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认知、学习与旅游消费行为主讲人:崔亚平主要内容:知觉与旅游消费行为学习与旅游消费行为2.1知觉与旅游消费行为——感觉及感觉规律——知觉及知觉规律——知觉的心理定势——旅游条件的认知2.1.1感觉及其规律(1)感觉的内涵:感觉通常是指由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作用引起的主观经验,或者说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反映过程。感觉不仅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还反映有机体本身的活动状况。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试验研究。他们在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具体的说,就是在没有图形刺激(被试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镜)、限制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子)和听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的嗡嗡声代替其听觉)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前,大多数被试以为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但后来他们报告说,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被试者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等。接受感觉剥夺实验的被试中有50%报告有幻觉,其中大多数是视幻觉,也有被试报告有听幻觉或触幻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视幻觉大多在感觉剥夺的第三天出现,幻觉经验大多是简单的,如光的闪烁,没有形状,常常出现于视野的边缘。听幻觉包括狗的狂吠声、警钟声、打字声、警笛声、滴水声等。触幻觉的例子有,感到冰冷的钢块压在前额和面颊,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垫抽走(2)感觉的特点感觉具有瞬间产生的特点。感觉是直接接触到的。感觉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3)感觉的分类感觉外感受感觉内部感觉皮肤觉(温度、触、痛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4)感觉的基本特性感觉的基本特性感受性和感觉阈限适应性对比性联觉性感觉的相互作用绝对阈限我们把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它是感觉系统的敏感性指标。五种基本感觉的绝对阈限感觉类型绝对阈限视觉夜晚晴朗时可看见50千米处的一只烛光听觉安静环境中可于6米处听见手表秒针走动声味觉可尝出在7.5升水中加入的1茶匙糖的甜味嗅觉可闻到在三居室中洒一滴香水的气味触觉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面颊上即有感觉差别阈限与韦伯定律1.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2.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用公式表示就是ΔI∕I=K。Δ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就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或者叫韦伯分数。差别阈限的测定小实验1.在你的左手上放一枚面值一元的硬币,右手放两枚。你可以觉察到两个手上的重量差别么?2.把左右手上的硬币分别放进两本同样重量的书中,然后拿起书。你现在能判断哪本书里有两枚硬币吗?--韦伯定律又在起作用了。适应性与对比性感觉的适应性:指因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如:明适应:长时间呆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走出房间遇到强光会感到眼睛胀痛,睁不开眼,过一会就正常了。反之则称为暗适应。应用:温水煮青蛙感觉的对比性:两种明显不同的刺激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两者相互作用而使对方有所加强的现象。如:先吃过咸的食物后决定其他食物不咸;吃过糖再吃苹果便觉得不甜。联觉实验证明,听觉在红光照射下能力会下降,视觉在噪音影响下能力会降低。红色包装的物品会让我们觉得喜庆,淡蓝或者洁白的物品然我们觉得干净。当看到餐馆的大厨衣着油污是会让我们觉得不卫生,案例中服务员不耐烦的表情让妇人产生了不受欢迎的感觉而离去。所以在旅游服务中应重视联觉的作用。应用:拔牙的缓解疼痛法:音乐和噪音的结合人到底有多少种感觉?具体感觉解析视觉适宜刺激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80nm(毫微米)-780nm之间的电磁振荡,即可见光谱。色调及心理联觉(4)视觉中的时间因素视觉适应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视觉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像。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5)视觉中的空间因素视觉对比听觉适宜刺激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波通过空气传递给人耳,并在人耳中产生听觉。频率16Hz-20000Hz听觉的基本特性:音调、音响、音色味觉适宜刺激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基本味觉:酸、甜、苦、咸味蕾分布:舌尖→甜;舌中→咸;舌两侧→酸;舌后→苦嗅觉嗅觉的适应性皮肤感觉触觉触觉(皮肤轻微变形)压觉(皮肤明显变形)温度觉痛觉动觉、平衡觉北京欢乐谷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观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认识。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对事物的整体反应觉察分辨确认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区别:1、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组织。2、感觉是普遍现象,知觉有很大的个别差异,不同人所觉察到的相同刺激在知觉上有很大差别。3、从严格意义上讲,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联系:1、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感觉的有机综合;3、感觉和知觉两者同时发生,合称感知。2.1.2知觉及其规律(1)知觉的概念知觉(perception)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是个体对感觉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因为知觉还受过去经验的制约,它是在知识和经验的参与下,经过人脑的加工,形成对事物正确解释的过程。(2)知觉的种类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时间知觉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我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空间知觉的主要信息来源是视觉和听觉空间知觉的参考系分为两类:以知觉者自己为中心的参考系以知觉者以外的事情所建立的参考系。时间知觉:就是我们对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时间知觉的四种形式:(1)对时间的分辨指按时间顺序把不同的活动区分开过去、现在和将来在几秒中范围内,我们把一些相继事件知觉为相对来说是同时的,这些事情排列有序被知觉为一个单位。这叫知觉到的现在。3-4秒超过这个限度,就是记忆中的体验或同钟表、日历等所衡量的时间比较的结果,叫做时间记忆。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我们对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知觉视觉运动觉是一种主要的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导运动将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2)知觉的种类知觉觉错左边的蓝色比较深吗?是否为正圆呢(3)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征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整体性(组织性)人并不把客观物体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是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常常是无意识地填满缺少的那部份,而将物体知觉为一个完整的形象。这其中,物体各个组成部份的强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强的成分(关键部份)决定知觉的完整性,由于各部份不同的相互关系就会知觉为不同整体。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相似原理3.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4.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例如:当你听到“上有天堂”,你会立刻联想到“下有苏杭”;封闭原理知觉的选择性人对外界事物的刺激,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的能力称为知觉的选择功能。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图为木雕艺术家艾契尔(1938)的一幅著名木刻画,名字为《黎明与黄昏》,如果我们从右侧看起,可以看到一群白鸟归林的黄昏景象,再从图的左侧看起,看到的则是一群黑鸟离巢的黎明景象。如果长时间注视此图,我们往往会感到忽而白鸟、忽而黑鸟的知觉现象,这就是知觉中的注意起伏现象。知觉的解释性个体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解释并把它放进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实现更深刻的感知,这就是知觉的解释性。应用:对中国景点中的亭子、北京天坛的解说、对瑶林仙境、钟乳石赋予神化色彩象鼻山望夫崖初看此图,我们很难理解其内容,但当我们被告知这是英文“FLY”后,我们很容易就知道它的内容了。知觉的恒常性旅游知觉的恒常性是旅游者的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被知觉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旅游知觉的恒常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旅游者的知识和经验是最重要的因素。形状恒常颜色恒常----思考:在一些外国人心中,到中国旅游只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假设你是中国旅行社海外销售部的销售人员,你将如何做,以改变其对中国的知觉呢?2.1.3知觉的心理定势影响知觉的因素旅游者的游览过程,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对各种旅游环境的感知、审美过程。那些对旅游者产生刺激的各种旅游刺激物,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形象、一定强度的刺激和突出的属性,就不会引起游客的反应。总的来说,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主要包括: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心理定势客观因素:旅游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导游在带领旅游者旅游过程中,可以利用知觉的背景与对象的相互转换进行有技巧的讲解,使旅游者产生由表及里、由景生情的审美感受。具有较强特性的对象旅游就是一个求新求异的过程,旅游者会对闻所未闻的事物格外感兴趣而去积极主动地知觉它们。聪明的导游员很会利用这个道理,通过讲解把游客想要看到的事物从众多事物中突出出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奇独特的对象黄色沙海中的绿洲,万绿丛中的一朵红花,平原上高耸的山海,世界称奇的万里长城、秦兵马俑等,都能引起人们格外注意。所以,登山队员一定要穿有色衣服而不能穿白衣服;导游带团最好穿较鲜艳的衣服,为的是容易被团友辨认出来,以便随时跟随。主观因素:(1)旅游者的兴趣(2)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3)旅游者的个性(4)旅游者的情绪(5)旅游者的知识与经验心理定势:(1)概念:指人们对某一对象的共同心理与行为倾向。它是一种活动的准备状态或行为倾向,通常是意识不到的。(2)类型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刻板印象心理定势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个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公安局长和两个吵架的人是什么关系?实验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遂,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结论:这个实验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古代案例《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
本文标题: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