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致空气》同步练习语文版
17.致空气自主学习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摇曳.()闪烁.()鼾.声()厮.守()面颊.()窒.息()嘘.声()姓邵.()二.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组词。1.难()()2.只()()3.将()()4.着()()()()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1.曳()拽()2.烁()砾()3.室()窒()4.嘘()墟()四.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在我将要窒息..的时候。窒息:2.踪迹难寻又无所不至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厮守:五.《致空气》作者,当代诗人。当堂反馈六.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致空气邵燕祥星光因你而闪烁/波光因你而摇曳我的质朴到透明的朋友你无所不在又难寻踪迹光明离我而去时2我沉在黑暗里人们离我而去时我沉在孤独里失眠时,我从鼻息听到了你只有你不肯把我抛弃在我将要窒息的时候掀动我的鼻翼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陪伴着我呼吸哪怕那污浊的地牢使你也染上污浊但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青气直到走上自由的街头路灯照着垂拂的柳丝我还疑是布景还道具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影子会有离开的时候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永不分离,永不分离,到最后的一息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1)掀动我的鼻翼.()(2)但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32.诗的第一节中总括空气的特点的句子是:3.这首诗以第二人称“你”开头,有什么好处?4.第二节至第五节,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对空气进行赞颂?5.最后一节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前两句和最后两句分别表达了什么内容?6.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作用?知能训练七.阅读全诗(全诗内容同第六题)、回答下列问题。1.诗中所赞颂的空气,有人说象征友谊,有人说象征理想,有人说象征信念,有人说象征真理……你认为它象征什么?谈谈你的看法?2.本文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却容易忽视的空气为歌颂对象。诗人主要抓住了空气的哪些特点来歌颂的?3.诗人在对空气这一人人都不离,一分一秒也离不开的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寓了什么感情?4.诗的第三节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单地作些分析。45.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的意蕴深刻的抒情诗。全诗以空气为歌颂对象,实际上是歌颂什么?谈谈你的理解?6.从诗中找出暗示诗人经历的句子,它暗示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经历?7.“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清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8.五节中“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二句有什么深刻含义?9.人们渴望真情,呼唤真情。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你谈一谈。拓展延伸八.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有关问题。白杨(流沙河)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5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但,纵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1这首诗也是以“文革”为背景,写了诗人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的遭遇。从写作手法上看这首诗与课文有什么相同之处?2.这首诗把白杨比作,形象地描绘了白杨的体态,一落笔就写出了白杨树的气势。1.中哪些句子是写白杨生长的环境,有什么作用?2.从全诗上看:白杨具有哪些好品格?她美好的形象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是抒情诗常用的手法。请你以“黑板”为题借签这首诗,试写一首诗。试试吧?你肯定行!参考答案致空气自主学习一.yèshuòhānsījiázhìxūshào二.1.nánnàn2.zhīzhǐ3.jiāngjiàng4.zhuózháo6zhāozhe三.1.yè摇曳zhuài拽走2.shuò闪烁lì砂砾3.shì教室zhì窒息4.xū吹嘘xū废墟四.1.呼吸被阻停止。2.互相守着.五.邵燕祥。当堂反馈六.1.(1)yì(2)jiá.2.“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难寻踪迹”3.把空气当成“我”的“朋友”来称呼,奠定了全诗的叙述角度和抒情方式——诉说和直接抒发感受。使读者读来感觉到诗人就像在面对知心朋友真诚地诉说一般,显得亲切,没有距离感。4.空气帮“我”战胜黑暗和孤独空气在我生命如丝时陪伴“我”呼吸,给“我”以生命;空气给“我”以关怀和对未来的信心,空气给“我”带来自由和美好的希望、青春的朝气。5.这一节时全诗的总结。前两句概括了空气的特点和它与人的关系;“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最后两句,诗人直接抒发了人类和空气永不分离的感慨。6.反复。突出强调了诗人对空气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真诚的希望。知能训练七.1.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来回答,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无所不在”又“难寻踪迹”“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等。3.寄寓了诗人对友谊,对真情的赞颂。4.运用了对比手法。只有你不肯抛弃我就是一种对比。“光明”“人们”的离去和空气的不肯“抛弃”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空气的无私、崇高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空气”在诗人笔下俨然是一个可爱的精灵。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空气的深情赞美。5.实际上是对人世间忠贞不渝的感情的歌颂,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这首诗表面上是咏物,讴歌空气,实际上既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是对人间真情的深情呼唤。6.第二节“光明离我而去时……孤独里”,“哪怕那污浊的地牢使你也染上污浊”,“直到走上自由的街头”。暗示了诗人在“文革”期间遭到迫害,遭到拘囚,后来被平反,恢复自由,获得新生的曲折经历。7.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8..诗人获得自由之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在看戏,所以“疑是布景和道具”。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春天里,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9.略。拓展延伸八.1.均使用了象征手法,把事物人格化,把事物当作赞美的对象。2.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傲然挺立3.“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树是孤高笔直的,空旷的平原和无限远大的蓝天,衬托出白杨的不平凡。4.具有宁折不弯的美好品格。她告诉人们无论生活如何不幸,也不应该放弃生命的尊严。5.略。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致空气》同步练习语文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8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