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信息化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
我校教育信息化状况调查研究一、前言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为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方法和措施,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对学校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了我校校长、行政干部、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学校校长问卷发放4份,回收4份,有效回收率100%;行政干部教师问卷发放100份,回收99份,有效回收率99%;学生问卷发放1500份,回收1375份,有效回收率91.67%。调查结果主要采用了EXCEL2010等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从学生问卷来看,高一的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当遇到问题时,有39.2%的学生会问老师,29.2%的学生会问同学,22.1%的学生会上网找资料解决,5.5%的学生选择“有时就不管了”,4.1%的学生通过看书来解决。而高二、高三的学生遇到问题时,有30.1%的学生会问老师,24.8%的学生会问同学,40.2%的学生会上网找资料解决,1.5%的学生选择“有时就不管了”,3.4%的学生通过看书来解决。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后具备信息素养情况为:有38.9%的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操作,实现信息采集与加工,27.8%的学生具备了信息采集、处理的意识,有22.2%的学生能够自主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11.1%的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开发创作。从学生问卷显示,当问及“你的老师应用信息技术媒体上课你喜欢吗”?,结果显示,有45.8%的学生对老师运用信息技术媒体上课非常喜欢,有30.2%的选择了喜欢,20.3%的认为要看应用的是否恰当,有3.0%的学生不喜欢。由此可见,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是有很大影响的,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加多样化。三、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根据问卷设计,我们把教师的信息素养情况的调查结果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教师的信息意识和态度;教师的信息素质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媒体和资源的情况;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培训情况等。1)教师的信息意识与态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教师中有70.0%的人随时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并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技能,有28.6%的人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但不愿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有个别老师无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占1.4%。可见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已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自己教学工作的关系。认为非常密切的占47.2%,认为比较密切的占28.1%,认为一般的占20.6%,认为关系不大的占4.1%。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这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态度”时,数据显示(见图5),有32.9%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感兴趣,有44.8%的教师认为学生感兴趣,选择一般的占12.9%,选择不感兴趣的占1.3%,选择不知道、没有调查过的占8.1%。从学生问卷显示,当问及“你的老师应用信息技术媒体上课你喜欢吗”?,结果显示(见图6),有29.9%的学生对老师运用信息技术媒体上课非常喜欢,有44.8%的选择了喜欢,19.3%的认为要看应用的是否恰当,有6.0%的学生不喜欢。2)教师的信息素质与能力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中,一种新的基于网络资源型的学习方式无疑会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需要首先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工具获取相应的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和改进,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学科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素质以及较强的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1)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表7表明,23.7%的教师通过广播和电视获取信息,22.0%的教师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20.8%的教师通过图书和教材获取信息。由此看出,通过电教媒体,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是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才是传统的获取信息渠道,如报纸、期刊、杂志等。表7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获取信息渠道人数(人)百分比(%)选择百分比(%)报纸30416.044.8期刊、杂志23712.534.9图书、教材39520.858.2广播、电视44823.766.0互联网41622.061.3光盘、录像663.59.7其它291.54.3(2)教师使用计算机的情况在被调查的694名教师中(见图7),有14.6%的教师每天都在使用计算机,31.3%的教师经常使用计算机,44.4%的老师偶尔使用计算机,有9.7%的教师没有使用过计算机。通过教师对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进行评价,数据显示(见图8),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教师占17.0%,能基本操作计算机的教师占70.8%,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教师占12.2%。说明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教师还占有一定的比例,计算机的日常使用率偏低,教师运用计算机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图8教师运用计算机的水平从不同类型学校教师使用计算机的情况来看(见表8),城市教师使用计算机的频率明显高于乡镇教师和农村教师,乡镇教师使用计算机的频率高于农村教师。从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上看,城市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明显比乡镇教师和农村教师熟练。表8教师操作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使用计算机的频率每天都在使用16.912.613.0经常使用44.919.919.4偶尔使用33.153.654.6没有使用过5.113.913.0合计(%)100.0100.0100.0计算机操作水平熟练操作27.69.44.3基本操作65.974.077.4不会使用6.516.618.3合计(%)100.0100.0100.0图9显示,中小学教师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为了制作课件,占27.8%,其次是专业学习,占22.3%,第三是游戏娱乐,占18.8%,用于办公、备课的占17.5%,其它占13.7%。图9教师使用计算机主要用途(3)教师运用网络情况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在8小时以内,高于8小时的比例较小(见图10),其中,0-1小时的占27.5%,2-4小时的占40.6%,5-8小时的占17.4%,8小时以上的占14.5%。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教师每周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的比例明显高于乡镇教师和农村教师,而农村教师每周上网0-1小时的比例最高(见表9)。由此说明,中小学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还需加强,有必要提高教师使用网络的时间,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利用网络的意识和使用网络时间急需加强。。图10教师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表9不同学校教师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比较上网时间学校所处位置(%)城市乡镇农村0-1小时19.526.455.42-4小时35.851.228.75-8小时26.511.83.08小时以上18.210.612.9合计(%)100.0100.0100.0对教师上网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太理想。表10表明,中小学教师上网的主要目的排序如下:下载教学相关资料,浏览信息,消遣娱乐(如看电影、玩游戏、听歌等),与别人网上交流(如QQ聊天,撰写博客),运用网络进行教学,收发电子邮件,上网购物,其它。由此看出,用网络进行消遣娱乐的比例过大,而用网络来进行备课和教学为目的的比例偏少。表10教师使用网络主要用途使用网络的用途人数百分比(%)选择百分比(%)下载教学相关资料50225.874.6浏览信息46223.768.6娱乐(如看电影、玩游戏、听歌等)29215.043.4与别人网上交流(如QQ聊天,撰写博客)22011.332.7运用网络进行教学1859.527.5收发电子邮件1578.123.3上网购物804.111.9其它502.67.43)教师运用教学媒体和信息资源状况(1)教师使用计算机或网络来辅助授课的情况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进入教学过程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增加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本次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或网络来辅助授课的情况见图11,每天都使用的占16.9%,每周使用1-2次的占36.2%,每个月使用1-2次的占10.1%,每学期使用1-2次的占13.0%,从来不用的占21.0%,其它占2.8%。图11教师使用计算机或网络来辅助授课的情况表11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使用率最高的是远程教育网,其次是录音机,第三是多媒体教室,其它教学媒体的经常使用率均未超过20%。相比较而言,常规电教媒体使用率较高(如录音机),而语音室、闭路电视网、计算机教室、录像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及校园网使用率偏低,有一半以上的教师从来没使用过这些教学媒体。总体来看,教学媒体使用率较低。表11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媒体状况教学媒体经常用(%)偶尔用(%)从来不用(%)合计(%)幻灯投影12.644.143.3100.0录音机26.740.932.4录像机VCD/DVD12.035.352.7多媒体教室21.849.229.0多媒体网络教室9.339.850.9计算机教室13.030.956.1语音室4.114.881.1闭路电视网12.420.966.7校园网12.032.255.8远程教育网34.627.637.8(2)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媒体的目的表12表明,大多数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媒体的目的是正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但还有7.8%的老师选择“参加示范课、观摩课”和1.7%的教师选择“应付检查”,即有人逼就用一下,不要求就不用,这已失去了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另外有3.9%的教师选择“替代自己上课”,表明课堂教学中存在“电灌”现象,对于选择“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和技能”的比例只有3.9%,比例太低。表12教师使用计算机或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的目的目的人数百分比(%)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50075.5替代自己上课263.9应付检查111.7参加示范课、观摩课527.8教学的需要487.2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和技能263.9图12表明,教师不喜欢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媒体上课的原因依次是,教学设备使用不方便,占36.8%;不会使用,占18.9%;备课太花时间,占16.8%;使用效果不好,占15.3%;软件难找,占14.6%;学校不支持,占10.2%;学科限制,占9.4%;其它,占5.2%;作用不大,占4.8%。图12教师不喜欢使用过信息技术媒体上课的原因(3)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的类型通过对中小学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资源的类型调查显示(见表13),选择“课件”的教师比例最高,占56.3%;其次是“试卷”,占20.8%;第三是“教学实况录像”,占10.6%。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上课使用的课件的来源情况,有31.2%的课件来源于与“教材配套”,30.4%的来自教师“自己制作”,21.8%的来源于“网上下载”,说明中小学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意识,并且能够从多种渠道查找教学资料。表13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资源的类型教学资源类型人数百分比(%)教学实况录像7010.6课件37356.3教学论文314.7电子教案172.6试卷13820.8其他345.1当问及“您目前最需要什么类型的教学资源?”时,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学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资源依次是课件(48.4%)、优秀教学设计案例(20.7%)、优质课录像(8.2%)、教育教学理论著作(8.0%)、教学软件(7.1%)、电子教案(3.7%)、教材音像资料(3.0%)及其它(0.9%)。(4)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基本组成及功能,能根据需要配置电脑10.729.326.221.212.6(5)能解决包括外围设备在内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术问题7.824.728.117.821.6(6)能够根据教学需要,优化组合教学媒体12.135.726.210.315.7(7)掌握教学媒体的评价方法12.032.935.310.98.9(8)能使用Word或
本文标题:信息化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1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