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李金华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马安镇初级中学李金华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光的反射姓名:李金华工作单位:马安镇初级中学学科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一)知识和技能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二)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轻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熟悉光现象的空间感.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重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本节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身的课。其中光的反射规律是本节的核心,也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阵地。在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解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提出新问题”的探究式教学过程,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视频展示“人造月亮录像片段”,演示实验:用激光器打出一条笔直的激光束提问:要让激光束改变方向应怎么办?介绍概念:象这样光从一种介质照射到另一介质上,又回到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板书:光的反射学生观察回忆旧知学生观察并回答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视频:生活中常见的光的反射例子请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看到的光反射的例子提问:光在反射过程中遵守什么规律呢?提出探究目标。板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引导:你认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请把猜想通过模型表达出来。引导: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学生举例学生猜想建摸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思想采用建立模型来表达猜想,主要因为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都比较熟悉,但不容易用语言表达清楚。演示实验:1、用自制烟雾箱演示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介绍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引导学生依据实验得出“三线共面”结论引导:你们观察的结论两线分居是否具有普遍性?2、在自制的光的反射演示器上转动入射光,让学生观察反射光、入射光始终分布在法线两侧,验证两线分居实验结论的普遍性。3、引导:大家猜想了反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你打算用哪些器材来研究这两个角的关系?教师对学生举出的器材加以点评,发器材和实验报告单(每两人一组)。教师说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并对学生实验过程给以指导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两线分居”学生观察现象总结结论,得出“三线共面”设计实验方案,自选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借鉴数学上引辅助线的方法引出物理学中的法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演示实验:用幻灯机投影一幅彩色画面在镜面和白布上,让学生观察两种现象。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视频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路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板书4、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视频演示: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有光污染,请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如何减小生活中的光污染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借助多媒体将两类物体表面细微区别模拟显示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体现出现代技术应用于课堂的优越性。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实验完毕后,学生展示、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板书: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一、光路图二、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强调:1.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入射角为00时,反射角也为00三、光的两种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九、实践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在《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中研究了光的传播特性,而《光的反射》这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延续,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所不同的是这节课是研究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发生怎样的事情。本课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照亮物体这个活动,认识光的反射,二是认识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1、我对教材教参的研读不仔细认真,今后需要在这方面着重下功夫。在教材上照亮物体这个活动没有认真的思考,教材上有这样一句话:这三个活动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逐渐增加难度,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断的挑战中产生兴趣的。从第一个活动直接照亮书本,第二个利用镜子才能照亮书本,到第三个要利用两面镜子照亮阴影里的小球,难度是逐渐加强的,是递进的关系。而自己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细想为什么,而导致了在教学中出现了差错,在之后的课堂上需要纠正。在教学时,没有强调光的传播方向,导致在光的反射的应用时,出现了学生画错光传播的方向。2、在光的反射概念的提出时,只是强行的出示,告诉学生光的反射概念,应该根据刚才的活动,自己总结出光的反射的概念。3、在教授光在生活中的应用时,可以不要马上出示光的反射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先让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光的反射的应用。再根据学生的发言补充并且进行简单的讲解。4、板书过于简单。本课中有许多光的路线图的绘制,可以通过板书的方式,强调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对于学生掌握新授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5、在讲授瞳孔的大小会发生变化的时候,没有注意强调,不能让强光对着眼睛,这样做事有危险的。6、光的反射在科技方面的应用,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中,需着重的进行讲解,测量是怎样进行的,怎么算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而我在讲授时只是简单的带过,许多学生还没有了解其中的奥秘。7、整堂课,我的讲授时间太长,学生只能听讲,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没有调动起来,学生思考的就少,只是被动的接受。8、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生动等等。
本文标题:光的反射教学设计李金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9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