创新是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哈斯商学院教授亨利·切萨布鲁夫(HenryChesbrough)率先提出的,HenryChesbrough在2003年出版的《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一书中正式提出开放式创新(OpenInnovation)的概念。他认为企业或组织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内部和外部两条市场通道将企业内、外有价值的创新资源集中起来创造价值,同时建立相应的内部机制分享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企业内部的创意可以通过外部渠道实现市场化,同样,外部的技术也可以被企业接受、采用。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活动过程,创新可以跨越企业的传统边界,不再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开放的本质是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强调企业对内外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见图1)。图1开放式创新内外资源整合流程图Figure1FlowchatofinsideandoutsideresourcesintegrationinOpeninnovation引起创新模式由封闭式创新转变为开放式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员工数量的骤增和高度流动性、风险投资的蓬勃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的迅速缩短、知识在产品价值链中的广泛分布、外部创新资源的可用性、学术机构研究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提高以及不断增强的供应商能力等。这些因素促使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采取有效整合企业内外创新资源的开放式创新方式。开放式创新方式加快了企业创新的速度,提高了创新市场化的成功机率,它已成为世界上许多著名高科技企业如施乐、英特尔、IBM等进行创新范式变革的重要选择。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相比的最大优势是有利于产品创3新生命周期的缩短,加快创新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打破企业边界的限制,使企业的技术模仿与学习能力成为关键,因为这种创新机制突破了传统创新垄断的时间条件,使创新的霸主地位极易受到挑战,而这种挑战的力量有时往往来自意料之外的地方(见表1)表1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比较Table1ThecomparisonOpenInnovationwithClosedInnovation创新模式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创新来源企业内部研发内部研发,外部创新资源外部技术环境知识缺乏知识丰富组织边界完全封闭边界可渗透,动态开放创新组织方式纵向一体化,内部严格控制垂直一体化,动态合作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进入21世纪以来的企业发展环境尽管呈扁平化和规范化的趋势,但是因国家和地区的明显社会差异所带来的社会市场环境却有着较大的不同,同时因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上的不一致,使得Chesbrough所讲的“开放式创新”面对不同的环境及发展阶段有其特定的涵义和特殊性,这其中的主导思想“开放式”仍是普遍适用的,只是其开放的重点脱离了“常规”,它也是开放式创新在不同发展层级间发生时的一个特定现象,我们这里称之为“模仿跟进式创新”,其创新的“开放式”表现为市场竞争上的直接面对面和在创新信息上的单向流动,但它能够规避违规的风险。这种开放式创新也可称之为发挥后发优势的赶超型“开放式创新”,其产生的市场时机有其特定的规律性,往往在市场开始普及同时领先企业进入功能完善的特定阶段(见图2)。图2后发企业模仿跟进型“开放式创新”曲线图Figure2TheopeninnovationcurveofImitationandFollow-uptypeofthelate-developmentone图2阐述的后发企业模仿跟进型“开放式创新”,也是依据下述有关理论分4析。克利斯·弗里曼(ChrisFreeman)和罗克·苏特(LucSoete)在1982年出版的《工业创新经济学》中对创新风险及其所对应的创新类型所做分析表明,创新从最低程度的模仿变革到最高程度的基础性变革对应于由弱至强的风险级别,进而指出开放式创新对减低风险的价值。如果说传统的开放式创新旨在整合社会创新资源,进而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创新上的跨越,那么赶超型企业所选择的开放式创新就是利用领先者的成果外化资源通过学习实现模仿改进,使自己利用创新实现赶超的风险降至最低。两者在开放式创新上的一致之处都是对外部创新资源的利用,前者是由内往外的主动利用,后者是由外入内的模仿学习。这两种开放式创新方式又都基于同一个目标,即市场中的客户。克里斯托弗·莱特尔(ChristopherLettl)、科尼利厄斯·赫斯迪特(CorneliusHerstatt)和汉斯·葛明顿(HansGeorgGemuenden)同时指出,在激进的创新过程中,客户作为一种创新资源已成为企业的发明者或合作发展者。这表现在前述两种类型的开放式创新中,都把客户作为自己创新的开放源,源自领先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专注于客户价值的进一步提升,而源自后进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则专注于节约客户价值,实质上都在追求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再加上制度环境与商业环境的培植,如杨武从技术-经济-法律一体化的角度、从商业化的角度、从利益机制的角度研究了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达雷尔·里格比(DarrellRigby)从创新的力度、创新的资金来源、对渐进式创新的需要、创新的通用性、市场的波动五个核心指标来考察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商业环境,然后决定企业是否适宜开放式创新。纪圣森认为开放式创新的支撑环境应包括营造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以及建立自主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等。这些环境因素作为开放式创新的组成部分,对于前两种开放式创新的意义存在着不同,前者属于环境激励,后者属于环境保护,这也适合当前我国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需求。典型的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山寨产品上的创新竞争力。基于上述分析,后发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本质上属于内向型开放,旨在提升自身的生产创新能力,其动因源自我国特定的客户和环境需求,目标是最大程度降低新兴企业赶超发展上的创新风险。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实践,一般源于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明确界定,充分了解自己的企业发展愿景,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能够针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出中长期创新路线图(InnovationRoadMap)。在实施该创新路线图的过程中,首先要采取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对企业内外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估的前提下,凡是有利于加快创新路线图实现的资源和知识,不管它是来自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应积极地创造条件并组织力量去吸纳,通过创意和技术优势或模仿中的改进来实现创新。现实中作为后进企业模仿跟进型“开放式创新”方式,在实践中主要包括下述内容:(1)组建足够规模的研发团队,通过人才流动吸引所需的关键技术人才。对于关键技术通过逆向工程进行学习模仿,对受制于专利保护的技术加以适当改进,对于非专利保护的技术和设计采用拿来主义,直接使用。有必要的情况下,邀请有关技术专家作为创新团队的顾问;(2)寻找符合自身发展方向和切合自身核心能力的研究项目,与有关研究机构进行投资合作。对那些目前还处在基础性研究阶段的项目,只要有利于实现本企业的创新路线图,就要以投资者的身份进行参与,对于研究计划和预算执行可派专家进行审定和监控。这样,一旦研究成果出来,企业会拥有优先使用权。在有些项目中,还可以考虑派出自己的研究人员参与研究,提前掌握关键技术;(3)成立研究联5盟,打造产业价值链上自己的核心优势。根据本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的核心竞争力把握其中的战略性核心项目,采用研究联盟的方式进行开发,这样能平衡各方利益,汲取各方优势,发展出一套符合各方利益和产生最大自身价值的创新方案;(4)成立合资公司。当创新项目需要一个重要的技术,而技术的拥有者无意出售该技术时,最佳方法就是与对方公司成立合资子公司,共同开发该创新项目,并对新项目拥有共同的产权。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在创新项目的组织过程中,企业须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没有产权保护,就失去了长期创新的动力。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开放式创新理论已在实践上为我国各级各类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正是我们的企业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开放式创新理论。在过去的赶超经济体创新实践中,开放资源(Opensource)、开放平台(Openplatform)已经成为后进企业R&D常用的模式,他们以开放的态度致力于产品的市场化开发,同时利用本国的各种有利政策及市场环境机遇,均取得了显著的效
本文标题: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发中的创新方式研究––结合比亚迪的创新历程与动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