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及答案
鄂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一、(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A、恣睢.(suī)脚踝.(huái)契.(qì)机刽.(kuài)炙人口B、后裔.(yì)祈祷.(dǎo)诧.(chà)异莘莘..(xīng)学子C、佞.(nìng)言猖獗.(jué)寰.(huán)宇义愤填鹰..(yīng)D、社稷.(jì)帝胄.(zhòu)深谙.(ān)皓.(hào)首穷经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1)、随着从事制售“地沟油”犯罪的不法分子纷纷落网和一批“黑工厂”“黑作坊”被摧毁,“地沟油”犯罪对人民群众食用油安全的现实危害得到有效。(2)、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______,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3)、正确与错误之间的______,有时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分清的。A.遏止原形界限B.遏制原型界限C.遏止原型界线D.遏制原形界线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然无光,(),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A.再好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消失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人类技术的报复效应①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讷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②泰讷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论断。③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④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⑤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⑥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报告说,7%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⑦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5.根据文意,下列对“报复效应”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B.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C.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反而使这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并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D.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6.文章第四段说“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下列各项,不能证明他的论断的一项是()A.美国政府试图用杀虫剂灭绝火蚁,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B.美式足球的头盔,本意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C.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D.澳洲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技术给人类带来如此严重的报复,因此人类应该停止科技发展。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C.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就是人类技术带来的报复效应。D.抗菌素的大量使用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生病之后千万不要使用抗菌素。三、(共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题。张良计封雍齿上①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争功,未得行封。上居南宫,从复道②上见诸将往往耦语③,以问张良。良曰:”陛下与此属共取天下,今已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爱,所诛皆平生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为不足用遍封,而恐以过失及诛,故相聚谋反耳。”上曰:”为之奈何?”良曰:”取上素所不快,计群臣所共知最甚者一人,先封以示群臣。”三月,上臵酒,封雍齿,因趣④丞相急定功行封。罢酒,群臣皆喜,曰:”雍齿且侯,吾属亡患矣!”注释①上:皇上。指刘邦。②复道:天桥。③耦语:相对私语。④趣:同“促”,催促。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相聚谋反耳故:所以B.陛下与此属.共取天下属:类C.从复道上见诸.将往往耦语诸:各、众D.先封以示.群臣示:示威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以”与“而恐以过失及诛”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君之力B.杀黑龙以.济冀州C.若以.与我D.臣是以.无请也10.下对张良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A.善于谋略B.忠心C.正直D.敏于观察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四、(14分)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所封皆故人所爱,所诛皆平生仇怨。(2)罢酒,群臣皆喜,曰:”雍齿且侯,吾属亡患矣!”12、填空。(共8分,每小题2分)⑴,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⑵,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⑶王维《使至塞上》中诗句“,”刻画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互相映衬,表现雪天天寒的诗句是,。五、(18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3—16题。狠爱徐立新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可就是这短短的500米,对她来说,却是布满艰难和荆棘的万水千山。因为双脚有严重残疾,9岁的她,不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就连稳稳当当地走,她都不行,她的脚踝处有明显的扭曲变形,脚掌根本着不了地,因此,身体的重量几乎都压在脚的外侧,每挪一步,她都是晃晃悠悠。好在,出门就是一条小巷,路的两边都有一堵墙,她只能用一双小手使劲地扒扶着墙,借力艰难地一点点,一步步地向前挪,慢得出奇,不一会儿,汗水便从她身上的各个部位冒出。短短的一条巷子,她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才勉勉强强算是通过,总算大汗淋漓地挪到路口,学校就近在咫尺,胜利在望,可此时,她的脸上却露出更加悲伤和绝望的表情——接下来的路,再也没有任何可扒扶和借力的东西了。之前,她曾试着歪歪扭扭地蹭过去,可是,事实上,那不是蹭,而是摔,一路跌跌撞撞地摔过去的,全身青一块,紫一块,有了那一次经历后,她害怕了,再也不敢了……她坐在地上,低头小声呜咽,乞求路边的帮助。这一幕看着让人揪心,终于有人过来帮忙了,把她抱了起来,打算送她到学校,毕竟只是举手之劳。可就在这时,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突然冲了上来,怒气冲冲地从路上的怀中,将她夺了下来。然后,“啪”的一声,狠狠地将她扔在地上,大声地怒吼道:“自己走过去!”所有的人,都被女人的这个突然举动给吓呆了。而,她也在一边开始大声哭泣,并且不愿意挪步,显然,她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对她太过于……(A)她的哭泣和不听从,引来女人更大的愤怒,她开始对她下狠手,使劲地推打她,一边打,一边怒问道:“每天都等待别人的可怜,你不觉得耻辱吗,每次都等待别人的帮助,你不觉得羞愧吗?你脚有残疾,难道心也有残疾吗?!”没有人怀疑,女人就是她的母亲,因为,也只有母亲,才敢对她这个残疾的可怜人下如此重的手。痛,身体痛,心上痛,她嗷嗷地叫着。随后,一边哭喊着,一边慢慢朝学校爬去,为了躲开母亲的推打。可是,这却招来了母亲更大的不满,母亲将她狠狠地拽了来,怒吼道:“你是人吗?是人就得直立行走,只有动物才在地方爬,给我堂堂正正地走过去!”直立行走,堂堂正正地走过去,对于她,该是多难呀!但是母亲完全不顾这些,在母亲的一声怒责下,在接连摔倒过14次后,她终于直立“走”进了学校……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此后,她再也不坐在路上等待别人的帮扶了,与此同时,她宁可一次次地摔倒,也不也不愿意爬着去上路。因为母亲告诉过她,别人只能扶你一次,却不能永远扶着你。………9年前,母亲因为耳瘤手术造成面部神经受挫,扭曲地吓人,几成狰狞,几乎是在同时,又遭遇了难产,错过剖腹产的时间条件,她最后被用仪器硬吸出来,早产儿往往容易发生脑型瘫痪,她成了不幸的孩子,医生的权威诊断是,她患上的是“马蹄内翻足”,不发生奇迹的话,今生只能爬着走。那一刻,母亲伤心欲绝,母亲把她带到这个世界,却没有能给她一个健康的身体。为了帮她治病,母亲帮人烧过锅炉,刷过盘子,甚至在工地上当过力工,只要有人雇她,什么累活脏活她愿干。可是她的病情却一点不见好转,十几年来,母亲见到的最多的,最熟悉的,是女儿的无能的无助,以及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而这正是她最不能接受的,不能让孩子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里!这个歪嘴歪脖子的母亲,再也不愿意让女儿就这样一辈子,像叫花子一样,乞求外人对她的帮助。从那一刻,母亲不再以泪洗面,不再低眉顺眼,她开始对她发起了狠,(B)母亲开始天天、月月、年年逼迫她坚强,甚至抛下所有的柔情,对她拳脚相加。为此,她吃尽了苦头,却学会了坚强。在她14岁那年,奇迹发生了,她居然能直立行走了,虽然还不是那么稳当,虽然偶尔还会摔一个小跟头,但比之从前,已经有天壤之别了。她在泪水和感激中终于明白,原来,母亲一直以来对她最狠心、最无情的“训斥”,恰恰是为了帮助她对抗和纠正命运对她的不公啊!寒微的母亲,从来都是心疼她的!(选自《辽宁青年》2010年第3期)13、文章开头为什么反复强调“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根据上下文意补出文中(A)和(B)处人物的心理活动。(4分)(A)(B)15、“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她终于走进学校了,母亲为什么泪如雨下?(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你赞成文中母亲的做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60字(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3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