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免疫学考试重点要点总结
1.免疫、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的功能及相互的区别、病原及病原菌概念、免疫学与水产养殖学的关系及意义免疫(immunity)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组成1、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2、免疫细胞干细胞系、淋巴细胞、APC、单核吞噬细胞3、免疫分子TCR、BCR、CD、MHC、Ig、补体分子、细胞因子功能1.免疫防御(immunedefense)指机体对外来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保护作用;应答过强或持续过长超敏反应;应答过低或缺陷免疫缺陷病2.免疫自稳(immunehomeostasis)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自稳机制发生异常(应答过强或过弱)自身免疫病3.免疫监视(immunesurveillance)免疫系统识别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的功能定;免疫监视功能异常肿瘤发生或持续病毒感染2.抗原、与抗原相关的概念、抗原的特性、抗原决定簇、表位、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的特异性、免疫佐剂、免疫增强剂抗原相关的其他概念: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完全抗原(completeAg):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病毒等半抗原(hapten):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又称为不完全抗原。半抗原多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分子量<1ku)。多数的多糖,类脂,某些药物等属于半抗原载体(carrier):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抗原特异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即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反应原性(Immunoreactivity)指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抗原决定族(AntigenDeterminant,AD)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1.抗原本身:异物性、理化性状、对抗原加工和递呈的易感性2.机体方面:遗传因素、年龄:青壮年>幼年和老年、性别:雌性>雄性、生理状态3.免疫方式:剂量、途径、次数、佐剂的使用皮内>皮下>肌肉、腹腔、静脉>口服免疫佐剂(immunoadjuvant):同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能非特异性的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的物质。免疫增强剂(immunepotentiator):指单独使用即能引起机体出现短暂的免疫功能的物质,有的可与抗原同时使用,有的佐剂本身也是免疫增强剂。3.抗体、免疫球蛋白、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水解片段及生物学活性、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及作用、天然抗体、获得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完全抗体、不完全抗体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液(血清)、组织液及其外分泌液中的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球蛋白。抗体(antibody,Ab)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抗体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因此,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具有抗体活性;抗体是免疫(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Ig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抗体分子极大,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多样性则小。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a.两条重链(H)和两条轻链(L)b.四肽链结构,链间二硫键连接c.氨基端和羧基端水解胃蛋白酶(pepsin)裂解IgG:得到一个具有双价活性的F(ab’)2段和若干个小分子多肽碎片(pFc’)(水解位点:重链间二硫键近羧基端处)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得到两个相同的Fab段和一个Fc段。(水解位点:重链间二硫键近氨基端处)Fab片段的组成:一条完整轻链和N端1/2重链Fc片段组成:重链C端1/2组成,包括CH2和CH3Fab片段的生物活性:抗体结合抗原的活性是由Fab所呈现,决定抗体分子的特异性Fc片段生物学活性:无结合抗原活性,但具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抗原决定簇;a通过膜传递作用b激活补体c抗体的Fc段受体结合d决定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功能区Ig的H链、L链每隔110个氨基酸即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能行使特定功能的环形球性单位,称为Ig的结构域或功能区(domain)。a.VH-VL:识别和结合抗原b.CH1和CL: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亲子鉴定)c.CH2:抗体分子的补体结合位点,IgG可通过胎盘d.CH3/CH4:与多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免疫调理)天然抗体:不用通过免疫途径获得,而是遗传所获得,如血型抗体等获得性抗体:后天生活过程中,机体与抗原接触后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抗体。单克隆抗体mAb:由一种单一的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抗体。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antibody):用含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物质免疫动物,刺激多个B细胞克隆所获得的免疫血清(含多种抗体的混合物),此为多克隆抗体。完全抗体,又叫全价抗体,既能与相应的抗原进行特异性的结合,又能在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出现可见反应不完全抗体,又叫半抗体、单价抗体、封闭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但在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也不出现可见反应。抗原物质又可以称为免疫原,但半抗原不是免疫原4.几种主要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点,补体激活的三个途径,经典激活途径的过程IgG血清含量最高(75%~85%);半衰期较长(16~24d)多以单体形式存在,是介导体液免疫的主要抗体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产生是唯一可以通过人胎盘的Ig,发挥自然被动免疫功能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和免疫调理作用IgM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称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个体发育中最先出现的Ig,胚胎晚期即能产生,脐带血IgM增高提示胎内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时,是体内最先产生的Ig;血清IgM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有强大激活补体能力和调理作用,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天然血型抗体是IgM;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记忆B细胞mIgM消失。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主要由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为单体。而分泌型IgA(sIgA)是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固有层中浆细胞产生,为双体、三体或多体。初乳中含有高浓度的sIgA,可对婴幼儿发挥自然被动免疫作用sIgA主要存在于唾液、泪液、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分泌液中。IgD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B细胞的分化过程中首先出现mIgM,mIgD的出现标志着B细胞成熟对防止免疫耐受有一定作用IgE血清中含量最低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Fcε受体(FcεRⅠ)结合,引起Ⅰ型超敏反应FcεRⅡ分布于巨噬细胞、B细胞、嗜酸粒细胞补体激活三途径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pathway):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启动激活的途径MBL(mannan-bindinglectin)途径:由MBL结合至细菌启动激活的途径旁路途径(alternativepathway):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面,而从C3开始激活同的末端通路(terminalpathway),即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attackcomplexMAC)的形成及其溶细胞效应经典途径:在Ag-Ab(IgM,IgG1-3)、聚合免疫球蛋白(IgG)及胰蛋白酶类作用下,C1—C9相继被活化或吸附。包括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攻膜阶段。a.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结合后,铰链去发生构型变化,暴露出Fc片段上的补体结合位点,补体C1与改为点结合并被激活;b.活化阶段:活化的C1依次酶解C4、C2形成C3转化酶。C3转化酶进一步酶解C3形成C5转化酶;c.攻膜阶段:C5转化酶裂解C5,最终形成攻膜复合体5.免疫系统概念及组成、免疫器官的定义及主要功能、免疫细胞的概念及组成(特别是鱼类)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有关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等的总称,是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三大类。免疫器官: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是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河增殖以及残剩免疫应答的场所。免疫细胞: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免疫细胞根据其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可分为淋巴细胞和辅助细胞两大类。鱼类免疫细胞主要存在于免疫器官和组织以及血液和淋巴液中,分为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鱼类淋巴细胞形态分为大、小淋巴细胞鱼类吞噬细胞也是组成非特异性防御系统的关键成分,在抵御微生物感染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吞噬细胞作为辅助细胞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其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各种粒细胞鱼类存在NK细胞,NK细胞可直接杀伤鱼体内的各种靶细胞6.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按照生物学功能分类及各类定义、甲壳在免疫学上的作用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活化的免疫细胞分泌的、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多肽物质的统称按其主要生物学功能分类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组由多种细胞产生的、主要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发挥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2.干扰素(interferon,IFN)宿主细胞受干扰素诱生剂(如:病毒、聚集胞苷酸和丝裂原)作用后合成的一组糖蛋白,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3.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体内外均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分子,包括TNF-和TNF-4.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指能促进造血细胞尤其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的因子。5.生长因子(growthfactor,GF):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6.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主要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可结合在内皮细胞的表面,具有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趋化和激活活性。甲壳的作用机械阻挡作用损伤的修复作用蜕皮及排除作用7.免疫应答的概念、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概念和区别、免疫应答的过程、抗原递呈细胞的概念、了解抗原递呈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Ir):机体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的APC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和递呈,继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递呈的抗原进行识别后,引起相应的淋巴细胞发生活化、增值、分化,进而产生一系列免疫效应,从而将入侵的抗原性异物进行排除的整个生理过程。致敏阶段(抗原识别阶段):指APC对抗原性异物的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递呈抗原的识别。反应阶段(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双信号刺激及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发生活化、增值、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阶段。效应阶段:指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释放效应性淋巴因子或直接发挥特异性细胞杀伤作用的过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具有遗传性,只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对异物无特异性区别作用,主要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及组织和血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组成。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某种病原体或其产物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具有遗案个的特异性和针对性,并具有免疫记忆的特点,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原递呈细胞(APCs)是一类能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把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而使淋巴细胞活化的细胞。APCs通过吞噬、吞饮或胞内噬作用内化抗原物质,或对细胞内抗原蛋
本文标题:免疫学考试重点要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0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