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全市中小学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1全市中小学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参考资料1.你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吗?答:科学家们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一般厚33公里(大陆)或7公里(海洋)。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870公里左右。地球的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为3473公里左右。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2.什么是地震?答:地震是地下岩层受应力作用错动破裂造成的地面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3.地震是怎样发生的?答:地震是地球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地球物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结果。地球运动时,在地球内部产生一种作用于岩石的巨大力量,使岩石变形,岩石产生反抗形变的力,这种力,我们称为地应力,由于地应力的不断积累和加强,在岩石一些比较脆弱的地方,当地应力作用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会突然发生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引起地面的震动,这种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构造变动引起的,所以亦叫构造地震,我国发生的地震几乎都属于这一类。另外,还有由于火山爆发、岩浆活动攻击地层和火山口气体爆炸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因石灰岩溶洞塌陷、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等。24.什么是断层,它与地震有关吗?答:断层是地下岩层沿一个破裂面或破裂带两侧发生相对位错的现象。地震往往是由断层活动引起的,是断层活动的一种表现,所以地震与断层的关系十分密切。断层一般在中上地壳最为明显,有的直接出露地表,有的则隐伏在地下;它们的规模也各不相同。5.全球每年发生多少地震?答: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这样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大约有一两次。6.什么叫地震波,它有哪些类型?答: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断裂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这就是地震波。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动,物体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会来回摆动。7.什么叫震源?什么叫震中,它是怎样确定的?答: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3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8.什么叫震中距,如何划分地震的远近?答: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同一个地震在不同的距离上观察,远近不同,叫法也不一样。对于观察点而言,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震中距在100~1000千米的称为近震,震中距在100千米以内的称为地方震。例如,汶川地震对于300多千米处的重庆而言为近震;而对千里之外的北京而言,则为远震。9.什么叫震源深度?答: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地震为中源地震。同样强度的地震,震源越浅,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为浅源地震。10.什么是震级?答: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把“尺子”,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有关。震级越高,表明震源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11.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几类?答: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4小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12、按照地震的不同成因,可划分为哪五类?(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3)水库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放水引起库区发生地震。(4)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5)人工地震:由于核爆炸、开炮等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13.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震级有什么不同?答: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烈度与震级不同。震级反映地震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烈度5不同。打个比方,震级好比一盏灯泡的瓦数,烈度好比某一点受光亮照射的程度,它不仅与灯泡的功率有关,而且与距离的远近有关。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14.地震烈度是怎样评定的?答:地震烈度是以人的感觉、器物反应、房屋等结构和地表破坏程度等进行综合评定的,反映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如自然村或城镇部分区域)地震破坏程度的平均水平,须由科技人员通过现场调查予以评定。一次地震后,一个地区的地震烈度会受到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场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用于说明地震烈度的等级划分、评定方法与评定标志的技术标准是地震烈度表,各国所采用的烈度表不尽相同。15.什么是烈度分布图?什么是烈度异常区?答:烈度分布图又叫做等震线图。震后调查结束后,将各烈度评定点的结果标示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图上,然后由高到低把烈度相同点的外包线(即等震线)勾画出来,便构成地震烈度分布图。震中区的烈度称为震中烈度,唐山、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都达到Ⅺ度。一般而言,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但是也存在局部地区的烈度高于或低于周边烈度的现象,如果这种烈度异常点连片出现,则可划分出一个局部的烈度异常区。6造成烈度异常的原因往往是场地条件:软弱场地易加重震害,形成高烈度异常区;坚硬场地则可减小震害,形成低烈度异常区。这就是地震破坏程度并非随震中距的加大而一致减小的原因。16.震源深度对震中烈度有影响吗?答:震源深度对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很大。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造成的破坏越重。据统计,当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10千米,或从10千米减小到5千米时,震中烈度均可提高1度。这常常是有些地震震级并不太高,但破坏较严重的原因之一。17.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几个主要地震带?答: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1)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2)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3)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18.什么是板块构造,它与地震活动有关吗?7答: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地球上最大的板块有六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板块,如菲律宾板块等。把世界地震分布与全球板块分布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两者非常吻合。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仅有15%的地震与板块边界的关系不那么明显。这就说明,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19、地震发生时出现的现象?大地震发生时,除对地面的房屋、堤坝、铁路、桥梁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外,地面还会出现裂缝、喷沙冒水、鼓包、滑坡、山崩等现象。发生在海洋中的大地震还会引起海啸。20.我国为什么是多地震的国家?答: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的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在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21.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8答: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5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22、我国地震活动的特征是什么?中国的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多,而且最大。我国地震分布广泛(除浙江和贵州)两省之外,其余各省均有6级以上强震发生),震源很浅(一般只有10~20km),因而构成了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征。23、我国的地震灾害如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1900年以来,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我国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1%,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9积占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就我国国内的各种自然灾害而言,在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林业灾害等各大灾种中,据建国以来近50年的资料统计,各种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比例,气象灾害为57%,居灾害之首。但就各种自然灾害的人口死亡的统计来看,地震灾害占51%,为群害之首。因此,地震和地震灾害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24、甘肃省地震地震形势概况是怎样的?甘肃是我国多地震的省区之一,著名的南北地震带穿省而过,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横贯全省。从公元前193年第一个历史记载的陇西郡(今临洮附近)地震以来,两千多年中省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147次。全省地震活动水平自明朝(1368年)至今列全国第八位,因地震死亡人数高达45万人之多。从地震的分布情况来看,我省的地震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南北地震带和西部的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阿尔金山地震带上。25、甘肃省地震活动的特点是什么?我省地震活动具有“强、广、浅、长”等特点。强指强度大,全国19次8级大震中,我省就占了3次;广指分布范围广,全省有50个县市发生过四级以上地震;浅指震源浅,全省发生的地震均为浅源地震;长指复发周期长,大多数地震带强震的重复周期大于百年甚至更长。1026、玉门境内有哪两个地震断裂带?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哪几次较大地震?答:玉门市处于阿尔金山断裂带和祁连山断裂带的交汇地带,从花海过宽滩山越赤金,向西到甘新交界处的安南坝形成了阿尔金山断裂带东北段;从昌马向东经祁连、鄂博到古浪形成了北祁连断裂带,境内地质构造复杂,潜在地震危险性突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1932年昌马7.6级地震和2002年12月14日玉门青西5.9级地震。27.什么叫地震活动的周期性?答:通过对历史
本文标题:全市中小学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9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