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效课堂之体育教学常规莫祥2015年8月24日•一、何谓“常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常规”有两种解释,一是“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二上“医学上称经常使用的处理方法”。人们通常所说的常规包含这两层意思,即指通常所用的规矩和方法,也就是人们日常经验的一种总结,是人们习惯了的日常行为方式。那么所谓教学常规,也就是教师开展和处理课堂教学活动的一般行为方式。二、体育教学常规:几乎所有的体育教师,都明确体育教学活动是有一系列教学常规的,教师有教师的常规,如备课方面、教学指挥方面、礼仪方面、时间控制方面、场地器材的安排方面以及课后总结方面等等都有制度化的规定,对体育教学常规的遵守程度往往也被作为衡量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低的标准之一;学生有学生的常规,如道德方面、秩序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安全方面以及学习活动方面等等也都有一整套严格的必须遵守的规范。三、百家争鸣——“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意义所谓体育课堂教学常规,顾名思义,就是在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这和其他工作岗位上的程序性工作有着同样的意义。而且,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也是符合学校的有关教学规定,并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程序相匹配的教学制度。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必须的和重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一般包括:集合整队与师生问好、点名或清点人数、宣布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用佩带物、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集中注意与激发情绪、准备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在教育和教学上都有其各自的意义。1、整队集合与师生问好。整队集合是体育课开始后的第一个课堂常规,也是中国体育课的传统。师生问好是各科教学都有的一种课堂礼节。在东方的儒教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都有这样的仪式。一上课师生高声互相问候,除了表示互相尊重外,还有互相振奋精神的意义。声音洪亮、精神饱满的师生问候,能够为课的开始营造一种融感情和气势于一体的教学氛围。2、点名或清点人数。点名或清点学生人数是教学管理的必要手段。教师接任新班级,点名是师生相互认识和沟通感情的有效手段。当师生都相互熟悉之后,可不必每次课都点名。但清点上课人数,了解缺勤学生的姓名及原因,则是每次课都不可缺少的,这不仅是上课组织教学的需要,也是课后了解缺勤学生与进行辅导的需要。3、宣布课的任务和内容。上课伊始,教师向学生报告本课的教学任务和教材内容,也是中国体育课堂教学的传统,其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本课要学什么,要完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心知肚明,并把学习目标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行为,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4、安排见习生。为见习学生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和辅助教学的任务,既是区别对待的必须,也是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一种措施。因此,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例行工作。5、检查服装及佩带物。检查学生的服装是否符合运动的需要,检查学生服装上是否有安全隐患的佩带物及首饰,如徽章、钥匙、小刀、耳环等,这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独有的,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保证学生安全学习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堂常规。6、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教师除了要对教学环境、学生服装、运动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外,还要根据本课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学生进行安全行为规范的教育,并提出有关安全的要求。由于这些“预警”性的安全提示,具有良好的安全效果,因此,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常规。7、集中注意与激发情绪。学生从教室到操场,从文化课学习转上体育课,无论生理,心理都有一个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所以上课伊始教师应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帮助学生尽快地完成学习转变的过程,这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课堂常规。8、准备活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准备的过程,上体育课要进行身体锻炼和学习运动技能,因此,就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有些练习内容还具有较大的难度和练习强度,不做好准备活动,不仅影响对基本教材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还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上体育课准备活动是不能不做的。四、百家争鸣——体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常规的“新认识与新思路”教学常规总是与教学理念联系在一起的,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常规维护了传统观念下的体育教学秩序。面对体育新课程,体育教学观和学生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必须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常规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建立起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的体育教学常规。1.对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反思既然常规是某些活动的日常行为方式,那么体育教学常规也就是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关于师生行为的公共价值观的体现。当某个体育教师的某个或某些实践活动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后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就有推广的价值,也就在一定范围内成为体育教学常规。但体育教学活动的局部合理性并不能表明其绝对合理性,也就不能以局部有效的教学行为活动作为标准来规范全局性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具体操作领域的体育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情境性特征,更不能作出过细的规范。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常规,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一一规范到位,并作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师进行管理以及教学评价评比的依据。学生在常规的管理下按部就班地活动,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乃至具体的活动方式教师都安排得面面俱到,学生不必也不得怀疑其合理性,只能确信教师所安排的一切都是最科学有效的,教师说一,学生不能说二,教师要你向东,学生就不能向西半步,只要按常规要求去做了,就会被称为好学生,不按常规活动,就意味着违纪。长期下来,学生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常规了。传统的体育教学常规就像给体育教师和学生头上带上一道“紧箍咒”,教师在常规的约束下变得“规矩”了,按统一的规范编写教案,一份教案可以用上几个班、几个年级,甚至抄用几年,无需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只要是规范的就是好的,严格按教案上课,上课时教师做什么,学生做什么,都一板一眼地按照备课的程序进行,每项活动需要多长时间,都可以精确到分秒不差。虽然对教师是一种约束,但他们似乎更习惯于这种约束,因为这种面面俱到的体育教学常规使他们的体育教学活动变得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生似乎也习惯于传统体育课堂常规管理下言听计从,因为只要遵守教学常规,就能得到教师的认可、肯定和赞扬,否则就有可能受到指责、否定和批评。这些传统体育教学中造成的“常规效应”,正是如今体育走进新课程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之处。体育教学是动态的活动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都是一系列变量,教师不可能在课前就对所有的变化作出准确的预测。教师备课只能在分析学生与教材特点的基础上对将要从事的教学活动构建一个宽泛的蓝图,而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计划的过程,更是一个在具体环境条件下对计划的再加工和完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往往起着主导性作用,许多创造性的体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往往就是产生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另外,从事教学活动的体育教师都有与众不同的师承、学识、习惯、运动经历以及生活际遇等,由此也决定了体育教学活动必定是情感与理智、直觉与逻辑的交互作用,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而过细的体育教学常规将体育教师规范在统一的程式化活动范围内,在这样的教学中,许多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被规范得整齐划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最守常规的体育课将成为“优秀课”,扼杀了体育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的智慧和创造性才能,这无疑是长期以来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个体,他们完整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的遗传素质、家庭条件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决定了他们在兴趣、爱好、需要、性格、智能以及特长等方面都有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而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常规,无视学生的尊严和独立人格,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是对学生的压抑、强制、禁锢甚至摧残,使学生变得顺从、委琐、卑微甚至麻木,就像爱因斯坦所描述的:“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的真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它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显然,这是与我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提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可见传统的体育教学常规使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陷入了僵化和一统的封闭式状态,实质上使体育教学成为“法制化过程”。面对体育新课程,我们不难看到,过去的体育教学常规不仅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教学机智的发挥,而且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已经成为推广体育新课程的障碍。当我们走进新课程的时候,必须以新的理念对传统体育教学常规进行审视。2.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常规的基本特征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教学活动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必须有一系列的体育教学常规来规范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行为。根据体育新课程的理念,体育教学常规应体现下列基本特征。第一,体育教学常规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新的体育教学观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体育课堂教学也是展现其生命价值的过程,应注重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生动、主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发展的机会,使体育课堂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显然,这样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既不能把教师和学生限定在统一的规范化模式下活动,也不能靠教师在课前精心规划好一堂课的所有行为方式,而必须打破常规,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这一策略思想,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在师生自由交往互动中不断地调整与完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宽松环境。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受到必要的纪律约束,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那么支配他们课堂活动的就只剩下“本能”了。对学生的常规应努力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真正做到情感与理智高度统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从权威主义的教学中获得解放,但同时也应该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权利与职责,以及遵守必要课堂常规的意义,对基本的常规要做到谙熟于心,贯彻于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得到高度发挥的基础上“随心所欲不逾距”。因此体育教学常规在对学生的要求方面应该是最基本的,为学生自觉遵守的,否则,那种极度的对学生的人格约束和控制就成为专制和强迫。第二,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应有利于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规范与创新之间似乎总是一种矛盾关系。体育教学常规在传统教学中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的制约,一直是教学改革的一大障碍,体育教师失去了作为教学主体的一方所应有的权利,而时时处处经受着教学常规的支配和约束。在一般教育领域,关于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由来已久,但即使是“教学科学论”者,也从不怀疑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艺术的成分。体育教学相对一般教学来说,面对的教学情境更复杂,从教学对象、场地器材等等教学资源的差异,到体育技能活动方式的不同,几乎可以说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永远都面临着特定教学情境下的方案和行为选择。已故著名教育学专家施良方教授说过:“好教师的教学决不是千篇一律地遵守着什么既定规则的,他们都有各自的个性;好教师在教学中会注重具体的、特定的情境,不可能以既定的方法行动,教师应当是艺术家”,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也就成为永恒的话题。体育教学常规可以对体育教师在人格的、道德的方面提出一个基本的标准,在职业规范上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等,但涉及教学过程的微观调控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等方面,则应为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留下足够的空间和余地,而在这方面对所有体育教师来说创新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第三,体育教学常规应反映最新的体育教学思想与理念体育教学改革20多年来,终身体育、素质教育、主体性教学等等教学改革思想与理念,应该说代表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但是,体育教学的许多教学常规又在实践中深深地制约着这些改革思想的贯彻。体育教学改革总是代表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本文标题:体育课常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52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