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2、通过西藏和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进一步坚定党的民族政策。这句话二、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三、教学过程:复习巩固:回顾八上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1840年——1949年,中国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和作用。1840年——194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侵略与反侵略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919年——1949年新民族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明确目标:老师出示本子目主要知识点,指导学生看书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的召开1、时间、地点:2、主要内容:①通过了什么文件?作用是什么?②选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物: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④大会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旗为:代国歌为:首都:⑤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二)、开国大典1、时间、地点:2、基本史实:见P4文字图片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讨论:如何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三)、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5月2、回顾西藏历史,强调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同时也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自主学习学生分小组学习,学习时,要注意依据老师出示的知识目标,在课本上勾划重点。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内交流。有些内容师生共同完成任务,以提问和举手回答问题的形式解决。点拨提高:1、老师强调各子目的重要知识点,再加以拓展练习第一子目中的《共同纲领》第二子目中的开国大典意义第三子目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小组讨论:A、请同学们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想一想:“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你能讲述有关的史实吗?B、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合作达标学生分组完成《达标训练》作业,老师当堂抽查。四、教学后记: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三大改造的完成;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2.能力与方法:(1)通过对“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运用图、表格、史料等材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正确使用材料的能力。(3)通过课堂讨论、各抒己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创新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进行三大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坚定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其历史责任感。(2)通过对模范人物事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二、教学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形式。三、教学过程:复习巩固:新中国诞生以后,党和政府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上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在经济上采取哪些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回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等有关内容)明确目标:老师出示本子目主要知识点,指导学生看书学习(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什么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期)(是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任务分别是什么?(1953年——1957年)(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工业主义化的初步基础)3、“一五”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为了使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现代化,需要尽一切努力首先使重工业有较大、较快的发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什么?会议的内容是什么?(1954年9月)(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什么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中的根本制度是什么?(是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社会主义制度)(三)、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的时间和内容分别是什么?(1953年——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怎样进行“三大改造”的?(农业、手工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式:公私合营)3、三大改造完成有何历史意义?(三大改造完成,使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主学习学生分小组学习,学习时,要注意依据老师出示的知识目标,在课本上勾划重点。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内交流。有些内容师生共同完成任务,以提问和举手回答问题的形式解决。点拨提高:1、老师强调各子目的重要知识点,再加以拓展练习第一子目中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第二子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第三子目中三大改造的内容2、单选练习:(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A)A、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B、先工业后社会主义改造C、分主次进行D、先社会主义改造后工业化(2)、我国社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土地改革的完成D、国民经济的恢复(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A)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民主集中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小结,强调几个时间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合作达标学生分组完成《达标训练》作业,老师当堂抽查。四、教学后记: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等。2、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大跃进”时期的资料,了解“左”倾错误实质;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浮夸蛮干违反经济规律,脱离实际,违背科学必受惩罚。二、教学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三、教学过程复习巩固: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1、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明确目标老师出示本子目主要知识点,指导学生看书学习(一)、“大跃进”运动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提出的时间是什么?总路线强调的是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瞎指挥)2、“大跃进”运动的时间段是什么,有哪些表现?(1958年——1961年)(农业——浮夸风,工业——全民大办钢铁)3、“大跃进“运动有何历史影响?(积极:全国人民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奋发努力,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表现了可贵的建设热情,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消极:这场运动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表现在农田荒废,生产衰退等)(二)人民公社化运动1、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间和背景分别是什么?(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2、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什么性质的,它有何历史影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把它作为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的基层单位)(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的发展)(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我国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的时间段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1959年——1961年)(①“大跃进“运动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三年的自然灾害④苏联政府撕毁了几百个合同和取消科学技术合作项目)2、我国是怎样完成国民经济的调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自主学习学生分小组学习,学习时,要注意依据老师出示的知识目标,在课本上勾划重点。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内交流。有些内容师生共同完成任务,以提问和举手回答问题的形式解决。点拨提高:讨论:1、当时有哪些严重的失误?(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2、你怎么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宣传是错误的,违背了客观规律。)3、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对国情分析不够细致,缺乏建设经验,存在急于求成情绪,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等。)4、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由于这些严重失误加上自然灾害,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哪些深刻教训?合作达标学生分组完成《达标训练》作业,老师当堂抽查四、教学后记: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各行业模范代表人物的名字;理解当时艰苦创业的背景;理解“民族脊梁”的含义。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时代背景的探究和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工作环境和言行的共同点比较,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景和先进人物的特殊经历,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二、教学重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景;先进人物的事迹及其卓越贡献教学难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条件与创业精神的关系三、教学过程复习巩固:复习上节课内容,使同学们知道在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严重失误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要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局面,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由此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老师出示本子目主要知识点,指导学生看书学习(一)、“铁人“王进喜1、石油会战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1960年)(为改变我国石油主要靠进口的状况)2、王进喜有什么样的称号?他有着怎样的精神?(铁人)(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二)、“两弹元勋“邓稼先1、两弹指的是什么?我国在研制原子弹过程中坚持的是什么方针?(原子弹、氢弹)(“自力更生“的方针)2、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和试验爆炸成功的时间分别是什么?(1963年、1964年)3、邓稼先被誉为什么?(两弹元勋)(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1、在国家困难时期,共产党的干部坚持什么原则?(始终心系人民,甘当公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廉洁奉公,勤政为民)2、焦裕禄有什么样的称号?(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党的好干部)3、当时焦裕禄被派到哪里工作?“三害“又指什么?(河南省兰考县)(水涝、风沙、盐碱)自主学习学生分小组学习,学习时,要注意依据老师出示的知识目标,在课本上勾划重点。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内交流。有些内容师生共同完成任务,以提问和举手回答问题的形式解决。点拨提高:归纳三个人物主要功绩1、1960年,大庆石油会战,“铁人”——王进喜2、“两弹元勋”——邓稼先3、“
本文标题:八下历史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0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