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产生超倍长的因素及解决办法初探
1粘胶短纤生产中产生超倍长纤维的因素及解决办法初探摘要:讨论分析在粘胶短纤维生产中产生超倍长纤维的因素和一些解决方法。关键词:切断机超倍长丝束刀盘转速在粘胶纤维生产中,超倍长纤维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其对后序纺织加工有较大影响,会造成纱的结构不均匀,强度随之下降。因此在纺织部粘胶短纤维标准中将其列为主要项目之一。避免产生超倍长纤维一直是各粘胶短纤维生产厂努力解决的问题,我厂也不例外,切断岗自然成为控制该项指标的关键岗,在几年的工作中,我总结分析了一些产生超倍长纤维的因素,并提出且实施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工艺原理简介我厂使用的切断机为从奥地利LENZING公司引进的水流式切断机,其基本结构如下图:丝束切断水冲毛水物料出口切断刀底刀工艺原理如下:由牵伸机过来的丝束经三辊牵引机引入切断机,切断三辊将丝喂入入丝2器,通过切断水将丝束绷直,刀盘高速旋转,带动切断刀旋转,切断刀与底刀剪切将丝束切断。切丝后的切断刀在磨环上自磨刀。切断机传动系统采用变频调速,调速简便,运行平稳,装刀数可选择2、3、6把刀,以适应不同品种、不同长度的需要。二、产生超倍长纤维的因素通过几年的生产运行,我总结分析认为产生超倍长纤维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设备本身的性能和状况决定了生产质量,在切断机上,有以下的部件影响着切断效果:1.1切断刀片的质量:切断刀片直接决定着切丝质量,切断刀片要有良好耐磨性和耐腐性。耐磨性决定了刀片的质量,只有优质的刀片才能确保切丝平稳。1.2扭力弹簧:切断刀靠扭力弹簧的压力将刀片贴紧在磨环上,压力过大刀磨损快,压力过小刀片不能与底刀配合,出现夹丝现象,影响切断效果,容易产生超倍长纤维。1.3底刀:底刀为定刀,在切丝中底刀起夹持作用,在切断过程中,底刀与切断刀剪切部分要有一定的刃度,要求底刀研磨后的平面保持一定宽度以保证不出现超长。另外,切断刀与底刀之间的间隙要调整适当,过大会因丝束打滑出现超倍长纤维,过小会使切断刀与底刀相碰,损坏切断刀及底刀,产生超倍长纤维。1.4入丝器水环:水环沟槽内必须清洁无杂物,以使水环均匀,夹紧纤维,有杂质也会损坏切断刀。1.5切断机的能力:当丝束超过或低于切断机的切断能力时,都会出现因丝束不能良好握持,而使切丝不良,出现超倍长纤维。2、工艺在设备各方面均处于正常状态下,工艺条件的变化也会影响切断质量。2.1切断水:切断水保持一定压力,使丝束处于绷直状态。压力过小,丝束因入丝不畅造成堵丝;压力过大,会将丝束中的断丝冲出,产生超长纤3维。切断水的洁净程度,也影响着切断效果,当切断水中的杂质较多,且颗粒较大时,会造成切断刀损坏,从而影响切断效果。2.2切断刀盘的速度提前系数的调整:我厂采用DCS生产控制系统,在切断机的控制部分,有ADVANCE这样的参数,它的作用是微量调整切断机刀盘转速,从而调整切断后的纤维长度处于正常范围内。刀盘转速计算公式如下:切断机刀盘转速=切断三辊速度×1000×(1+A)×(1-0.07)/(切断长度设定值×装刀数)0.07为本机内设定的收缩系数,A为刀盘速度调整系数。从该公式可以看出,在正常生产中,切断三辊速度、切断长度设定值和装刀数为定值,因此刀盘速度调整系数决定了切丝长度。2.3丝束的质量:设备运行正常时,丝束的质量就成了产生超倍长纤维的重要因素。纺丝成形中的毛丝、断头丝、二浴中的浮丝、漏胶胶块丝、升头尾丝等如果进入切断机,必将会产生超倍长纤维。2.4生产品种的不同:现在我公司产品品种较多,在生产添加无机不溶解辅助助剂的产品时,如生产负离子纤维时,因纤维中有硬质颗粒,易使切断刀产生磨损,从而易产生超倍长纤维。三、解决措施在分析出影响超倍长纤维的主要影响因素后,我们从车间实际情况出发,从设备、工艺及人员管理三方面入手,提出并实施了有效的技术措施。1、设备1.1切断刀片:我厂试用过多种刀片,如兰精刀片、丹东刀片、浙江天台刀片、毛雷尔刀片等。在试用过程中,除兰精刀片外其它厂家的刀片多在耐腐蚀性上存在缺陷,丹东刀片在第一次试验可用后,在批量使用时出现了切断刀片脆,易出缺口,超倍长纤维较多,停止了使用。为保证产品质量,现在一直在使用兰精刀片。在切断刀片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我们要求切断刀更换时只能一组同时更换,不允许更换其中的一把,以减少切断误差。1.2扭力弹簧及底刀的调整:在以前,扭力弹簧的调校及底刀的换向调4整均是不定期的,这样弹簧的扭力得不到保证,底刀经常出现超高、刃部过宽的现象。对此,我们制定了定期检查计划,扭力弹簧每周检查一台切断机,要求除锈上油,调整扭力,确保扭力弹簧扭力一致,转动灵活。在更换弹簧垫片时,同一机台同时更换。底刀由自控工记录使用次数,定量检查更换底刀。底刀与切断刀之间的间隙调整必须认真,确保在最佳间距内。1.3切断刀达到使用次数后,是否继续使用由专业技术人员决定,岗位工不能随意延长。1.4入丝器水环由不定期清洗改为8天清洗一次。1.5切断能力:根据兰精公司生产经验,丝束总旦数与底刀内径之间有相应的匹配关系。我厂以前只有55mm一种规格的底刀,在实际生产中产品品种不发生变化而需要减产时,一般不采用减锭方式,而是采用降速方式,以保证丝束总旦数不变。当生产中长纤维时,因总旦数增加则需减锭,以保证良好的切丝效果。因此,我们开发了口径不同的底刀,以适应不同生产品种的需要。2、工艺通过工艺调整,来满足生产要求,这是我们在生产中常采用的方法。2.1切断水:切断水要保持一定的压力,这可以由泵的能力来保证。切断水要求杂质含量低(粒度<100微米),在开车之初,我们根据兰精公司的设计,采用酸性水做为切断水的工艺,因酸性水循环使用,其中酸泥较多,我们又没有良好的过滤设备,致使酸性水中杂质微粒颗粒大,杂质含量高,达不到切断水的要求。切断刀容易出现缺口,易腐蚀,产生了大量的超倍长。为此,我们将切断水由酸性水改为热软水,改循环使用为一次性使用,超倍长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2.2刀盘转速:我厂刚开始生产时使用六把刀切丝,纺速相对较低,刀盘速度在180-220rpm之间,在认真分析设备变频器、电机及工艺条件后,提出了使用三把刀切丝,转速提到了380-430rpm,用转速的提高来改善切丝效果,运行情况良好。但是随着纺速的提高,为适应设备性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现在一般生产中均使用6把刀。而在生产中长或毛型纤维时,因纺速较低,长5度较长,生产中长纤维时使用3把刀,生产毛型纤维时使用2把刀进行切断。2.3ADVANCE值的调整:在实际生产中,根据成品的长度,我们经常调整该值,此项工作由自控工负责。但有时会因调整过度,出现长度偏短或偏长现象,长度偏长时,会引起超长纤维的增加。因此加强对工艺参数的管理,保证调整及时、准确,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是非常必要的。3、工人的管理影响超倍长的因素有许多方面,我们综合考虑,对相关岗位的工人严格要求,各司其职,保证产品质量。3.1纺丝岗:加强巡检,及时处理二浴中的浮丝、漏胶喷头、断头丝,同切断岗做好配合,减少病丝进入切断机。3.2切断岗:按规定查刀、检查水丝长度并及时更换到次数周期的切断刀和有缺陷的刀,按规定报废切断刀,人不离机,及时清除纺丝中未及时发现的病丝。3.3烘干岗:增加手拣内容,配合切断岗及时发现超倍长纤维,减少产生超倍长纤维的时间。3.4自控岗:严格记录切断刀切断次数,底刀使用次数,及时通知换切断刀和底刀,避免切断刀和底刀超时使用。3.5磨刀岗:磨刀工由原来随意查切断刀和底刀变为现在严格按要求有计划换切断刀和底刀,按周期调整弹簧扭力,清理入丝器,中夜班长期有人值班,保证随叫随到。四、效果通过分析找出产生超倍长纤维的因素并实施了上述一系列措施后,超倍长纤维出现的机率大幅度下降,使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超倍长降等得到明显控制。实施前超倍长降等占降等总批次的60-70%,实施后降为15-20%。
本文标题:产生超倍长的因素及解决办法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1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