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案例研究.
惠州市河南岸中学课题组广东省教育技术研究2012年度立项课题研究报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立项号:yjjy12B1041.1研究目的1.1.1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质效评价方法,形成研究总报告、论文集,丰富有效教学理论。◆积累有效教学实践案例,汇编案例集、教学设计集,丰富信息技术资源。1.1研究目的1.1.2子目标◆分析与教学案例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理论框架。◆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知识建构对于传统学习方式改变的影响。◆对本课题形成的教学理论框架下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提高教师的反思力与行动力,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1.3研究假设◆合理地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资源,致力优化课堂中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就能有效地促进“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1.4核心概念◆教学案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实际情境中形成的反映具体的问题情境或具体的学习活动的教学片断。◆信息技术环境: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如:多媒体教室等。1.4核心概念◆“元”与“四元组合”◆元:在课堂中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所代表内容与方式的整体。◆四元组合: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整合导、学、练、评“四元”关键因素,生成课堂中有效组织策略的过程。3.1研究内容◆如何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理论框架。◆在本课题形成的教学理论框架下,如何促进知识建构。◆分学科提炼基于本课题理论框架下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如何对本课题教学理论框架下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3.2研究对象◆本课题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如下考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教学的基础理论◆教学组织的方法与策略◆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过程的控制,等等都可以作为本课题相关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3.3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行动考虑三个要素:◆案例所围绕体现的问题;◆教学使用该案例的过程性设计与分析;◆案例具有的行动策略和使用信息技术资源价值预设。反思考虑二个要素:◆综合分析案例实施过程中行动策略和信息技术资源价值预设与活动效益的相关性分析;◆检验和考证方法与策略优化的支撑从哪里能够获得。3.3研究方法◆课堂观察与内容分析相结合◆对课堂中“四元组合”所围绕的问题进行观察、收集课堂实情数据。◆推论和分析教学案例中隐含的方法和策略内容.4.研究发现或结论4.1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理论框架框架结构图含义解释:⑴菱形表示以学生(圆)为中心的某个学习任务;⑵菱形对角线表示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过程的四个维度代表的内容与方式,虚线表示它们之间隐藏的相互关系;⑶对角线上实心圆点代表各维度代表的内容与方式中的关键因素,实心圆点位置表示该因素开发与运用程度,开发与运用程度越高,与菱形中心的距离越大,实心圆点组成的图形面积表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而成的隐性结果。◆该理论认为整合四个维度所代表的内容与方式的结果可以用一个抽象的效果值α来表示其发生作用的大小。定义:α=实心点组成的图形面积与菱形面积之比◆α计算所需数据通过课堂中“四元组合”所围绕的问题中获得。◆效果值反映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4.研究发现或结论4.研究发现或结论4.2构建了基于本课题理论框架下“四元组合”课堂教学通用模型框架模型结构图4.研究发现或结论:4.3探讨了本课题教学理论框架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4.3.1课堂现场实情与表现性评价“四元组合”将导、学、练、评整合到课堂中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相关的任务之中,评价贯穿学生学习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课堂任务反应和教师根据预先确定的具体标准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课堂现场实情与表现性评价就是依据这种对应关系,通过课堂观察和收集课堂实情数据与教学目标、价值预期联系起来的真实性评价。4.研究发现或结论:◆案例:政治科研究教师动用全班学生创造的一个课堂现场情境(点击链接)真实性评价包括多种指标,因此可以为有事业心的教师提供更充足的机会,促进他们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帮助学生认识并欣赏自己,从而激励学生获得信心、兴趣,展示更多符合好的表现标准。4.研究发现或结论◆四元量化表征:4.3.2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评价导学练评理想分值TXLP评价工具基于任务单的过程性问题任务完成的标志性问题形成性任务样例观察评价性质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评价方法1.列出过程性问题达标所需的要点;2.观察记录课堂中探究性问题要点达成百分比;3.依据达成百分比确定有效评价分(t)。计算标志性问题的平均得分(x)。计算任务样例的平均得分(l)。1.记录现场实情中的评价活动与效果;2.计算评价效果赋值的平均数(p)。4.研究发现或结论:◆效果值的α计算与特征分析:4.3.2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评价◆根据效果值α定义:◆影响效果值α因素分析:⑴T、X、L、P的理想分值赋值不同,α的大小不同。⑵围绕任务过程中的过程性问题、标致性问题、形成性问题往往不止一个,这些问题所占权重将影响有效评价分t、x、l、p大小,导致α的大小不同。4.研究发现或结论◆效果值α计算与特征分析:4.3.2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评价◆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了使效果值“α”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我们作了如下合理假设:⑴T、X、L、P的理想分值赋值均为100;⑵任务过程中的过程性问题、标致性问题、形成性问题在不同的目标层次下权重分配:目标层次了解(知道)理解(学会)掌握(应用)权重0.20.40.44.研究发现或结论◆四元组合课堂质效描述:4.3.2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评价研究表明:◆当α<0.52时,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不达标,需重新调整教学策略;◆当0.52≤α<0.64时,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较好;◆当0.64≤α0.8时,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好;◆当α≥0.8时,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很好。4.研究发现或结论4.4“四元组合”是一种有效教学组织策略4.研究发现或结论上述图表数据说明:⑴“四元组合”教学课例效果平均值均大于0.52,说明“四元组合”组织有关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较好;⑵从课堂教学效果值平均数角度看,72.7%的“四元组合”教学课例效果好于常态课堂教学案例效果。4.研究发现或结论4.5通过行动研究法,探讨四元组合课堂活动的方法与途径,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四元组合课堂组织基本策略4.研究发现或结论◆策略一:激励积极学习的动机◆树立“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获得成功,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做得更好”的信念。◆教师的活动要尽可能的进入学生具体的学习活动。◆激励并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的好奇心。4.研究发现或结论◆策略二:总是围绕知识最新发展区◆研究课例片断(点击链接)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依据自己的经验,估计探究活动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从围绕知识的最新发展区准备相应资源,供层次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地选择,使大多数的学生经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4.研究发现或结论◆策略三:总是围绕基本问题。◆案例:七大洲和四大洋(点击链接)通过研究,发现课堂活动与任务围绕基本问题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基本问题具有工具性、示范性和明确的思维导向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形成相关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正迁移提供了经验性条件,围绕基本问题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具有积极意义。5.分析和讨论5.1有效教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本课题在利用内容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研究传统有效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理论框架。5.分析和讨论5.1有效教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α”评价过程能给四元组合课堂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比较“α”评价中的项目和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与评价间的一致性,发现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的因素或问题,为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改变或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思路和依据。比如,教师经历“α”评价后可以知道任务过程中那些问题需在“导”上优化,那些问题需在“学”中加强等等。◆提出了基于本课题教学理论框架下的课堂教学效果量化评价方法:“α”评价。5.分析和讨论5.2.1“四元组合”转变了学科课堂教学方式5.2对学科课堂教学的影响方面◆课前:学情分析、问题诊断◆课中:着眼于学、导、练、评所围绕的问题◆课后:问题反馈、反思、改进5.分析和讨论5.2.2“四元组合”体现课程标准核心理念◆关注参与状态◆关注思维状态◆关注目标达成状态◆关注知识建构过程5.分析和讨论5.3.1本课题研究对本校教育教学的影响5.3对区域实践领域的影响方面◆“四元组合”教学组织策略已获得全校师生广泛认可,各学科形成校本特色高效课堂5.分析和讨论地理“三学”体系趣学“四疑”思品课堂以学思疑以导质疑以练促疑以评解疑阅读生活记录生活以情燃情创意写作力争上游“自主作文”五指导5.分析和讨论5.3对区域实践领域的影响方面◆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5.分析和讨论5.3对区域实践领域的影响方面◆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研水平课题组积累了一批有价值的教学设计、课件资源、研究案例和研究论文,其中论文发表11篇,获奖94篇(省级5篇、市级11篇、区级78篇)。5.分析和讨论5.3对区域实践领域的影响方面◆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研水平5.分析和讨论5.3.3本课题研究对本市、区有效课堂实践领域的影响5.3对区域实践领域的影响方面2014年12月12日,惠城区教育局“自主高效课堂现场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市区学校的500多名教师参加了此次现场会。现场会第一时段我校全面开放32个班课堂,提供具有校本特色的“导、学、练、评”四元组合高效课堂公开课共64节;第二时段设主会场1个,分会场13个,主会场向全区各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作开展“四元组合高效课堂”的经验介绍。5.分析和讨论5.3对区域实践领域的影响方面5.3.3本课题研究对本市、区有效课堂实践领域的影响6.存在的问题:6.1有效教学理论框架的科学性仍需进一步检验与考证6.2效果值“α”评价的科学性需进一步考证6.3“四元组合”课堂教学通用模型尚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案例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2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