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模拟试卷
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00分。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3.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A】【B】【C】【D】。5.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6.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视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_。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称为___________。A.感觉B.知觉C.记忆D.注意3.双耳分听范式(追随耳与非追随耳程序)通常用于研究____________。A.空间方位定向B.注意的选择性C.绝对感受性D.差别感受性4.“悲伤由哭泣引起,愤怒由打斗而致”的看法来自_____________。A.康南的丘脑学说B.詹姆士一兰格理论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D.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5.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而塑造行为的关键是____________。A.试误B.顿悟C.强化D.模仿6.下列说法中包含有学习迁移思想的是_____________。A.“闻一知十”B.“勤能补拙”C.“重复是学习之母”D.“兴趣是最好的老师”7.为课文列结构提纲的学习策略属于_____________。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计划监控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8.概念教学中的变式是指变更______________:A.教学方法B.表达方式C.概念的本质属性D.概念正例的无关特征9.某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却敢于混在暴乱的人群中打砸抢烧,对这种行为原因的较好解释是_____________。A.习惯化B.去习惯化C.个性化D.去个性化10.各种自我表现策略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A.印象形成B.印象管理C.社会促进D.社会惰化11.艾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法用于研究儿童的___________。A.依恋B.道德认知C.自我D.观点采择12.采用两难问题研究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者是________。A.维果斯基B.皮亚杰C.艾里克森D.柯尔伯格13.下列分数中属于常模参照分数的是__________。A.掌握分数B.正确百分数C.等级评定量表D.标准九14.对’一个测验中题目间一致性的估计属于__________。A.重测信度B.分半信度C.同质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15.下列测验中属自陈量表的是__________。A.墨迹测验B.主题统觉测验C.16种人格因素测验D.句子完成测验16.对于等距数据的运算,通常__________。A.不可加减乘除B.可加减乘除C.可乘除,不可加减D.可加减,不可乘除17.每位被试接受所有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属于__________。A.被试间设计B.被试内设计C.独立组设计D.完全随机设计18.拒绝虚无假设(Ho)时所犯错误的概率为__________。A.αB.1-αC.βD.1-β19.对两列线性相关的等级数据计算关联程度应采用__________。A.皮尔逊相关B.斯皮尔曼相关C.点二列相关D.二列相关20.对同一班级学生的某项特殊能力进行两次评定,已知评定分数不服从正态分布,检验两次评定结果的差异时,应采用__________。A.中数检验法B.秩和检验法C.符号检验法D.t检验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似动2.归因3.常模4.众数5.自变量6.刻板印象7.先行组织者8.横向研究(横断研究)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简述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3.简述访谈法的优缺点。4.简述单侧检验的概念及其应用条件。5.简述良好的效标测量必须具备的条件。6.简述选择统计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价值。2.论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关系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2.A3.B4.B5.C6.A7.A8.D9.B10.B11.A12.D13.D14.C15.C16.D17.B18.A19.B20.B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似动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2.归因归因是指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的过程。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说来,人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3.常模常模是揭示心理测量分数的基础。常模常常是指常模群体得出的测量分数。所谓常模群体是指具有常模总体基本特征的代表性样本,因此常模群体所导出的测量分数就代表着整体特征。测量手册所列出的常模常常是一般常模,不一定适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特殊常模常常为非典型团体建立的,一般比小团体建立的常模范围更窄。4.众数众数是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值。众数可通过观察的方法直接得到,也可用积分的方法求出。5.自变量自变量是指在研究中有意加以改变、操纵的事物、条件或特征,如某些外在刺激、环境条件、被试及其暂时特征等。6.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一类人或者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刻板印象常常是指人们通过长期的经验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常常可能作为人们做出行为判断的基础。7.先行组织者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旨在促进课堂言语讲授和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所谓先行组织者,实际上是指教师在讲授新教材之前,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教材更加抽象、概括和综合,并能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的联系,其作用是帮助学生在获取新材料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利用原有的概括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实现新材料向主体的认知结构转化。8.横向研究(横断研究)横向研究也叫横断研究,是在同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某一个年龄或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并加以比较来探索其发展状况的实验设计方法。横断研究法的优点在于,由于研究所持续的时间较短,易于控制有关的因素,且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发展水平,但由于是对不同儿童的比较,因此看不到同一个个体在发展上的连续性。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简述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又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种外部表现也就是可以观察到的某种行为特征,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行为特征,就是表情,表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所谓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所谓姿态表情是指通过身体姿态的变化来表达的情绪状态;所谓的语调表情是指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所表现的情绪状态。这三个方面都是情绪的外部表现,也即表情。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受到多种心理过程的影响,有些因素对问题解决有促进的作用,有些因素则起着阻碍的作用。第一个因素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认知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一般说来,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第二个因素是定势。定势是由于心理操作所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第三个因素是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性;第四个因素是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所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经验。除开这四个因素以外,智慧水平、动机强度、认知策略、个性特征等也会影响着问题的解决。3.简述访谈法的优缺点。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它是直接搜集研究资料的一种基本方法。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灵活性较强,针对性较强,可靠性较高,适用范围较广并能进行较深入广泛的研究,不足在与研究结果易受访谈者素质的影响,难以量化处理,比较费时费力,某些问题不宜进行访谈。4.简述单侧检验的概念及其应用条件。单侧检验的概念就是查统计表时,按分布的一侧计算显著性水平概率的检验,被称之为单侧检验,单侧检验的应用条件是凡是检验大于、小于、高于、低于、优于、劣于等有确定性大小关系的假设检验问题。这类问题的确定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假设检验写作H1:u1u2或u1u2。5.简述良好的效标测量必须具备的条件。效标是衡量测验有效性的参照标准,指可以直接而且独立测量的、研究者感兴趣的行为。效标可区分为观念效标与效标测量,效标测量是对效标进行操作性测量的指标。良好的效标测量必须具有以下的几个条件:1、有效性。效标测量必须能真正反映观念效标;2、可靠性。效标测量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3、客观性。采用判断性的效标测量,必须控制偏见,使评定过程尽可能客观;(4)实用性。效标测量尽可能用法简单、省时、花费少、经济实用。6.简述选择统计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选择正确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必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问题的性质、数据类型和特征以及统计设计,二是各种统计方法和公式的使用条件。所以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必须考虑的因素有:1、研究课题的性质和目的;2、变量的特征,包括变量的数量和类型;3、数据的分布特征,主要可分为正态和非正态两种;4、研究设计类型。研究设计可分为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以及混合设计等几种。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价值。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往上依次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也越大,在高级需要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在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晚。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就会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但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得到生理、心理的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理论,系统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与需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能够揭示人们之间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因此在管理上应用非常多,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进行福利、工资、奖金和保障条件的设置。2.论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维果斯基是苏联的心理学家,他对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教育与儿童智力发展有着非常独特的看法。有关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关系,他有着三个比较重要的思想: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发展状况,在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最理想的教学要求,是既要高于儿童原有的智力水平,又要儿童通过努力所能够达到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合儿童。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引导儿童发展,它决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容、表现、水平和速度。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作用的问题上,维果斯基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概念。他认为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的问题,让儿童在最佳年龄里学习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维果斯基的观点是有关教学和儿童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指导儿童教学,提供更为合理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安排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标题: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模拟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8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