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时间:1949年9月21日(2)性质: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3)决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2、新中国的成立(1)标志——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政务院总理(注意,不是国务院)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2)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话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的发展方向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5月(2)谈判的代表: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西藏地方人民政府代表团(3)协议《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4)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给西藏的发展逼视来了光明的前途。第二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有三个: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1、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很多,主要人物及事迹有: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黄继光——用胸口堵机枪(1)中国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的参战时间:1950年10月,司令员:彭德怀。(2)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3)抗美援朝战争签定的协议《朝鲜停战协定》(4)胜利的意义:A、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B、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C、这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5)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土地改革(1)土地改革的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2)时间:1950年6月到1952年冬(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带来的变化: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5)意义:土地改革削来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镇压反革命运动:政策:“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第三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制度依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的特点:改造和建设相结合(2)时间:1953年到1957年(3)重要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年项目为中心,以694年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华的初步基础。(4)方针:自力更生为主(5)开展的运动:增产节约、劳动竞赛、技术革新(6)完成时间:1957年(7)取得的成就: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建立了飞机、汽车制造,电子和重型机器制造等工业,增强了基础工业的实力;(了解):如“解放”牌汽车的制造厂、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8)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华奠定了初步基础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1)时间和会议:1954年9月第一届人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因此本题选D(2)《宪法》的内容: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3)《宪法》意义: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B、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C、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3、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的内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三大改造的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第四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运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存在的错误或问题: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2)发动了“大跃进”动运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大跃进”运动的表现:农业中的浮夸风和工业中的全民大办钢铁要知道大跃进运动中的一些打油诗、口号、漫画。特别是关于浮夸风的。(4)“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大批农村劳动力投入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一些地区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国家遭到重大损失;片面强调发展钢铁工业,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人民公社化运动(5)在“大跃进”运动期间,我国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建成了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2、人民公社化运动要知道,是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建立的。对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的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五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1)“铁人”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打出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2)“两弹元勋”邓稼先——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炸成功(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胜自然灾害,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4)雷锋——助人为乐的楷模;毛泽东曾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第六课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1)时间:1966年到1976年(2)冤案:刘少奇于1969年被迫害含冤去世,为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3)反革命政变头目:林彪。2(4)“四五”运动:1976年4月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百万群众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的运动。“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粉碎“四人帮”(6)文化大革命的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7)影响或后果:A、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严重地三十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打乱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常进程,拉大了同世界经浊发展水平的差距。(8)教训: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9)“四人帮”的人物: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的复出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2、真理问题标准的讨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背景:“文革”结束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导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讨论的意义:打存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2)地点:北京(3)会议内容: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B、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全会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拔乱反正”,为冤假错案评反。(4)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了入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议现代化建设赤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着重理解此次会议的转折意义)4、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意义: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第八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深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牧、副、渔、工、商、建筑、运输、服务等多种经营。全面活跃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就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内容之一。深化的意义:积极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所有制结构:国家重新明确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推进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同时,积极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3)国有企业改革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国家还发展承包经营、合资经营、联合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政策。(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极大的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使大多数企业摆脱了困境,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的经济大厦。第九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1、经济特区的建立和扩大(1)建立背景:改革开放(2)提出的时间1979年4月(3)建立的过程:1980年,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建立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4)经济特区的意义和作用: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的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沿海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开发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成淡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1992年起,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和边境城市,至此,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3、对外开放的影响:A、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B、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持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C、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第十一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1)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2)重要形式:各级政治协商会议(3)基层民主:我国选民直接选举的人大代表的范围:县和县以下的人大代表2、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核心:《宪法》;依法治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第十二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义义道路前进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提出(1)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2、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初级阶段: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到21世纪中叶(2)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大会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完成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欲,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步)2、邓小平南方谈话(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时间:1992年1月至2月(2)内容:A、强调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习,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B、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鼓励大家,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C、明确提出了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本文标题: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3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