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导学案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导学案【单元内容标准】(1)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学会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了解魏源等人的主要思想及其评价;(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及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4)讲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及经过;(5)了解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壮举,体会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反抗外国侵略的亮剑精神;从《马关条约》的具体条款中分析此条约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6)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和义和团运动的广泛开展;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恶劣影响。第1课鸦片战的烽烟【学习目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魏源的主要思想,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方法点拨】本课重点是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本课难点是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要逐条分析理解,加深记忆,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总结。【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的当朝皇帝,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嘉庆帝B、道光帝C、咸丰帝D、同治帝2、近代史上,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主要借助了鸦片、商品、炮舰,其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商品鸦片炮舰B、鸦片炮舰商品C、商品炮舰鸦片D、炮舰商品鸦片3、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就是“虎门销烟”,领导了虎门销烟的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是A、魏源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4、鸦片战争是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你认为中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社会制度落后B、国力衰弱C、装备落后D、政府当局腐败5、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6、1997年,离家近百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上海在近代哪个条约中被辟为通商口岸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天津条约》D、《瑷珲条约》8、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大幕徐徐拉开,这一开端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第二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林则徐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他主持的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在于A、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C、鸦片战争爆发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10、下列关于《南京条约》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白银2100万两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D、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1、下列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A赔款2100万银元B割占香港岛C关税协定D领事裁判权12、八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四种意见,正确的是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民族矛盾开始为主要矛盾D、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填空题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个不平等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分别是、、、。2、近代中国挑战闭关自守思想的开明人士是,他著有《》,提出了“”主张。三、材料解析题1、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天仙配》选段材料二为了民族复兴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这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据此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自然经济有哪些基本特点?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为了民族复兴的梦想,我们为什么要“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2、材料一林则徐的嫡系玄孙我国著名外交家凌青介绍说,虎门销烟共耗时23天之久,表现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无畏爱国主义精神。材料二著名歌手谢东、满文军都曾因吸毒被拘,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据此回答(1)林则徐力主严禁鸦片的理由是什么?(2)你怎样看待歌手的行为?如果你去狱中探望,你会说些什么?(3)请你为禁毒法的制订和实施写一条宣传语。四、简答题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近代中国造成什么影响?第2课却难中的抗争【学习目标】(1)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认识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2)了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认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方法点拨】本课重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难点是第二次鸦片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理清“劫难”和“抗争”的两条线索。【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2008年4月26日,三张133年前拍摄的圆明园原版照片在北京华辰春季拍卖预展中亮相,照片中记录的圆明园和现在的圆明园遗址截然不同,主要原因是A、时间久远,建筑坍塌B、自然力量的风化和腐蚀C、英法联军纵火禁烧D、城市规划拆除2、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3、贡院是科举时代进行乡试和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兰州贡院曾经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贡院,它的修建者是收复新疆的清朝重臣,你知道“他”是A、林则徐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4、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A、省B、行省C、自治区D、直辖市5、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勒索大量赔款B、增加通商口岸C、在中国自由通商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6、左宗棠的事迹有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②率兵收复伊犁③收复新疆(除伊犁外)④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7、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塞防之争、左宗棠曾上奏朝廷,指出“保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强调东南海防重要B、西北边疆形势严峻C、强调西北塞防重要D、主张放弃西塞防8、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9、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历史是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0、割占中国库页岛的不平等条约是A、《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改定条约》11、19世纪60年代在浙江慈溪流传一首民歌,其中说:“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是红头军”。“红头军”指的是()A、禁烟运动时的中国军民B、英勇斗争的太平军C、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清军D、义和团运动中的群众1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滔天罪行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中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填空题1、圆明园被焚烧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帝。2、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的农民运动。三、完成表格(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时间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1858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7万多平方千米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2、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雄抗击,如林则徐、左宗棠等,他们的主要事迹有哪些?你认为这两个事件的共同意义是什么?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学习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理解《马关条约》的危害。【方法点拨】本课重点是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难点是《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运用比较法去理解、记忆,提高认知能力。【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2、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A、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B、与俄国签订《北京条约》C、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D、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3、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突出表现的实质问题是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D、腐败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4、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A、2亿元B、2亿3千万元C、2亿两D、2亿3千万两5、被清政府任命为全权议和大臣,赴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是A、魏源B、林则徐C、李鸿章D、左宗棠6、《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位于内地最远的是A、沙市B、杭州C、苏州D、重庆7、19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扩大B、索取的赔偿数额不断加大C、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内地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8、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A、平壤战役B、黄海海战C、辽东半岛战役D、威海卫战役9、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是①英国②德国③法国④俄⑤美国A、①②③B、②③C、③④⑤D、①③⑤10、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强租我国香港地区的什么地方A、旅顺、大连B、胶州湾C、“新界”D、广州湾11、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泰创制的《时局图》中,其中俯卧在长江流域的“虎”代表的是哪一个侵略国家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12、《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特点是A、深入到中国内地B、集中到沿海一带C、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二、填空题1、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甲午”是指年,在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2、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材料二:“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甲午战败”是指什么战争?结果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2)材料二中的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3)查询你手中的资料,你能说出台湾被日本霸占多少年吗?作为中学生你对当前中日关系有什么看法?四、简答题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日本是一个小小岛国,却能击败幅员辽阔的中国,这是为什么?有什么教训?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习目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与清军抗击侵略的基本史实,通过《辛丑条约》的内容正确分析其影响。【方法点拨】本课重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难点是义和团从“反清”转向“反帝”的原因及对《辛丑条约》的认识,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分组互动探究解决上述问题。【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或条约的命名中,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命名最为相似的是A、鸦片战争B、《瑷珲条约》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辛丑条约》2、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入北京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不同点是A、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B、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而发动C、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权力D、列强联合发动4、1900年6月,八国联军由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进犯北京。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大平天国运动D、变法运动5、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和全面加深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C、《马关条约》《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马关条约》6、《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A、割地B、赔款C、开设工厂D、设立馆区7、使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2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