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全国各地高中历年模拟试题分类精编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2.1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国学与管理“国学”一词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从“中学”到“国粹”,再到“国故”,再到“国学”这一过程。“国学”又有古义、今义与广义、狭义之分。“国学”的最早意义是“由国家设立的学校”。目前比较公认的意义是“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广义的国学涵盖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大类内容,其中,“经”是我们的精神,“史”是我们的生存方式,“子”是我们的思想与智慧,“集”是我们的情怀。狭义的国学则指占据中国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学。不过迄今为止,“国学”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被广泛接受的定义,这导致“国学”简直成了随处可贴的膏药。不合时宜地滥用,恐怕不是国学之福。国学包含众多的哲理与思辨,具有很强的哲学性、经验性和综合性。国学强调仁者爱人,强调和为贵,强调天人一体,她是一种贵和的哲学。国学是应对复杂性和偶然性的智慧,强调的是“以不变应万变”,其中的“不变”就是《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的“道”。以西餐和中餐为例,麦当劳里的汉堡包,在世界不同国家,口味一定是一致的。这种同质化为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企业内部的竞争埋下了隐患。而中餐的菜谱很少有告诉你每种配料放多少量的,最多加上“少许”两字,这是为了针对不同顾客的口味进行调整。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口味可谓天壤之别。这种差异化不仅形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大大避免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我们眼下最为关注的不应是国学该不该热,而是国学应该怎样热的问题。目前的国学热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国学”像前些年的MBA一样,成了一些具有猎奇心理的企业家镀金的工具和新的炫耀性消费,“国学班”招收学员“精英化”,收费标准“贵族化”。有人将振兴国学等价于弘扬儒教,或者等价于“读经”。有人将祭孔等国学活动搞得过度庸俗化、商业化和时尚化,实行“文化搭台,利润挂帅”,变了味地复兴,借古人之名发财。有人借助复兴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进行盲目地抵制和排斥。还有人借复兴国学之名,行封建迷信之实,将尘封的东西都当做了佳酿。这都很可能毁了“国学”这块招牌,也会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国学的普及不能仅靠经院式的教育,从内容到手段都应当多元化,也可以适当地通俗化,但一定要拒绝庸俗化。国学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个中性词,其中既有“国粹”,也有“国渣”。国人似乎非常喜欢厚黑学,比如将“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偷偷改为“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并且被广为接受。将国学加入管理,也不要耍小聪明,不要玩厚黑学,而应将最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加入管理之中。(节选自《新华文摘》2007年14期)1.下列对“国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国学在近代的演变比较复杂,经历了“中学”“国粹”“国故”等几个发展流程。B.国学是中国人应对复杂生活的一种生存智慧,强调自身的执着和不变化。C.国学在企业中的运用可以使不同的企业大同小异,不会产生恶性的竞争。D.国学的内容中不仅有精粹,也有糟粕,使用国学要去伪存真,有所扬弃。2.下列对“国学应该怎样热的问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我国正处在国学热中,但问题较多,连餐馆也使用国学管理,就有点过度热了。B.国学不能作为镀金的工具和炫耀性消费,国学不是膏药,不能哪里需要就贴一块。C.国学过热主要表现在很多人认为振兴国学就是振兴儒学,就是弘扬儒教。D.经院式的教育是不可能进行国学教育的,特别是学员精英化.收费标准贵族化的做法。二、(一)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按要求完成15—18题(22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转折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三年增加蓄洪能力27亿立方米,蓄洪面积扩大554平方公里本报讯洞庭湖变大了!经过三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1/5。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湖南省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1998年以来,全省已将220处阻洪堤垸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洞庭湖蓄洪能力增加27亿立方米,扩大蓄洪面积554平方公里。水利专家称,整治后的洞庭湖如果再遇到1998年那样的特大洪水,水位可平均降低0.1米。岳阳城陵矶的水文标尺上,凶猛的洪水再也爬不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高度。长大了的洞庭湖别有一番景象。隆冬时节,原来人丁兴旺的华容县集成垸、汉寿县青山湖垸已无人迹,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天鹅在栖息、飞翔,成片的杨树在风中摇曳,赶走了冬天的苍凉。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洞庭湖方圆八九百里,号称“八百里洞庭”,洪水期湖面达6000平方公里。此后数百年泥沙淤积,盲目开垦致使“堤垸如鳞”。在实施综合治理前,这个长江水系的重要调节湖泊面积减少到2691平方公里。湖面锐减,调蓄能力削弱,灾害频频发生,湖区人民深受水患之苦。仅以1998年为例,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97亿元。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整治洞庭湖极为重视,国家投资70亿元。洞庭湖治理改变了单纯加高加固大堤“堵”的传统办法,湖南省30个县、区及大型农场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以疏导为主的综合治理方略。三年中,湖区8.4万农户、30多万群众告别故地,实施大迁移,成为湖湘史上的一大壮举。澧县的澧南垸、西官垸是治理的重点地区,许多老人虽难舍故土,但更感谢党和政府让他们离开了“水窝子”。两个垸子8万多人有序搬迁,实现了安居乐业。“平垸行洪还洞庭浩浩荡荡,移民建镇让百姓世代安康”,搬迁户新居门上贴的这副对联反映了湖区人民的共同心声。(万茂华赵成新李志林王利亚)可喜的变化(编后)经过三年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群众告别了水患之苦。这不仅是湖南人民的大喜事,也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洞庭湖治理之所以取得如此成效,关键在于认真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决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加高加固大堤“堵”的办法,增强了调蓄功能,使水有了出路。洞庭湖治理的经验再次表明,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人和自然才能和谐相处。眼下,各地都在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不能光盯着农业内部,增甲品种、减乙品种,别忘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植树造林等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是“战略性调整”题中应有之义。这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关系到能否搞好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人民日报》2001年12月31日第五版,本消息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5.这则消息的标题很有特点,试加以分析。(6分)16.用一句话概括洞庭湖治理取得成效的根本方法。(4分)17.这则消息很注意锤炼文字试从文中找出两例加以分析。(6分)18.这则消息运用了很多历史资料,这样处理会不会冲淡的现实性呢?请发表你的看法。(6分)三、(二)阅读下面一则科技文,按要求完成20—22题南美恐龙化石的发现南美大陆,也是一个出产恐龙化石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每年大约可发现10个恐龙种类,用了整整7年时间,才挖掘出部分骨骼化石——那是一种真正的巨兽中的巨兽!估计它生前的体重可达到100吨,它极有可能是地球历史中曾经出现过的最重的陆地生物,属于食草类恐龙。无论这种巨大的蜥脚亚目恐龙所发生的是进化还是退化,在北美洲,它们只生活到侏罗纪未期。这类恐龙被体型远远小于它们的禽龙类恐龙(如鸭嘴龙和角龙)排挤掉了。理由很可能在于这种蜥脚亚目恐龙的咀嚼能力远远比禽龙类的差,一些鸭嘴中的牙齿可多达1200枚。但是,在南美洲,蜥脚亚目恐龙却一直生活到白垩纪未期,包括特征鲜明的“阿根廷龙”,但迄今为止生物学者们无法认清它们在南美大陆成功的奥秘。世界上许多研究恐龙的学者都同意“恐龙的年龄就是大陆板块破裂的实际年龄”。这一说法,因为以往的化石证据表明,在侏罗纪开始时,整个地球上的恐龙是极为相似的,然后,地球上的陆地开始分离了,每块大陆上的恐龙就变得彼此不同了。但是,南美恐龙的发现却给这一观点划上了大的问号。90年代初,布依诺斯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几位古生物学家在南美大陆找到了一具从未见过的恐龙化石——它长得像鸵鸟,尾巴像鳄鱼,在前肋上长着奇怪而笨重的仅有趾的爪子,科学家们一直无法给它命名。后来,在蒙古戈壁发现了与之十分相似的动物,古生物学家们称它为“Mononykus”。这两种十分相似的恐龙都生存于晚白垩世,当时的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早已分裂开了。这两块被海洋相隔数千公里的不同大陆上会有如此相似的恐龙,其原因是什么呢?它们难道是按照同样奇怪的解剖学特征演化的吗?或者,即使大陆分离之后,彼此之间尚存有陆桥或岛链相连接吗?这一切迷团,只有找到更多的化石标本才能揭晓。(摘自《化石》)19.在南美大陆发现的南美大陆巨龙的恐龙骨骼化石和90年代初期发现的巨型恐龙化石,根据文意推测,它们同属于哪一类恐龙?(2分)20.第二段中提到“但现在,这一看法正在改变”,请根据南美恐龙化石的发现说说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21.布依诺斯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发现恐龙化石和在蒙古戈壁发现的恐龙化石极为相似,这个发现有何意义?(4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2分)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6~19题。悲壮的超越卞毓方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及。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胡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是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该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度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
本文标题: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7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