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灌溪中学鲁红英一基本情况本人执教八年级共四个班。其中有三个班是我新接手的班级,地理基础较差,学生基本情况也不了解,所以本期开学的首要要任务是就是要尽快摸清两个教学班的具体情况,以便于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既要抓好后进生的的学习,也要保证优秀生原有的状况。总的来说,虽然所教班级不多,但我认为任务艰巨,因为初二面临明年的毕业会考,要做的工作是比较多的。但相信经过努力,这一些目标应该会实现。二教学内容分析:本期共有四大章内容必须掌握,而且中考重点章节较多,尤其是有关中国地理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历年来考点多,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Ⅰ:中国的疆域和人口本章应掌握的有关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有关中国面积大小,人口多少,政区轮廓,行政区的名称简称是重点。Ⅱ:中国的自然环境本章包括了中国地形,气候,河流等有关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中国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中国气温分布降水分布以及成因;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地理环境关系,长江黄河发源各河段的特点是什么以及如何治理。Ⅲ:中国的自然资源了解各种自然的基本概况;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和特点有哪些以及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水资源海洋资源的特点是什么以及分布在哪里。Ⅳ: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面积广大人口众多,自然环境各具特色,因此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另外几条地理分界线,这几条地理分界线有什么意义。把全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每个地理区域各有什么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地方,这些差异的形成又与地理环境有何关连。我们如何在不同区域内发展经济,如何因地制宜地充分地发挥当地有效的自然资源来生存。三教学大体思路和目标:⑴把握课程新理念,培养能力求发展《地理课程标准》中鲜明地提出了地理学科的六大理念,其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的两个最重要的理念。这也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到: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评价机制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体现出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价学生不能以分数来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变化,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并充分注意他们在情感态度行为方面的变化,在实施课堂教学中特别要注重这点。②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这要求我做到不断学习,转变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尽快适应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加强科学研究,由“教书匠”型转变成“学者型”教师。还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不能满足于“三板”教学,而要努力学习与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⑵体现教学新原则,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本期除了完成必须的教学任务外,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上。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四教学重点和难点2中国的自然环境,人口和疆域,资源,四大分区特征。五教学安排全期共19周,每周2课时,共38课时。其中新授30课时,复习课8课时。2010年9月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通过对我国领土四端的学习,理解我国辽阔的疆域及产生的地理差异。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教学难点我国辽阔的疆域及产生的地理差异。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及指导]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过渡)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先看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通过对我国领土四端的学习,理解我国辽阔的疆域及产生的地理差异。3二、学习新课(一)展示“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2—4的文字和地图,思考如下问题,约5分钟后请同学们就疑难问题相互交流1、阅读P2图1—1,完成P2活动第1、2题,从半球位置、海陆、纬度这三个方面概括中国的地理位置2、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从气候、交通、经济三方面分析)3、我国的陆地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洲的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位4、阅读P3图1—3,找出我国领土四端的具体位置,并计算:我国领土最西端与最东端相差约多少经度?最北端与最南端大致跨多少纬度?并完成P3活动题2、4题(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查(三)同桌之间就疑难问题相互交流(四)检测,点拨(过渡)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首先从认识祖国的地理位置入手。复习提问:如何来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呢?(学生回答)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主要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入手。不过,对于我们中国,还得强调一下我国的半球位置(1)自学指导1:①出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由学生完成活动的第1题,;再指导学生回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投影展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得出结论:中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②学生看图1—1,观察中国的海陆位置,得出结论: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③出示“五带图”,强调“中国的位置”,观察中国在五带中的位置,得出结论。(过渡)从位置来看,我国是一个临海国,地理位置相当优越,那么,我国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2)自学指导2: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可能不全面,教师主要指导学生从气候、交通、经济三方面分析,而后出示地图小结(过渡)人们常用“地大物博“这个词形容我国疆域辽阔,物产富饶,那么,我国的陆地面积究竟有多大,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呢?(3)自学指导3: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教师出示俄、加、中三国图片,加深学生印象(过渡)我国辽阔的疆域,不但从辽阔的陆地面积反映出来,还可以从我国领土的四端反映出来(4)自学指导4:①出示“中国的疆域图”,学生上台指出我国领土四端的具体位置并说出来,教师指图强调并小结:北-头顶黑龙江南-脚踩曾母暗沙东-嘴喝两江汇合水西-帕米尔上摆摆尾导学生估算我国领土最东端与最西端的经度差,得出结论:我国东西跨经度广。(过渡)我国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对我国影响较大,使得同一时刻,我国领土最东4端和最西端景象差异较大②出示“我国东西端同一时刻不同景象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而后出示“我国所跨时区图”,让学生理解,由于我国东西跨五个时区,由此产生5个小时的时差,因而产生不同的景象③学生计算我国南北所跨的纬度差,并分析: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地理差异呢?出示相关图片,学生理解。拓展练习:运用《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多少千米。〔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为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五)学生针对本节内容质疑,教师释疑(六)教师引导系统小结,学生复习巩固,相互检测[系统小结]半球位置一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中国的疆域最北端二辽阔的疆域领土的四端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地理差异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在中国疆域图上指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在空白的中国疆域图中准确填注出来2、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掌握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及指导]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出示“中国的疆域图”,复习提问:我国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我国领土的四端各在哪里?(过渡)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我国不但陆地面积广阔,而且还拥有辽阔的海域面积,濒临着众多的邻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和邻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5学习目标1、在中国疆域图上准确指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湾和海峡并能在地图上准确填注,理解一个国家领海范围的界定2、在中国疆域图上找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在中国疆域图中填注主要邻国的位置二、学习新课(一)展示“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4、P5的文字和地图,思考如下问题,约5分钟后请同学们就疑难问题相互交流自学指导`1、阅读P4图1—4,完成活动题1、22、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千米,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我国的两个内海是()和(),我国领海的宽度是()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是()万平方千米2、阅读P5图1—5,找到我国的陆上邻国朝鲜。以此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找出我国其它陆上邻国(共14个)3、找出我国东部和南部隔海相望的国家(共6个)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查3.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4.检测,点拨。(1)自学指导①:出示“中国疆域图”,由学生上台指出我国濒临的四海一洋,两大岛屿两海峡一海湾,特别强调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两大内海,同时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我国的三大半岛,而后小结:四海一洋两岛屿三大半岛一海湾两个海峡和内海(学生活动:对上述地理事物识记1分钟)(过渡)我国东临的海域辽阔,究竟有多少属于我国的内海呢?(2)自学指导②:由学生回答即可。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个国家领海的界定,而后结合相关时事如南海的保卫问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决心(过渡)我国不但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而且还有漫长的陆上国界,有着众多的邻国。(3)自学指导3:出示“中国的疆域”图,动画闪烁“朝鲜”的位置,让几个学生上台指出这些国家的位置,教师再强调并以图解的方式小结。东部和南部的海上邻国教法同上(拓展思维)见P5活动题5、学生针对本节内容质疑,教师释疑。6、教师展示系统,学生自主小结,复习巩固,相互提问三辽阔的海域陆上邻国14个中国的疆域四众多的邻国海上邻国6个6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2、结合中国行政区划图记住全国沿海岸线、国界线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位置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教学重难点:]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地图上的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及指导]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为了便于国家对各地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点名一学生朗读,教师指出重难点)学习目标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2、结合中国行政区划图记住全国沿海岸线、国界线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位置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二、学习新课(一)展示“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6、P7的文字和地图,围绕“自学指导”自学如下问题:自学指导1、阅读P6“阅读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洋思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6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