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息烽县人民医院儿科陈运芬一、儿科病人的特点年龄差别大,给药剂量不一自理能力差或完全不能自理交流障碍合作差或完全不合作独生子女,需要解释的问题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二、儿科工作的特点耐心——不合作,解释多细心——观察多,计算多关心——不能自理、表述同情心——孩子是无知的理解——家长的心理、维权意识宽容——家长的不理解三、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精细、难度大——病儿小,血管细工作强度大——输液多耐心、细心——不合作,观察多交流多——不理解,解释多观察多——不会表述或表述差操作多——病儿小,需要帮助多四、病儿家长的特点对独生子女倍加爱护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焦虑恐惧猜疑心重,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不停地问,问完这个医生又问下一个输液的病儿家长会认为没有给加药或者加错了药,要求看着护士配液治不好病就是医生或护士的责任五、病儿家长的心理需求他们希望医护人员能立即治好孩子的病同情和理解1、医护人员不理解他们是他们最不满意的地方2、认为医护人员很冷漠,没有同情心六、常见输液安全隐患原因分析1、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儿科输液室患儿密度大,患儿同名同姓或名字同音字较多,而且由于儿科观察室环境嘈杂,许多家长将注意力集中在患儿身上,护士叫患儿姓名时,家长容易出现错误应答,造成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三查七对”不严格,护士接到输液单后,未核对医嘱有无医生签字;错做皮试。2、缺乏护患沟通技巧患儿就诊有多名家长陪伴,护理操作过程中,环境嘈杂,工作量大,护士的情绪容易急躁。有时护士只注意护理技术操作,而忽略了与患儿或家长的沟通交流,从而产生误解引发纠纷。加上儿科急症多,如常发生高热惊厥、急腹症、窒息、误吸、中毒等,此时患儿家长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导致不信任医生、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怀疑护士加错药等,产生护理隐患。3、不重视健康宣教家长因缺乏医学知识或担心孩子哭闹,会顺从孩子的意愿带其离开输液室在户外走动或逗留。一些药物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导致药效下降,由此还可能引起药液污染,导致输液反应及其他意外。部分家长因患儿哭闹或有其他事情安排,希望缩短输液时间,而擅自加快输液速度,导致心脏衰竭、肺水肿的发生。另有家长在患儿高热或脱水时减慢输液滴数,影响患儿治疗。4、巡视不及时小儿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特别是1~3岁患儿,一旦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不适,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部分家长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忽略或未能及时发现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如患儿出现怕冷、寒颤、面色苍白、发热、全身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若护士巡视不及时,未发现病情变化,将延误抢救时间。另外10个月至3岁的儿童好动,部分患儿输液不配合,常会用手拨出针头,导致针头被拉出血管或穿破血管引起药物渗漏;有的家长忙于照看患儿或接打电话等,观察不及时,发生液体滴完未察觉,使血液回流造成血栓,堵塞针头,重新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5、护士自身存在问题近年来由于医院需要发展,低年资护士增多,在临床工作中操作技能不娴熟、协作精神不强、沟通协调能力不到位等;还有的护士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强,不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观察病情不仔细,健康宣教不到位,在配药时查对不严,输液故障未及时排查等,都可能对患儿的安全构成威胁。6、安全防范问题小儿头皮剃毛损伤及跌倒等。七、对策1、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制定规范输液流程。收药护士接到门诊输液单后,首先核对药品、剂量、用法、质量等,无误后依次编号,同时将对应的号码用粗中性笔写在分装袋上、输液单上,家长排队依次输液,配药的护士再次核对药物,输液时第三次核对患儿及药物并签字。遇到高热、抽搐、急腹症等急诊患儿时,优先处理。2、强化护士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技巧主动关心患儿,以亲切和蔼的态度赢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由于社会职业、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人们对疾病的态度各异,不同患者在职业、性格、文化程度以及医学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上存在着差别。因此护士要根据护理对象用简练、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其交流。在静脉穿刺时,主动与家长交谈沟通,增强家长的信任感。穿刺不成功时,及时向患儿及其家长表示歉意,做出必要的解释、安抚,取的家长的谅解和支持。3、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健康教育主要以家长为主。内容包括疾病、药物、静脉输液相关知识。根据患儿年龄、病情、药物种类调节输液速度。并指导患儿家属如何配合输液,特别强调擅自调节输液速度所造成的危害,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应将患儿抱在注射部位的对侧,以防家长身体触及针头;避免将衣物覆盖患儿的头部或穿刺部位;不能外出输液,以免发生药液污染、输液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而得不到及时救治等。使患儿在安全的环境中完成整个输液过程。输液结束后体温未降、腹痛未缓解、发生输液反应、危重患儿暂不拔针。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及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如有药液外渗或针头脱落等及时处理。根据不同年龄和病情,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使用特殊药物如葡萄糖酸钙、甘露醇等派专人巡视,以防药液外渗。此外,对哭闹不安的婴幼儿要特别引起重视,需排除因静脉刺激、药液外渗或恐惧所致的哭闹,警惕是否为药物过敏、输液反应等所致的不适,确保治疗安全和疗效。对于2岁以内输液的婴幼儿,选择头皮静脉时临床上尽量选用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这样既方便输液过程中家长对患儿的看护,又有利于穿刺过程中护士对患儿面色、呼吸及病情的观察。5、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士业务能力加强专业理论学习,鼓励和支持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及院内外的专科知识培训。对近期本科室使用的新药物,开展的新技术要熟悉了解,充分掌握药物的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提高护士的岗位能力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穿刺水平。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抢救病人流程、心肺复苏、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加强心理素质培养,遇事冷静沉着。对患儿家长提出的疑问要给予合理解释,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都不能与家属发生正面冲突,以免矛盾激化。6、做好安全防范宣传工作使用剃头刀时,固定好患儿头部,常规消毒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患儿头皮,顺头发生长方向轻轻剔除头发,使用新刀片时须小心谨慎。加强安全教育,嘱咐家长加强看护,避免患儿跌倒总之,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措施不仅仅停留在对护理人员法制观念的教育,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上,重要的是落实在平时的工作中。儿科护理工作相对繁琐,家长要求较高,护士心理压力大,这些都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存在。通过分析原因,制定合理的输液操作流程、加强操作技术的培训以及查对巡视等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谢谢您的聆听!
本文标题: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6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