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八年级物理练习题(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初二1班的某同学利用自己身体进行实验,记录的下列数据最合理的()A.他身体的密度约为8×103kg/m3B.他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5000PaC.他从一楼到三楼做功约300JD.他游泳时排开水的体积约0.05m32.把一个质量为0.5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体投入足量的水中。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漂浮,所受浮力为10NB.物体漂浮,所受浮力为5NC.物体悬浮,所受浮力为5ND.物体沉底,所受浮力为10N3.体积相同的木球、铝球、铁球,在水中静止时情形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ρ木<ρ水<ρ铝<ρ铁)()A.铝球一定是空心的B.铁球一定是空心的C.木球可能是实心的D.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大4.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细绳连接,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小D.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大5.如图3,甲、乙、丙三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最高,乙、丙等高,底面积的大小关系为S甲<S乙<S丙。已知甲是铝制的,乙、丙是铁制的,ρ铝<ρ铁,且m甲=m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6.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4所示,两球在甲、乙两种液体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7.将两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物块放入同一种液体中,静止时在液体中的位置如图5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它们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差和压力差都相等B.它们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差和压力差都不相等C.它们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差相等,压力差不相等D.它们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差不相等,压力差相等8.如图6,密封的玻璃罩内三件东西,A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B是一个打足气的气球,C是杯口盖着塑料片,里面装满水的倒挂着的杯子,当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得很稀薄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A.托里拆利管中充满水银B.气球将变瘪了C.杯口的塑料板掉下,水从杯中流出D.上述现象都不会出现9.如图7,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图3图4甲乙图1图2甲甲乙丙图5图6图72图10B.图乙表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成正比C.图丙告诉我们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D.图丁表明浸在液体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二、填空题(17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0.潜水艇是靠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某外型确定的潜水艇从长江潜行(在水面下航行)到南海某地执行任务,若它悬浮在江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1,悬浮在海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2,则F1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已知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11.用橡皮泥捏成的小船,浮在水盆中,将硬币一个个放入“小船”。在此过程中,整个船所受浮力逐渐(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想使“小船”装更多的硬币而不下沉,你的方法是。12.如图8所示,将一重27N的金属块浸没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N,则它受到的浮力为N;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现将它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则液体的密度为kg/m3。13.2011年7月26日,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首次下潜至5038.5m,顺利完成本次5000m级海试主要任务。当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3m3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N;该潜水器从500m深处继续下潜,受到的浮力将,受到海水的压强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14.有一个空心铝球重54N,当它浸没于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则铝球的体积是dm3;空心的体积是dm3。(ρ铝=2.7×103kg/m3)15.如图9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杯中水面升高得多。16.如图10所示,水平茶几的中央放着一个盛有水平底玻璃杯,水深10cm,水的质量为500g;玻璃杯的内底面积是40cm2,外底面积是50cm2,杯子的质量为200g。则杯子对水平茶几的压强是Pa;水对杯底的压力是N。17.如图11,甲物体重5N,漂浮在水面上,画出甲物体所受浮力的示意图和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力的示意图。三、实验探究题(18题14分,19题9分,共23分)18.(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中,小雨用每小格(一黑或一白)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密度大于水的合金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图12所示,实验过程如下:A.用细线将合金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合金的;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合金块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整理实验器材。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简答下面问题:①请将实验步骤的空格内容填上。②小雨的实验操作漏掉了一个步骤,该步骤是:。③小雨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是步骤,应改为。④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用公式表示)。图9图11甲图12DCBA图83⑤小涛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比溢水杯中原有的水要少一些,于是小涛同学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小于容器中原有液体的重力。当小涛同学把这个结论与其他同学交流时,小文同学表示反对,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猜想: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等于或者大于容器中原有液体的重力。为了验证小文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现在已经准备有如下器材:一个容量足够大的圆柱形烧杯,几个大小不一的木块(可放进烧杯中,密度比水小)、水、天平和砝码。请你完成下面的问题。Ⅰ.在下面的横线上完成实验步骤。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B.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为m2;C.把木块放入空烧杯中;D.往烧杯中逐渐加入水,使木块刚好能________在水上为止,用天平称出此时烧杯、水和木块的总质量为m3。Ⅱ.根据所测量的数据分析(用所测量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ⅰ烧杯中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ⅱ如果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__,则可以验证小文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2)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重为1N的橡皮泥、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和水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将各自的橡皮泥依次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相关数据如图13所示.请你解答下列问题:①图A中橡皮泥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N.②他们经过交流发现实验结论不一致,你认为的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更可靠,另一方案得出的结论不可靠的主要原因是.③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与上述实验方法相同的实验有(只举一例)19.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4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⑴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浮FN.⑵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⑶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原理⑷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液体种类实验序号物体重力G物(N)弹簧测力计示数F(N)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N)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水ρ水=1.0g/cm3121.55021.01.010030.51.5150酒精ρ酒精=0.8g/cm3421.60.45051.20.810060.81.2150图14图15图130.6N0.5N0.4N0.4N4验,其目的是为了(选填字母序号).A.寻找普遍规律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⑸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15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15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15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15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四、论述计算题(20题6分,21题6分,22题9分,共21分。)20.一个重为10N的实心合金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了4N的水,求:(1)合金球的体积;(2)将它放入煤油中静止时,合金球受到的浮力;(3)将它放入水银中静止时,合金球受到的浮力。(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取g=10N/kg)21.如图16,在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器壁的厚度不计)中装适量的水,当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100Pa.试求:(1)物体浸没水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物体的密度.22.如图17,柱形容器底面积为5×10-2m2。容器内放有一密度为0.6×103kg/m3、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的中心。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水深20cm,此时木块处于漂浮,细绳刚好拉直,但对木块没有拉力。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N。求:(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2)向容器内缓慢注水(水未溢出),细绳对木块的拉力刚好达到最大值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3)在第(2)问中,向容器内注水质量是多少?图17图16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7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