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期中模拟题
1八年级历史下册(2)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中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是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2、2008年我省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某中学八一班打算参观焦裕禄纪念馆,他们应该去郑州洛阳兰考南阳11、我国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左”倾错误的表现。以及这种错误的主要标志。答: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13、列举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模范人物及他们的称号,并说出我们要学习他们什么样的精神?答:(1)“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2)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勤俭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4、列举在“文化大革命”出现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及他们被粉碎的时间。答: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被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被粉碎)9、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设计师?答:(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2)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又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1987年,他又为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5)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4、《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请回答:(1)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因为1978年底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所以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改革开放。(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邓小平。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讲话,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动摇;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指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4)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内容吗?它有何影响?(5)歌曲歌颂了“老人”的丰功伟绩,你能说一说这位“老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了哪些贡献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他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他又提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十二大,他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理论;1992年南方讲话,解决了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315、邓小平理论是如何形成并得到确立的?答:(1)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项目,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1992年南巡讲话后,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在这一年党的“十四大”上,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4)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6、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的讲话中回顾了毛泽东等同志关于艰苦奋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请回答,在新的历史时期,新一代中央领导人提倡这一精神对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答:可以使全党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廉洁自律,居安思危,永葆我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对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列举题1、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答: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2、列举建国后,我党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两个会议。答:中共八大(195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3、列举十一届三中会后,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文件。答:1982年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4、列举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5、列举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答: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6、列举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答: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7、列举1985年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答:(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9、列举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通过哪些重要的会议。答:1982年,党的“十二大”;1987年,党的“十三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10、列举邓小平有关改革开放所提出的理论。答:(1)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针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姓“资”和姓“社”等问题的困扰,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11、列举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党的“十四大”和党的“十五大”内容。答:(1)“十二大”: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2)“十三大”:(1)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党的十三大就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3)“十四大”:(1)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2)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4)“十五大”:(1)江泽民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2)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12、列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3、列举邓小平理论中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有哪些?答: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4、列举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答: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一、分析探究题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这项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它的实行有什么历史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实例有哪些?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提出的开发战略是什么?这个战略的提出有什么意义?对于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你有何合理性的建议。答:(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的事务,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3)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4)实例:①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②内蒙古自治区6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5)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西部大开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它的提出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燕尾服,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地区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6)进一步落实各项民族政策;帮助他们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民族经济;中央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要给予大力的支援,更好的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实行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2、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请你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都实行了哪些民族政策?答:(1)56个民族(2)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互不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3)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3、邓小平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现在时机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在这段话中提到收回香港,请你回答(1)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的成功实现?这一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2)这一构想提出的时间、出发点、含义和意义?(3)简述一下香港和和澳门回归的过程。(4)回顾中国近代史,写出有关香港被英国割占所签订的条约名称。(5)简要谈谈你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感受,作为青少年,为了祖国的统一你应该怎么样做?(6)请说一下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7)回顾中国近代史,想一想,英国政府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说明了什么?答:(1)“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2)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或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提出来的;出发点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意义是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道路,也为台湾回归祖国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3)香港:1984年底,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7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澳门: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4)有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
本文标题: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期中模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3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