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亲爱的同学: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考出好成绩!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A、仄.歪(zè)烧灼.(zhuó)瓦砾.(shuò)白洋淀.(diàn)BB、瞥.见(piě)寒噤.(jìn)要塞.(sài)锐不可当.(dǎng)CC、歼.灭(jiān)惊骇.(hài)蹿.跳(cuān)缭绕..(liáorào)DD、提.防(dī)荒谬.(niù)杀戮.(lù)颤.巍巍(chàn)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锐不可当狼籍微不足道转弯抹角B月明风清健忘张惶失措荡然无存C触目伤怀诘问情郁于衷重峦叠障D长途跋涉穷愁潦倒因地制宜低眉顺眼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A、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高屋建瓴....,是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应有之义。B、老百性的一些所谓鸡零狗碎....之琐事,拢总起来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的大事,并最终关联着我们整个社会乃至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如何我们小觑不得。C、黑中俏天天不欢喜上树,便想新主意,自出心裁....找了枝长竹杆子,杆端缚了个小小捞鱼网兜,站在树下去搜寻。D、山茶花,又名耐冬,它富丽堂皇....,是我国著名的花卉。4/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A、参加李阳《疯狂英语》活动的都是我校的共青团员和中学生。B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CC、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了报告,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提高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视。DD、为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5、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序号):(1分)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密————————————封—————————————线———————————————————————————答—————————————————题———————————————线——————————————备选词语:①丰硕果实②饮水思源③春华秋实④源远流长⑤投桃报李⑥春风化雨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我们更加珍惜甜美的泉水;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我们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感激生养你的人,,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6、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15个字以内)(2分)央行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月份我国粮食价格已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分析师估计,今年国内主要粮食的价格水平可能会持续走高。据国内媒体对全国832个县7万多农户3月初种植意向的调查,今年国内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品种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只有豆类品种面积增加,这将对今年的粮价水平有一定影响。答:7诗词填空(每空1分,9分)①《长歌行》中写出了时光易逝,劝诫人们要珍惜时光这一人生哲理的句子是:,。②《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山野秋景的句子是:,。③《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气势浩大、雄浑壮美的景色的句子是:,。④《黄鹤楼》中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句子是:,。⑤《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二综合性学习(6分)桥是一条放大的板登,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1活动一识桥(2分)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根据所在地命名A,根据形状命名B,根据习俗命名C,以抒情方式命名D。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四处选填合适的桥名。选项①放生桥②消魂桥③赵州桥④钥匙桥我会选A、B、C、D、2活动二说桥(2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2)请写一句有关桥的诗句或俗语。3活动三架桥(2分)仿照示例,架设一座无形的桥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三阅读(共44分)(一)(13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2分)①名:②馨:③白丁:④调: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南阳诸葛庐”中的“诸葛”是指谁?(1分)4作者为什么认为他的陋室不陋?(用原句回答)(2分)。5文中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2分)A陋室简陋B陋室破败C陋室不陋D陋室不好6本文借陋室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13分)动物有智慧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动物是愚昧无知的,可若有机会目睹下述情况,你一定会大开眼界:美国威斯康辛州灵长类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作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故意让一只小猩猩独自看到工作人员在园中某处埋下葡萄,接着又把它的几十个同伴放到园区。与同伴同行时,知情的小猩猩装得若无其事。3小时后,等同伴们都睡着了,它才悄悄起身,摸黑来到“藏宝处”,神不知鬼不觉地挖出葡萄,吃了个精光。日本苍鹭觅食也相当有办法。有只苍鹭肚子饿得发慌,它瞪着眼睛,注视着池小鱼游来游去。突然它飞到附近的树林,衔来一枝嫩枝,折成几段,丢入池中,并不时用嘴移动树枝。水中小鱼误为是小虫,浮上水面争食,苍鹭便美美饱餐一顿。近年来,科学家关于动物行为的研究及著作纷纷面世,他们开始研究更实际的问题:动物也会动脑筋吗?他们除了本能的行为之外,是否也有自我思考的内心世界?美国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家葛利芬冒着风险,在肯尼亚发现了狮群觅食的一个高地4只母狮联手出击。2只母狮高高地站在土岗上,有意让猎物知道这儿有狮子,此路不通。第3只母狮钻进草丛,悄悄地向猎物潜行,而第4只母狮从另一方向咆哮而出,虚张声势地把惊慌失措的猎物赶向设有埋伏的草丛。受惊的猎物眼看三面被围,条件反射地向草丛奔去,第3只狮子毫不费力地咬住了送上门来的美食。狮子间默契布阵,这难道是偶然的吗?聪明的动物巧妙地利用各种工具的能力,同样令人刮目相看。哈佛大学生物学家威尔森说:“我曾看到一只猩猩若有所思地瞪着一棵大树发愣,它想吃树叶,可又苦于树太高攀登不上。它足足想了十多分钟,突然跑到不远处,拖来一根大木头,斜靠在大树上,然后一纵身,跳上‘自制楼梯’,喜滋滋地爬上树梢,吃起树叶来。我们该用哪种理由来解释猩猩的这种行为呢?动物也会动脑筋,这已为越来越多的事例所证实。为了应付不断变化的条件,它们除了靠天生的本领谋生外,还常常有种种非遗传性的不凡之举。1本文要采用的一种说明方法是:,它的作用是。(3分)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赋小猩猩予人所独具的特征,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通过对小猩猩行为真实而生动的描述,说明了小猩猩会动脑筋,具有智慧。C意在说明独享食物是一种动物本能。D说明只有在接受人类影响的条件下,动物才能发展其智慧。3文章末段一个词语,对第①、②、③、④、自然段所描述的各种动物的行为具有概括评述的作用,请指出这个词语。(1分)答:。4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从对象上看本文属于说明文。(2分)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全文的结构方式是:。(2分)6“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一句中“绝大多数”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答:。(三)(18分)爱的旅程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哎哟!爸爸你看——”“什么啊?”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怎么办啊?”儿子停下手。能怎么办呢?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它们会饿死吧?”“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月出东南,像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粟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是“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助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父亲问。“不饿,你呢?”“我也不饿。”“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爸爸,刺猬呢?”“跑了吗?找找。”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这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儿吧?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密————————————封—————————————线———————————————————————————答—————————————————题———————————————线——————————————“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饿了吧?”“问那个干什么?也可能没事儿。”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是吗?”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真是它吗?”“是,是它。”“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它怎么回来的?百十里山路啊!了得!”“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了多久。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它怎么认得路呢?这么远,还在麻袋里。”“就是啊,怎么认得路呢?奇怪,就是人,也没有这么好的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这他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父亲说着。“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对,当娘的就是这样,真不赖,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1本文主要运用描写来刻画人物的。(1分)2这篇文章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的故事。一条是关于的故事。(2分)3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两层含义,请写出来。(2分)4“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一句中父亲觉得“苦”的原因是什么?觉得“香”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5“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什么流泪?。(2分)6文中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较为出色,请任选一处,写出例句,并加以品析。(3分)例句:。品析:。7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父亲说什么?(2分)。8人们说母爱是伟大的,读完此文,我们感到父爱同样伟大。请你为天下的父亲写一段赞美的话。(不超过50个字)(3分)四作文(30分)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2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