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强根固本抓党建开拓创新促发展——疏附县木什乡“先进基层党组织”推荐材料木什乡位于疏附县西部,乡政府距县城中心47公里,距喀什市32公里。总面积69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9万亩,东与栏杆乡毗连,南隔克孜勒河与站敏乡相望,西北部与克州乌恰县隔山相对。辖9个村民委员会,67个村民小组,截至2007年底,全乡共有总人口1.3万人,总户数2800多户。乡党委下辖1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566名党员。近几年来,乡党委以创建“五个好乡党委”为目标,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大胆实践,创新工作,实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政治社会大局稳定、民族团结持续进步,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007年,全乡总产值51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69元,较上年增加了731元。2005年7月,被县委授予“一流党政班子”荣誉称号,2006年7月,被中共喀什地委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荣誉称号,2007年,被疏附县委县政府、喀什地委行署评为“年度工作先进乡镇”,受到表彰奖励。一、强化自身建设,锤炼了一个勤于学习、决策民主、廉洁自律的党委班子近年来,乡党委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坚持不懈地学习政策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班子成员自身素质。制定并较好地落实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周星期一晚上中心学习组成员定时学习,要求人人写读书笔记。党委书记每半年调阅一次班子成员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利用干部每日晨会时间抽查提问包括领导在内的党员干部学习情况,检查学习成效。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干部参加县上组织的《公务员法》、《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普法知识”等书面测试。积极参加县委宣传部等部门组织的“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学习党章知识竞赛”等活动,特别是在开展加强乡党委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中,党委书记能够亲自抓,带头学习,记笔记、写心得,精心备课作辅导报告,白天正常处理事务性工作,夜晚加班加点学习剖析。在“班长”的影响带动下,全乡工作做到了边学边改,达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的目的。二是注重民主建设。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制度,如在干部轮岗任用、安全稳定、计划生育、重大财务开支、集体财产转移、土地承包、产业结构调整决策等重大问题上,事前都指派专人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交党委会集体讨论决策,坚决杜绝“家长制”、“一言堂”现象发生。根据乡村实际,适时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之间交流沟通,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目的。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党委对班子成员实施严格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结合年度工作考评考核,班子成员向干部大会作述职述廉报告,并接受民主测评。二、提高党员素质,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乐于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1、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以去冬今春第七届村民委员会班子换届为契机,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标准,精简调整组建了新的村委会班子。调整后的村班子,全部实行了村支部主任“一肩挑”、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实践表明,在人手少,压力大、事务繁杂的情况下,村“两委”班子能够协调运作,分工负责,保证了村组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2、抓好“三会一课”、“三项制度”的落实。充分利用电化教育音像教材,拓宽党员干部视野和知识面。通过观看政论片,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维护稳定,识大体、顾大局的敏锐性和鉴别力。通过观看农村实用科教片,掌握实用科技基本技能。今年二月中旬,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以观看“红枣种植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电教周”活动,播前备课,播中提示,播后讨论,随时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开展“学习宣讲日”、“民主日”、“民主生活会”活动,达到了乡村干部和群众上下联动、互通有无、统一思想,增进团结的和谐效果。3、加强培训,激活村干部的内在动力。2005年以来,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行“例会制”,乡党建办坚持每月15、30日召开党建工作例会,以会代训,会训结合,随时掌握党建工作动态。严格落实“双向选题”、“双向考核”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在乡党校办培训班学,到村(学校)党支部召开现场观摩会学,“走出去”到兄弟乡村参观交流学,“请进来”聆听专家、讲师辅导报告学。去年以来,共聆听各类报告会20多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达5000多人次。4、强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村党支部书记1:2的比例,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目前,全乡有村级后备干部25人。通过乡党校培训,选送人员到县委党校“中专学历班”学习升造,给任务、压担子、跟踪培养等方式促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已有两名“中专学历班”毕业的干部进岗工作。严格按照程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近三年来,全乡发展党员52人,其中35岁左右的占80%。5、落实“一事一议”和乡村干部走访联系群众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及时对村务财务进行公开。设置服务窗口,明确服务内容,建立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理承诺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6、广泛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提高素质为目标,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对党员队伍的管理。通过开展以学习贯彻《党章》、党的十七大精神、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学习“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学教活动,促进了党员思想觉悟的转变,通过分析评议、个人剖析、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针对剖析出的问题,制定落实整改方案措施,促进了各项工作。三、规范管理,建立健立了一套科学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值周制度。从2005年3月份开始,实行领导干部值周制度,即每周由党政各一名副职领导当班,对本周内的各项工作进行安排。借值周这个平台,协调各部室之间的工作,增强副职领导驾驭全局,协调调度的综合能力。二是建立并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对发展、稳定、党建、精神文明及社会事业各项工作及重大事项进行商讨研究。三是建立并落实部室工作周评、月结、季度考核制度,在全乡提倡“日清日结”,对安排的工作善始善终地进行督查。四是建立了《基层组织建设乡抓村长效机制》、《党员干部受教育长效机制》、《群众事务全程服务长效机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工作长效机制》、《村级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和《村干部待遇与考核长效机制》等制度,目前执行运转效果较好。四、紧扣发展主题,发挥龙头作用,夯实小康建设根基近几年来,乡党委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放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带领全乡各族群众,以真抓实干,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加快常规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畜牧业。稳定粮食面积,实施“种子工程”,提高单产,实现增产增收。全面推广使用棉花良种,推行高密度栽培模式,强化管理,提高效益。提出对单产质量难以提高的地块坚决退出棉花生产,与此同时,大力推广种植优质杂交玉米,普及地膜玉米,逐渐使地膜玉米取代棉花。提倡畜牧业发展走“扩总量、增效益、实现产业化”的路子,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要求,全面落实,浇水、追肥、修剪、防病等管理措施,推进老果园改造,大力发展精品果园,逐步扩大特色林果规模种植。将发展红枣业确定为木什乡“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为了将这一“致富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举全乡之力发展红枣业。加大红枣直播力度,力争实现“2008年--红枣直播年,2009年--红枣管理年,2010年--红枣挂果年”的目标。完成150亩红枣苗圃地的嫁接,直播红枣13000亩,达到人均一亩红枣。二是大胆探索公司十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以洋芋、西红柿等种植为订单作物,选定七村、六村部分地段为试点,逐步向全乡推开。三是政府鼓励和引导农民养殖特色土鸡,建立养殖小区,实行连片规模养殖,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建立三个养殖小区,每个小区连片选定30户,建标准化圈舍,户均散养土鸡300只以上。依托乡孵化站做大做强家禽养殖业,饲养25万只土鸡,实现全乡户均一百只土鸡,扩大土鸡销售规模,做大做强市场。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家投资的难得机遇,用足用好政策,对乡村道路、水渠、闸口以及阵地建设进行维修加固。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消除“高坡地”现象,2007年全乡统一规划平整条田1万多亩,初步形成了井字田、规整田局面。紧紧抓住农村沼气池建设机遇,加大“改厨、改圈、改厕”力度,选定四村、二村212户农户为示范户,按照工程建设要求进行修建。目前已使用上洁净燃气能源的农户有180户,占示范户总数的85%。五、实践“三个代表”,贴心为民办事,树立“亲民、爱民、为民、惠民”的良好形象乡党委一班人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入手,认真执行政策规定,切身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税费改革、粮食直补、抗震房建设补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制度,坚持实行“阳光工程”,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二是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选定红枣产业为木什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选定地段地块,在九村四组建立红枣苗圃基地和“千亩示范园”基地,并不断向周边拓展延伸,动员家家户户种植红枣。目前,红枣育苗、播种、管理等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进行。三是党政主要领导带头闯市场,在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前提下,商讨定夺我乡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四是由政府牵头培养锻炼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全乡现有30多名农民经纪人,每逢春秋季节,或者由农民经纪人自行联络,或者由政府指派专人负责在外地联系活计,确保农民能“出得去,有活干,挣上钱。”今年3月,全乡一次性向山东烟台输出劳动力100人,当月创收8万余元。五是认真落实乡村干部联系走访群众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结合每季度一次的“民主日”活动,按照责任化分和职责权限,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站所配合,上下联动,进行整改,做到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六是想方设法巩固和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1)积极争取“宣传文化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新建乡文化站,已投入使用。(2)加强村文化室建设。配置了必要的凳架台柜,购置了图书、报刊杂志。(3)极力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在县卫生局的关心支持下,七村、八村卫生室工程建设已完工,随着配套设施的购进,年底有望投入使用。(4)挖潜乡土文艺人才,组建农民文艺演出队,唱响时代主旋律。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一班人的影响带动下,全体党员干部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转变观念,真抓实干,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拥护,使木什乡的经济、社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以基层党组织“五好”创建活动为总抓手,统揽全局,开拓奋进,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在小康建设的征程上谱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中共疏附县木什乡委员会2008年4月29日
本文标题:先进党委推荐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8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