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全国历年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试题
1全国2011年7月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法特别是法律(即成文法)作为一种规范人们外部行为的规则,可以被任何人在法定的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特别是诉讼程序)加以运用的可能性,是指法具有(C)A.严格的程序性B.普遍的规定性C.切实的可诉性D.明显的国家强制性2.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是(B)A.行政规章B.法律C.行政法规D.国际条约3.以法律的适用范围为标准,可以把法律分为(C)A.实体法与程序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国内法与国际法D.成文法与不成文法4.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授权的特定单位依照法定职权和一定的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称为(D)A.司法B.监督C.仲裁D.执法5.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制定法律的立法程序时,第二步是(C)A.法律案表决B.法律公布C.法律案审议D.法律案提出6.根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规定,规章解释(B)A.效力大于规章的效力B.与规章具有同等效力C.效力小于规章的效力D.不具有效力7.规范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D)A.社会法B.经济法C.民商法D.行政法8.在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中,根据劳动关系建立时所具有的平等性和财产性特征,在劳动用人管理制度中进一步突出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作用,体现了(A)A.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B.劳动条件的基准化C.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D.劳动执法的规范化9.《关于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通知》,属于劳动法律体系中的(A)A.其他规范性文件B.劳动法律C.地方性劳动法规D.劳动规章10.在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中,依法负有监督职能的机构,称为(C)A.保险人B.投保人C.监督人D.管理人11.依据参加某项行政检查的行政机关多少为标准,可以将劳动保障行政检查分为(B)A.一般检查和特定检查B.联合检查和单项检查C.全面检查和专门检查D.主动检查和被动检查12.行政检查程序的最后一步是(A)A.告知权利B.说明理由C.表明身份D.提取证据13.行政征收机关实施行政征收行为,实质上是履行国家赋予的征收权,这种征收权具有强制他人服从的效力,这说明行政征收具有(B)A.普遍性B.强制性C.法定性D.无偿性1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的是(A)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部颁规章D.地方政府规章15.劳动保障监察是由法定的专门机关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这体现了劳动保障监察的(D)A.全面性B.法定性C.强制性D.专门性16.上级行政机关以决定的方式制定下一级行政机关对某一行政违法行为行使管辖权,称为劳动保障监察(C)2A.移送管辖B.级别管辖C.指定管辖D.地域管辖17.在劳动保障监察实施的基本制度中,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的制度是(D)A.听证制度B.告知制度C.回避制度D.罚缴分离制度18.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被称为(C)A.行政监督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C.国家司法机关D.政府行政机关19.在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中,停止违法行为属于承担(B)A.精神责任B.行为责任C.财产责任D.人身责任20.最严厉的法律责任是(A)A.刑事责任B.行政责任C.民事责任D.社会责任21.国家机关对所属的工作人员,在其犯有违纪行为或者轻微违法行为但尚未构成犯罪时,所给予的一种行政处理,称为(C)A.行政商议B.行政处分C.行政调解D.行政治理22.受理行政案件的第一审法院,一般是(C)A.中级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法院C.基层人民法院D.高级人民法院23.被人民法院指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而又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使代理权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D)A.法定代理人B.委托代理人C.职责代理人D.指定代理人24.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侵权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是国家赔偿责任构成的(A)A.主体要件B.法律要件C.行为要件D.因果要件25.在劳动保障部门使用的一般行政文书中,适用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是(C)A.通知B.决定C.公告D.通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法律事实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分为(BE)A.法律责任B.法律事件C.法律义务D.法律权力E.法律行为27.法定解释在法学上通常分为(ABD)P40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责任解释D.行政解释E.专业解释28.我国的经济法律法规有(AD)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29.行政行为有效成立的共同要件是行政行为的(ABCD)A.程序必须合法B.内容必须合法适当C.主体必须合D.权限必须合法E.时效必须合法30.在劳动保障监察实施方式中,日常巡视监察包括(ABCDE)A.常规巡视监察B.根据要求进行的巡视监察C.紧急巡视监察D.根据举报进行的巡视监察E.重点巡视监察31.法律责任的构成包括(ABCDE)A.责任主体B.违法行为C.损害后果D.因果关系E.主观过错32.财产权利包括(BCE)A.肖像权B.物权C.专利权D.名誉权E.债权33.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中的证据包括(ABCDE)3A.证人证言B.书证C.当事人的陈述D.鉴定结论E.物证34.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的区别在于,两者(ABCE)A.发生的基础不同B.发生的时间不同C.补救的范围不同D.发生的金额不同E.性质不同35.按行文关系划分,劳动保障行政文书可以分为(ACD)A.上行文B.外发文书C.平行文D.下行文E.收来文书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任何,逻辑上周全的、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P737.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系统内部基于行政权属关系而确立的依法对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活动实施的监督。P29238.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侵犯了当事人对方的民事权利、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规范、违反合同约定或者由于民法所规定的一种法律责任。P32139.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申诉,由受理该申诉的行政机关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P35040.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文书: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依法履行劳动保障监察职责的过程中制作的各项法律文书的总称。P467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立法的特征。P58(一)立法是国家一项专门活动,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二)立法是一种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而进行的活动,违反法定程序所制定的法律无效。(三)立法既包括创造性的制定法律,也包括对已有的法律进行补充、解释、修改甚至废止的活动。42.简述社会保险法的作用。P125-127(一)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三)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四)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43.简述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P226-229(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举报、投诉(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44.简述行政复议决定书应当载明的主要事项。P374(1)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2)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3)申请人的复议请求和理由(4)被申请人的答辩意见4(5)劳动保障复议机关认定的事实、理由,适合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6)复议结论(7)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期限。(78)作出复议决定的年、月、日。复议决定书应当加盖本行政机关的印章。45.简述侵犯公民财产权的行政赔偿范围。P438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产等行政处罚的。2、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3、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4、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法律关系的要素。P26-31从构成上讲,法律关系具有三要素: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客体。(一)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主要有三种:(1)公民(自然人)。既指本国的公民,也指居住在一个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2)各种国家机关的组织。主要有三类:①各种国家机关(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③各政党、社会团体(3)国家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只有在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二)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1)法律权利法律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2)法律义务法律义务是指法律权利相对称的一个概念,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义务人应按照权利人的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相对的。法律在赋予法律关系的主体一定权利的同时,也就设定了一定的义务。在任何法律关系中,权利人享受权利依赖于义务人承担义务,义务人不承担义务,权利人不可能享受权利。(三)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称权利客体和义务客体。主要有三类:(1)物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物,是指在法律关系中可以为主体作为财产权利对象的物品,或其他可以支配的物质财富。(2)非物质财富(或称精神财富)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非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是指权利主体通过智力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即权利主体通过脑力劳动在科技、文化等精神领域内创造的产品,包括科学发明、学术著作、艺术作品、专利等。(3)行为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指权利主体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如果作为,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是从事一定的活动;如果不作为,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是对一定活动的抑制。47.试述劳动保障行政处罚的原则。P194(一)处罚法定原则(1)行政处罚机关必须是法定的有权机关(2)被处罚的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处罚的行为,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的程序也要符合法律规定。(3)行政机关执行行政处罚出现错误,给相对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二)公正公开原则(三)权利保护原则(1)获得告知的权利(2)陈述与申诉的权利(3)要求听证的权利(4)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5)依法提出赔偿要求的权利劳动保障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要注意,履行告知义5务与行政处罚不能同时进行。(四)一事不再罚与重罚吸收轻罚原则行政机关对于相对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处罚的行政处罚,即不能重复处罚。对于违反两个以上行政法律规范需要处罚的同一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应选择其中较重的罚则予以处罚,不能同时给予两项处罚。同时对于已经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不再予以处罚。(五)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六)行政处罚不得和解原则行政处罚具有国家强制性(七)行政处罚的设定权与执行相分离原则不允许设定行政处罚的机关再去具体执行处罚,也不允许在执行权的机关自行设定行政处罚。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在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被称为(A)A.假定B.适用C.处理D.制裁2.以法律的制定和适用范围为标准,可以把法律分为(C)A.实体法与程序法B.成文法与不成文法C.国内
本文标题:全国历年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7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