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八年级物理下册怎样认识力教案沪粤版
爱心用心专心-1-怎样认识力课程目标1.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用它测量力的大小.一、导入新课情境: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受到力或付出力.人们用“力拔山兮气盖世”来形容楚霸王项羽的力气大,也用“手无缚鸡之力”来描绘文弱书生.那么力的作用效果会是怎样的呢?“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一个物体能产生力吗?力看不见,又怎样直观地去表示力呢?二、备课要点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用它解释有关现象.3.通过学生讨论、作图、观察等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1)对力的理解.(2)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3)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难点:(1)力的图示.(2)物体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弹簧测力计原理.三、知识点击1.怎样认识力(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推、拉、提、压、吸引等的作用.②力是物体问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只有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③力的作用不一定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能发生力的作用,如推力、拉力、压力等.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等.④一个力一定涉及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茬研究力的时候,我们把受到力的作用称为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2)力的单位力通常用字母F表示,如拉力、压力、浮力等.但重力用字母G表示,而摩擦力则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牛顿.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三种情况:速度大小改变;运动方向改变;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改变.其中速度大小的改变有:a.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b.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c.物体运动由慢变为快;d.物体运动由快变为慢.(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用力拉一根皮筋,皮筋被拉长;用力掰一块橡皮,橡皮变弯;用力挤压一个塑料瓶,塑料瓶变瘪等,都是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了形变.注意:①运动状态是指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其中任何一个改变了,都会使物体爱心用心专心-2-的运动状态改变.②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也不一定需要力来维持.④重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压力则会使物体发生形变.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探究:溜冰场上,甲推乙,乙受力;乙也推甲,甲受力(图8—1—1).将合在一起的甲、乙两把刷子错开,两者的刷毛都将变形(8—1—2).说明:溜冰场上的两人都会向后运动,说明甲、乙两人郡受到J,采目对方的推力,合在一起的甲、乙两把刷子错开,刷毛都变形,说明两把刷子都受到了来自对方的阻力作用.大量事实表明,当甲物体对乙物体作用一个力时,乙物体反过来也会对甲物体产生力的作用,也就是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4.怎样测量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称为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关.对一个物体来说,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其产生的弹力也越大.弹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接触的两物体之间存在着挤压.压力、张力、托力、拉力、推力等在本质上都属于弹力.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2)认识弹簧测力计.图8—1—3所示为弹簧测力计及其结构图.由图可看出弹簧测力计是由弹簧、指针、拉杆、刻度面板组成的.观察刻度面板可知:①“N”表示力的单位牛顿;②刻度是均匀的,分度值是0.2N;③量程是0~10N.爱心用心专心-3-(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则.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则有三条:①调零,即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若有偏差,必须校正;②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不能超过量程;③测量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④测量时拉杆、弹簧不能与面板相摩擦;⑤读数时,应让视线与面板相垂直.5.怎样用图表示力(1)力的三要素习惯上,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会随之改变.(2)力的图示在物理学中,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力的三要素,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简称有向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法.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时应注意:①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②线段的箭头指向要跟力的方向一致.箭头一定要画在线段的末端.③线段的长度要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时要画出力的比例标度,即一个刻度所表示的力的大小.至于按多大的比例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标度应与力的大小为整数倍的关系.如果在同一物体上受几个力时,表示几个力大小的线段的长度,必须用同一个比例标度.否则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④物体通常用方框来表示.总之,画力的图示时要做到:定作用点、定标度、定方向、定长度;标箭头、标力的数值和标单位.(3)力的示意图只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对线段的起点和长度不作精确表示,这样的图就叫力的示意图.注: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四、探究活动活动内容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探究准备:一个能吹得较大的气球,一小段硬塑料管,剪刀,硬纸片,细线.探究过程:①将硬纸片剪成20cm×15cm的长方形,在长方形纸片的中心线的两侧对称地剪开两条平行的缝,缝长约5cm,两缝之间的距离也为5cm,将中间的硬纸片折起,如-图8—14(a)所示:爱心用心专心-4-②用剪刀在折起的纸片的中心钻一个孔,将硬塑料管插入气球嘴并用细线扎紧,吹起-气球,堵住管口,将气球嘴从折起的纸片上的孔中拉到纸片右侧,如图8—14(b)所示.③松开口,观察发生的现象.提出问题:①松开手后,气球边放气、边带着硬纸片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气球的运动方向与气球嘴中的硬塑料管喷出的气流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怎样?②气球由静止到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这个力是什么物体施加的?方向如何?③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你认为物体问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活动内容二阅渎材料牛顿牛顿(1642~1727)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出生一个农民家庭里,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两岁时母亲改嫁,由外祖母抚养.牛顿小时候性格稳健、谦逊、沉默,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和器械,喜欢读书、绘画.牛顿在读中学时,对自然科学就很感兴趣.对日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有整理分类的强烈嗜好,做过许多笔记,他的性格和才华深得他的校长的赞扬.1661年,牛顿以“减费生”的身份考入著名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比他的同学要大四五岁.在学校,他除了认真听讲外,还攻读了光学、几何学方向的名著,表现了对当时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尖端成就有着快得出奇的理解力,深得他的老师巴罗的重视和赞赏,并于1664年经过考试选作巴罗的助手.1665—1667年,由于席卷整个英国的毁灭性瘟疫,牛顿被迫躲到人口稀少的乡下。度过他科学生涯的最旺盛时期,后来在科学上的主要成果的基本思想都是这两年形成的.传说他坐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地球引力的事情就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瘟疫过后.牛顿重返剑桥大学,锋芒毕露,当年就被选为“选修课研究员”,并被授予硕士头衔,1669年,巴罗把自然科学讲座教授的职位让给了牛顿.牛顿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条著名的运动定律;在开普勒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圆满地说明了天体运动规律以及潮汐等现象.牛顿的这些研究成果,都记载在1687年正式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这是科学史上的一本巨著.在光学方面,他主要研究了色散现象和光的本质,主要贡献是用三棱镜分解目光,发现日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构成的,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他还制作了牛顿色盘,并于1675年观察到牛顿环.在数学上他独立建立了微积分的基础,此外还建立了牛顿二项式定理等.1727年3月20日,牛顿因患胆石症逝世,终年85年.牛顿对自己的一生是这样认识的:“我好像是站在海滨上玩耍的孩子,时而拾到几块莹洁的石子,时而拾到几片美丽的贝壳并为之欢欣.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仍然在我的面前未被发现.”“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由此可见,牛顿是多么的谦逊.指点迷津例1:关于力的概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B.力不会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爱心用心专心-5-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解析:力不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与物体本身特性无关,A选项错;力不会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有力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也一定有受力物体,同时,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B、D选项正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选项也正确.答案:BCD例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B.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c.人坐在软沙发上,可发现沙发凹下去,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析:该题考查了以下知识点:(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作用效果.A项虽然说明了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但强调必须产生于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是错误的,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在它们靠近没有接触时,就有了相互吸引的力,类似的还有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B项是正确的,即相互作用的力具有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性质,而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为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由题意知C、D选项正确.答案:A例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皮球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为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本题应从力能否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角度入手思考每个例子是否符合题意.“面团形状发生变化”和“皮球瘪了”都说明物体受力改变了形状,“篮球撞在篮板上被弹回”,说明力改变了篮球的运动方向,“一阵风把灰尘吹得漫天飞舞”,灰尘由静止到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故选D.自我评价与作业答案1.(略)2.(略)3.压力、托力、拉力、推力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本质上都是弹力,因为都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力.4.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量程是5N,由于不挂物体指示不在零点,不能直接使用.5.(略)课外活动:得到的活动是弹簧伸长的长度跟它们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下册怎样认识力教案沪粤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6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