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题目:试论儒家伦理的现代价值余英时说:“儒学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体系,从一个人由生至死的整个过程,到国、家、天下的构成,都在儒学范围之内。”在古代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儒学,到了现代,也势必具有全方位的深刻的影响。而作为儒学核心内涵的儒家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然而儒学对现世的影响之广博,是个体难以全面了解和体会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此,仅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一.对“人”的提升孟子提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的对人与非人的界限。这与当代要求我们作为个人要“有所作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相符合。儒家认为,人应当成为社会的人,而不仅仅是自然的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绝不能独立于社会而成为人。这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儒家在利和义的抉择中选择了义,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应当在个人私利和天下大义面前选择天下大义,必要的时候甚至应当“舍生而取义”。这些观点,与当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逃避和妥协的不正之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昆明暴恐事件中,十几个歹徒,仅仅凭借一把长刀就杀得人们毫无抵抗之力。试问,真的毫无抵抗之力吗?恐怕是根本没有抵抗之心罢。人人都想着逃,用自己的同胞为自己打掩护,殊不知,人人都成了暴恐分子砧板上待宰的羔羊。这就是在利和义的选择中做出错误选择的后果,在这次事件中的义,显然不是逃。《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善,是一种价值预设,是一种信仰,进一步地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相信人性善,则世间众人皆行善信善。因此,儒家要求人“与人为善”,这一点,无论是对于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一种正向的预设,正向的信仰。二.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其实中国在历史上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是一个处于一种依法治国的状态下社会,那么,这么一个博大的社会怎么能维持长久的秩序而不乱套呢?靠的,就是伦理。伦理,即人伦道德之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儒家讲三纲五常,到了平等社会,三纲自然是无需再谈,但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仍然作为中华民族互相之间都认同的价值。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伦理逐渐成了社会各界各阶层都普遍认可的一种规范,一种标准,或者说是一种文化。换句话说,伦理是我们中国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种普世价值。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学习西方进行依法治国,但实际上法并不是一个完备的法,它难以做到完美地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此同时,作为规范了中国社会上千年的儒家伦理,却能够在法律对人尚且没有约束或难以约束的地方进行规范,虽然没有国家强制力执行,却仍能极大地规范个人、集体乃至社会。举个例子,通奸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犯罪,但在社会上一经败露,仍然会遭到世人的唾弃和鄙夷。这正是儒家伦理在起作用,大家都认为通奸是败坏伦理道德的,这就是一种规范。如果发生在公职人员身上,党和国家更是直接处以严厉的责罚。当然,这侧面说明了党对党员的更高要求,但是,更正面地,则是显示出党正是采用了儒家伦理道德来对官员进行规范。我们谈三个代表,其中一条正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这个方向来看,那就是采用在法律的基础上以儒家伦理为辅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三.为社会培养心系天下的精英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为谓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科技强国,教育兴邦。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一直颇受国家重视。然而,在重视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在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杰出的人才的同时,却依然培养出来些许司马光口中的“小人”。其中,情节较轻的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情节较重的则如“复旦投毒案”凶手那般。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教育的过程中只顾知识,而不顾伦理教育。儒家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个目标,从学习的动机上就不是为了私利,而是把人从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要求人具有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而在儒家伦理熏陶下成长的人,从小接受“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又怎么能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呢?更何况,儒家伦理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如果在素质教育的同时不忘伦理教育,我泱泱中华又怎么能培养不出心系天下的精英呢?四.助力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儒家伦理的核心内涵无非“仁义礼智信”五个字,其中重中之重是仁和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早在《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而战国时的孟子对此更是推崇此概念;此后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今天,市场经济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极大地空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顾社会道德,造成了很多“为富不仁”和“为官不义”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和谐。那么,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我想起此前网上流传的段子,说是两个东北人在人群中对上了一眼,于是发生了以下对话:“你瞅啥?”“瞅你咋的”“你再瞅瞅试试?”然后就打起来了。这个段子其实描述了两个不懂礼让的人之间所发生的不必要的流血牺牲。一笑而过之后,我们应该拾起的,是传统儒家伦理中的礼。除此之外,智和信也对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同样重要,在此不多赘述。其实,当代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与儒家提倡的大同社会并无本质区别,和谐重在和字,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人做君子不做小人。而君子之道正是儒道。和谐社会倡导“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如同儒家讲求“天下为公”和“仁义礼智信”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我相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儒道思想必然会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极大助力。五.促进国家和平统一,民族团结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那么,国家要和平统一,靠的必须是民族认同感,是一种身处大中华彼此都认可的文化。我们说,中国人是儒家文化所化之人。在促进国家统一的进程上,儒家文化是最具民族认同感的文化。“两岸三地,一脉相承”,承就承在儒家文化,因此,两岸三地有着斩不断的联系,是文化上的共同体,理应逐渐归为一体。江泽民同志曾说: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既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同样,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我国是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必须以一种包容的姿态来处理民族问题。恰好,儒家提倡“文化高于民族”,我们虽然是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但是大都信奉儒家文化,因而我们都是儒家文化所化的中国人,这种思想能够极大地将各民族团结在一起。
本文标题:儒家伦理的现代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6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