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何孝银试卷讲评语文(六)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经典卷【六】一、选择题27分二、文言翻译10分三、填空默写6分四、语言运用11分【选择题答题情况统计】(参考24人)题号123456131415答对211419241421231411答错3105010311013均分2.61.82.431.82.62.91.81.4准率88%58%79%100%58%88%96%58%46%答题效果较好:1、3、4、6、13答题效果特差:2、5、14、15综合及格:19人,其中优分(24分及以上)9人,24分,胡群芳、谭仕凤为满分27分。及格率为79%,优分率为38%。均分:20.12分。【文句翻译情况】(参考24人)1、及格:14人2、优分2人:向艳、冉奎3、第一句翻译情况普遍好于第二句(1)采点(2)积累(3)技巧一、论述类文阅读三题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文句(对文本中概念、文句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筛选、整合文中信息(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归纳文本的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复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筛选、整合文中信息(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要领四步法一、统观全文,整体阅读,感知或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情感、观点态度的关键句、中心句:开头、起始句、终结句。二、找到该题信息所在的段落或区域三、对段落或区域的内容、思想观点进行概括与分析四、将选项中的信息与自己的概括、分析进行对照,得到答案。第2小题答案:C(与原文“点如高峰坠石”、横划似“牵缰勒马”内容不符)二、文言文阅读断句“六凭”词性、对话、虚词、句式、对称、修辞第5小题帝怒/杀主事/萧仪曰/?萧仪:主管、负责迁都之人。所以“主事”“萧仪”必须连在一起,不可分离。帝怒/杀主事/萧仪曰/帝怒/杀主事萧仪/曰与大臣密议久而后定?久而久之、久而乃觉、久而乃决帝怒/杀主事萧仪/曰/方迁都时/与大臣密议/久而后定/非轻举也文句翻译题1、把握三个关键点:实词、虚词、句式2、翻译文句的标准:信达雅帝问:“天下钱、谷几何?”对甚悉,以是益重之。【学会采点】帝问(?)天下钱、谷几何?”(?)对甚悉,(?)以是益重之。【精准翻译】结合语境、调动积累、联想比较、保删增调皇帝问(他):天下钱、粮有多少?(夏元吉)回答得很详尽,(皇帝)因此更加器重他。帝每御便殿阙门,召语移时,左右莫得闻【学会采点】帝每御便殿阙门,召(?)语(?)移时,左右莫得闻。【精准翻译】结合语境、调动积累、联想比较、保删增调1、皇帝每次驾临便殿门口时,就召来(夏元吉)(和他)谈话一段时间,左右的人都不得听闻。1、皇帝每次驾临便殿阙门时,就把夏元吉召来和他谈一段时间的话,左右的人都不允许听闻。•2.“瘦”字用得好(1分),用拟人手法,把梅赋予人的特点(1分),既刻画出梅疏影横斜的姿态(1分),又用它喻指词人自己不阿不谀的坚贞和不为境遇改变的傲骨(2分)。•3.①在构思上,此句设置悬念,引出设问;(2分)②在感情上,此句引出了词人比酒兴还浓的归兴。词人已非常厌倦宦海生涯,渴望退隐回家,听到乱鸦啼后,思归的意兴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所以“闲却传杯手”。(4分)也可以这样出题•1结合词句,赏析词中加点的“瘦”字。(5分)2本来“好个霜天”正是喝酒尽兴的时候,词人为什么说“闲却传杯手”?(6分)3词的上片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5分)4词人为什么“闲却传杯手”?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1、“瘦”字用拟人手法,把梅人格化(2分),既刻画出梅疏影横斜的姿态(1分),又写出它(也是词人自己)不谀不阿的坚贞和耿直的傲骨(2分)。2、在构思上此句设置悬念,引出设问;②在感情上此句突出了词人感到仕途艰险,渴望退隐回家,远离官场倾轧的比酒还浓的“归兴”。(每点3分,共6分)3诗人由外及内、由远及近、由动到静,描绘了一幅新月悬空,山衔北斗、夜寒江近、梅影横窗人不寐的景象。(景象3分、顺序2分)4词人“闲却传杯手”是因为“归兴浓于酒”。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飞短流长的仕途心生厌倦,渴望退隐归家,乐守田园的思想感情。(原因2分、思想感情3分)•【译文】一轮圆月明媚新秀,秋夜寒、江流静、远山衔着北斗。夜不成寐起来徘徊搔首。窗间横斜着梅花疏影,那么清瘦。好一个凉秋月夜的霜天!却无心饮酒,闲置了传杯把盏手。君知否?听到归巢的乌鸦纷乱的啼叫后,使我归家意兴浓郁似酒。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中吕】红绣鞋·晚秋李致远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观西风换年华。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8.前三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在全曲中的作用?•[一]“梦断”句:言梦不到想象中的美人。陈王,指曹植。他在《洛神赋》中形容宓妃的神态是“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二]“情伤”句:言有沦落天涯之感。学士,指白居易。他在《琵琶》中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三]数杯添泪酒:范仲淹《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又《御街行》:“酒未到,先成泪。”所以说“添泪酒”。•答案:用典。照应题目,点出晚秋之景,由“西风”引发年华易逝的感慨,引出下文离别的场景和咏叹。9.最后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试题分析:最后三句用“泪酒”和“秋花”两个意象,加强文章的伤情色彩。面对漂泊天涯的处境,只能酒泪齐下,有着无限的哀思。挥手自此去,天涯两地人,加上作品中着意突出深秋的肃杀,令人了黯然神伤。在秋天的悲凉气氛中,作者又以苦酒与残花为陪衬,叙出了自己“天一涯”的漂泊现实。一场情梦本就无凭,再加上时间的暌隔(“又见西风换年华”)与空间的距离(“行人天一涯”),就使人倍觉不堪了,表达出离别时的伤感之情。•答案:离别的伤感之情,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语病题1、语法性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结构混乱2、语意性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表意不明1、修饰关系不明造成歧义2、停顿位置不同造成歧义3、指代不明造成歧义4、多义词、多音字造成歧义5、成分指向不同造成歧义6、省略不当造成歧义结构混乱1、句式杂糅2、藕断丝连搭配不当1、主、谓、宾之间2、修饰语与中心语3、介词结构之间4、一面与两面之间四、语句衔接连贯(排序题)1、明了中心内容2、注意文段结构3、把握逻辑顺序4、寻找照应暗示5、学会语法分析•选做题:•每年高考语文试卷都会选一则1500字上下的散文或微型小说作阅读材料,2007年开始出现选做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考题形式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题型,它们是“……用意是什么”“……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效果”,这种题型叫做“作用”题。修辞手法作用题•题型设置:针对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或段落设置考题。•答题模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手法与内容结合(共同点),表现了什么情感(特点)。知识积累:掌握《高考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来描绘事物可以让形象鲜明生动,用来说明道理,能让道理通俗易懂。•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想象力。•拟人: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对偶: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排比:结构整齐,语调一致,说理周密表现充分,论证雄辨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面地表达思想。•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反问:表达鲜明,加重语气作用。•设问: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主题。表达方式作用题•题型设置:一般针对句子或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设置考题。•答题模式: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与语境结合有什么特点,突出表现什么情感(意境,思想等)。•说明(列数字: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分类别:使说明条理清楚)。•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抒情则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含蓄隽永,令人回味,烘托作品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空间)。•此外,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通常能起到揭示中心主题的作用。表现手法作用题306.12.24.•题型设置:考查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模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与语境结合有什么特点,突出表现什么情感(性格,意境,思想等)。知识积累: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悬念:照应:伏笔:渲染:象征:引起读者对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感知作用。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将对下文的内容作暗示,在相宜处作呼应,使情节发展合理,让读者感到妙趣。突出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引申事理,使被象征的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扬抑:对比:以小见大:铺垫:虚实结合: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小中见大,表现人、事的本质。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旨。重点句段作用题•题型设置:针对文章中重点词、句子、重点段落设置命题。•解题思路:结合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来回答。(有指定就问而答,如没指定,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知识积累•文中重点语句或重点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有两点:•一是内容上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多角度思考分析:①内容的充实作用;②主题的深化、升华作用;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用等。•二是结构上的作用:•①开头: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作用;•②中间:过渡照应的勾连,承上启下作用;•③结尾: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作用。人称变化作用题•题型设置: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或者称谓的变化设置考题。•解题思路:结合考题内容作具体化分析其作用。一般从作者和读者的感情方面回答。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第二人称在表现情感方面更具有震撼力。如“我”向“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你”的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的鉴赏技法•阅读一篇文章,只有对整体内容含义有了认识,才算是读懂了。鲁迅先生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鉴赏注意点•读散文要识得“文眼”。•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品味散文的语言。
本文标题:何孝银试卷讲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5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