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B2、A3、D21、1、C2、D3、A4、B22、1、E2、A3、B4、C23、1、A2、C3、E4、D24、1、C2、A3、D4、E25、1、D2、E3、A4、C26、1、A2、C3、E4、D27、1、E2、A3、D4、B28、1、D2、E3、A4、A29、1、C2、E3、A30、1、A2、D3、C4、E31、1、E2、A3、C4、D32、1、D2、B3、C4、E33、1、B2、C3、E4、A34、1、B2、D3、C4、A35、1、A2、E3、C4、B5、D36、1、C2、B37、1、E2、C38、1、C2、E39、1、A2、C三、多项选择题1、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有A、少腹下坠B、头身困重C、便溏D、妇女带下E、苔白厚2、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是A、干咳无痰B、舌红苔腻C、脉细数D、形体消瘦E、壮热心烦3、心病的常见症状有A、心烦B、失眠C、健忘D、神昏谵语E、怔忡4、半身汗出多因A、风痰阻滞经脉B、风湿阻滞经脉C、营卫不周D、气血不和E、中焦郁热5、肝风内动的临床表现包括A、恶风B、麻木C、震颤D、抽搐E、心烦易惊6、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的共同表现为A、头痛眩晕B、面红目赤C、耳聋耳鸣D、失眠健忘E、口苦尿黄7、潮热可见于A、气虚B、热结胃肠C、阴虚D、湿热蕴于中焦E、血虚8、独语是指A、喃喃自语B、语言颠倒C、讲话无对象D、笑骂无常E、见人便停止讲话9、腻苔主病是A、湿浊B、痰饮C、食积D、瘀血E、寒凝10、眼眶周围色黑是因为A、瘀血B、肾虚水饮C、阳虚火衰D、痛证E、寒湿带下11、水肿的常见临床表现是A、面目浮肿B、小便清长C、腹大如鼓D、大便干结E、苔黄腻12、气不摄血证的辨证要点是A、慢性出血B、气脱C、发病缓急D、气虚E、舌脉13、气血两虚证的临床表现是A、大汗淋漓B、面色苍白C、心悸失眠D、少气懒言E、脉迟14、血瘀证的临床表现是A、局部肿胀疼痛B、面色晦暗C、口唇青紫D、瘀斑舌E、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15、气陷证常见临床表现有A、少气倦怠B、腹部坠胀C、脉弱D、呼吸气微E、子宫脱垂16、肝风内动最常见的分类有A、血瘀中风B、血虚生风C、热极生风D、外感风邪E、肝阳化风17、肝血虚证常见失去血的濡养部位有A、筋脉B、骨髓C、爪甲D、两目E、肌肤18、肝火上炎证的临床表现有A、面红目赤B、口苦C、尿黄D、脉弦数E、耳鸣耳聋19、寒证形成的原因有A、久病伤阳B、七情内伤C、过服生冷D、寒邪直中E、外感寒邪20、热证常见临床表现是A、面目红赤B、小便清长C、高热烦躁D、大便干结E、苔黄21、虚实证的鉴别要点是A、病程长短B、声音高低C、发病缓急D、疼痛喜按拒按E、舌脉22、温病后期肝肾阴亏,低热不退者属A、实证夹虚B、虚证夹实C、虚实并重D、因虚致实E、虚实错杂23、寒热证的鉴别要点是A、四肢冷暖B、面色赤白C、寒热喜恶D、身痛有无E、脉象迟数24、亡阳证的临床表现有A、汗热而黏B、冷汗淋漓C、脉微欲绝D、呼吸气微E、四肢厥冷25、瘕聚证腹部肿块按诊特点为A、痛有定处B、痛无定处C、时聚时散D、坚硬不移E、按之无形26、滑脉的临床意义为A、痰饮B、痛证C、实热D、食滞E、妊娠27、下列脉象脉位表浅的有A、芤脉B、伏脉C、濡脉D、散脉E、弱脉28、洪脉的脉象为A、脉形宽大B、脉沉实大弦长C、脉来有力D、来盛去衰E、状如波涛29、关于寸口部位脏腑划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左寸候肺B、左关候肝C、左尺候肾D、右寸候心E、右尺候肾30、往来寒热可见于A、少阳证B、脾胃湿热C、胆郁痰扰D、邪热壅肺E、疟疾病31、失眠的病机有A、心肾阴虚B、心脾两虚C、胆郁痰扰D、食滞内停E、心火炽盛32、可引起嗳气的原因有A、宿食不化B、肝气上逆C、胃虚气逆D、肺气上逆E、肝气犯胃33、心气亏虚可导致的语言异常有A、郑声B、独语C、错语D、谵语E、狂语34、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苔有A、白苔B、黄苔C、灰苔D、黑苔E、积粉苔35、小儿惊风时面部青紫最易见于A、鼻柱B、口唇四周C、额头D、脸颊E、两眉之间36、血瘀证患者可见的面色变化包括A、面青B、面赤C、面黄D、面白E、面黑37、面色黑可主的病证包括A、瘀血B、水饮C、肾虚D、惊风E、脾虚38、神志失常可见于A、癫病B、狂病C、痫病D、痹病E、痿病39、病重“失神”表现为A、饮食不入,泄泻不止B、精神萎靡,反应迟钝C、卒然神昏,手撒遗尿D、神识昏迷,循衣摸床E、两目晦暗、瞳神呆滞40、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包括A、审内察外B、见微知著C、动态观察D、四诊合参E、辨证求因41、面部黑色可见A、肾虚B、惊风证C、痰血证D、瘀血证E、水饮42、面部白色主A、寒湿证B、虚寒证C、失血证D、肾虚证E、水饮证43、热极生风的主要辨证要点是A、右胁肋疼痛B、高热C、情志抑郁D、肝风E、两目、肌肤失血44、心肺两虚证可见到A、心悸B、面色萎黄C、咳喘D、气虚E、神疲乏力45、大肠湿热与膀胱湿热的共同表现是A、肛门灼热B、尿频尿急C、脉数D、里急后重E、舌苔黄腻46、下列属于脾气虚证的是A、寒湿困脾B、脾胃湿热C、脾虚下陷D、脾不统血E、脾不健运47、心血瘀阻的辨证要点是A、胸部憋闷疼痛B、痛引肩背内臂C、口舌糜烂疼痛D、时发时止E、心中烦热48、具有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有A、革脉B、结脉C、动脉D、代脉E、促脉49、与湿邪有关的脉象是A、濡脉B、细脉C、缓脉D、滑脉E、代脉50、身重难于转侧,面常向里,精神萎靡者,多属A、阴证B、阳证C、寒证D、虚证E、实证51、舌苔黄色主见于A、里证B、表证C、寒证D、热证E、湿证52、舌苔灰色可见于A、里热证B、表寒证C、里寒证D、热极证E、寒湿证53、由气病导致的气血同病有A、气不摄血证B、气虚血瘀证C、气血两虚证D、气滞血瘀证E、气随血脱证54、气随血脱证的辨证要点包括的是A、兼亡阴证B、兼血虚证C、疼痛D、大出血E、兼亡阳证55、下列哪些是常见的气病证候A、气滞证B、气逆证C、气虚证D、气陷证E、气乱证56、肾气不固证临床表现常见A、滑精早泄B、腰脊酸软C、小便失禁D、小便频数清长E、听力减退57、心阴虚证与心血虚证共同症状是A、心烦B、健忘C、失眠D、心悸E、易惊58、阴证的临床表现有A、欲卧寐B、大便腥臭C、精神不振D、息短气乏E、心烦59、以下哪些是主食积内停的脉A、代脉B、紧脉C、革脉D、滑脉E、促脉60、偏嗜某种食物可见于A、小儿虫积B、湿邪困脾C、妊娠妇女D、脾胃湿热E、肝胆湿热61、患者出现裂纹舌,可能是A、血虚不润B、湿邪困阻C、阴液亏损D、热盛伤津E、阴虚火旺62、面黄,多由于A、阳虚水寒B、湿邪内蕴C、气滞血瘀D、脾虚E、水湿不化西洋蓍草930小吧主111、BCDE2、ACD3、ABCDE4、ABCD5、BCD6、AC7、BCD8、ACE9、ABC10、BE11、AC12、AD13、BCD14、ABCDE15、ABCE16、BCE17、ACDE18、ABCDE19、ACDE20、ACDE21、ABCDE22、BE23、ABCE24、BCDE25、BCE26、ACDE27、ACD28、ACDE29、BCE30、AE31、ABCDE32、ACE33、ABC34、ABCD35、ABE36、AE37、ABC38、ABC39、BCDE40、ADE41、ADE42、BC43、BD44、ACDE45、CE46、CDE47、ABD48、BDE49、ABC50、ACD51、AD52、AE53、ABCD54、BDE55、ABCD56、ABCDE57、ABCDE58、ACD59、BDE60、AC61、ACD62、BDE为侬封心吧主11初级中药师考试好过吗?西洋蓍草930小吧主11第三章《常见病辩证论治》一、最佳选择题1、祛湿通络,祛风散寒法可以治疗A、行痹B、痛痹C、着痹D、风湿热痹E、尫痹2、“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A、反治法B、治标法C、从治法D、标本兼顾法E、正治法3、“逆者正治”的“逆”是指A、厥逆病症B、逆其病位C、逆其假象D、四肢逆冷E、逆其病证性质4、气滞血瘀型痛经首选A、少腹逐瘀汤B、膈下逐瘀汤C、血府逐瘀汤D、金匮温经汤E、胶艾四物汤5、热淋的首选方是A、五苓散B、杏苏散C、桂枝汤D、八正散E、无比山药丸6、患者朱某,女,28岁。症见入寐困难,胸闷胁胀,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口干口苦,纳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本病治疗方剂宜选用A、泻心汤B、滋水清肝饮C、礞石滚痰丸D、当归龙荟丸E、龙胆泻肝汤7、治疗风热犯肺咳嗽首选A、银翘散B、杏苏散C、桑菊饮D、参苏饮E、桑杏汤8、治疗风寒感冒最佳方剂为A、玉屏风散B、杏苏散C、银翘散D、参苏饮E、荆防败毒散9、眩晕兼见面红目赤,耳鸣,口苦尿黄,胁肋胀痛,脉弦数,证属A、气血亏虚B、肝火上炎C、痰浊上蒙D、瘀血阻窍E、肝肾阴虚10、患者以便秘为主症,兼见便时涩滞不爽,腹胀满闷,矢气则快,胁肋时胀,证属A、血虚B、阳虚寒凝C、气虚D、肝脾气郁E、肠胃积热11、患者以心悸为主症,同时兼见失眠多梦,面色无华,乏力食少,腹胀便溏,证属A、心脾两虚B、心虚胆怯C、阴虚火旺D、水饮凌心E、心血瘀阻12、攻补兼施治则适用于A、真虚假实证B、真实假虚证C、虚实夹杂证D、虚证E、实证13、下列属于从治法的是A、抑强扶弱B、标本兼治C、实则泻之D、热因热用E、用寒远寒14、实热证应采用的治则治法是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寒者热之D、热者寒之E、扶正祛邪兼用15、对正气大虚的虫积病人,其治则应为A、扶正B、祛邪C、扶正与祛邪兼用D、先扶正再祛邪E、先祛邪再扶正16、“用寒远寒”的治则属于A、因时制宜B、因人制宜C、因地制宜D、因病制宜E、因天制宜17、以下标本划分,哪一项不确切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B、病因为本,症状为标C、医生为本,患者为标D、旧病为本,新病为标E、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18、鼻涕黄浊黏稠如脓样,有臭味,鼻塞重,嗅觉差伴见头痛较剧,口苦,咽干等症属于A、肺经热盛导致的鼻渊B、胆经郁热导致的鼻渊C、脾经湿热导致的鼻渊D、肺气虚寒导致的鼻渊E、脾气虚弱导致的鼻渊19、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因地制宜B、调整阴阳C、因时制宜D、治病求本E、扶正祛邪20、乳房肿块,胀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面色少华,腰膝酸软,月经紊乱,心烦易怒,脉细弱,证属A、冲任失调B、肺气虚C、血虚风燥D、脾气虚E、肝郁痰凝21、治疗患者阳事不举,情志抑郁,胸胁胀痛,苔薄白,脉弦,宜选用的处方是A、六君子汤B、四物汤C、逍遥散D、右归丸E、肾气丸22、患者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口吐清水,苔薄白,脉弦紧,证属A、肝气犯胃B、肝胃郁热C、脾胃虚寒D、胃寒E、食滞胃痛23、下列哪项是真实假虚证的治疗原则A、祛邪B、先扶正后祛邪C、祛邪兼扶正D、扶正兼祛邪E、先祛邪后扶正2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用药原则是A、阳中求阴B、阳病治阴C、阴病治阳D、治热以寒E、阴中求阳25、“老年慎泻,少年慎补”体现的用药原则是A、治病求本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因人制宜E、调整阴阳26、以下治法法则属反治的是A、培土生金B、滋水涵木C、实则泻之D、塞因塞用E、虚则补之西洋蓍草930小吧主111、C2、E3、E4、B5、D6、E7、C8、E9、B10、D11、A12、C13、D14、D15、D16、A17、C18、B19、B20、A21、C22、D23、A24、B25、D26、D西洋蓍草930小吧主11二、配伍选择题1、A.行痹B.痛痹C.着痹D.风湿热痹E.尫痹1、乌头汤可以治疗2、祛湿通络,祛风散寒法可以治疗3、补肾祛寒为主,佐以活血通络之品可以治疗2、A.行痹B.痛痹C.着痹D.风湿热
本文标题:综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8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