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人教版-初三语文-第五单元-第18课杨修之死习题与答案
人教版语文习题九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杨修之死第1页共4页第十八课杨修之死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禀.请()辕.门()恃.才放旷.()()酥.()讫.()佯.()谮.害()麾.军()绰.刀()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犹豫不决有感于怀肺腑褒贬荒乱塞北岂敢庖官斑师(1)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2)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3、辨析近义词,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1)适庖官__________(送呈进)鸡汤。(2)操________(跑跃站立)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3)操欲________(试知验)曹丕、曹植之才干。(4)忽一彪军________(跑飞撞)至面前,大叫……4、试以下面一件事为例,说说曹操和杨修两人的性格。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曹操:杨修:5、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译:(2)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译:二、思考领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悖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悖。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惇乱。”夏侯悖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人教版语文习题九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杨修之死第2页共4页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操恐人暗中谋害已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复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6、选文中关于杨修的具体事例有几个这些事例间有什么联系?答:7、“数犯曹操之忌”中的“忌”指的是什么?答:8、从选文看,杨修是个怎样的人?曹操为什么要杀他?答:9、从选文看,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答:三、探究创新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人教版语文习题九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杨修之死第3页共4页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识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士人指点到今疑。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军入汉中:司马懿必将复来。于是孔明离西城望汉中而走。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官吏军民,陆续而来。10、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答:11、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为什么不敢攻打诸葛亮只有二千五百军把守的西城县?答:12、“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又下令速退,这反映了司马懿的什么特点?答:13、选文是怎么表现诸葛亮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的特点的?答:14、“司马懿必将复来”,复来之后,知道了真相后,司马懿会怎么想?答:人教版语文习题九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杨修之死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1bǐngyuánshìkuàngsūqìyángzènhuīchāo2“荒”改为“慌”“斑”改为“班”3(1)进(2)跃(3)试(4)撞4曹操:虚伪阴险,忌贤妒能。杨修:卖弄小聪明,目中无主。5(1)丞相并不在梦里,你才真是在梦里啊!(2)魏延丢下弓拿着刀,飞马上山坡来杀曹操。6文中关于杨修的具体事例有7个。分日常生活的小事和政治活动的大事两类,作者按照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的次序,精心安排,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杨修的性格,展示了曹、杨二者矛盾的激化过程。7指的是杨修揭穿了曹的谜底,干预了曹操的政治活动,影响了曹操接班人的安排。8杨修才思敏捷,聪明过人,他义“恃才放旷”,热衷于表现自己。“数犯曹操之忌”而不能自省,最终招来杀身之祸。9选文中的曹操是一个嫉贤妒能、阴险虚伪、老奸巨猾的人。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有治国安邦之才,心胸开阔、举贤任能,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很有作为的人。10空城计11司马懿与诸葛亮交战无数次,知道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这次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冒然进攻,定会中计,故此,司马懿不敢进攻。12这些表现了司马懿谨慎小心、考虑周密、做事稳妥的特点。13选文部分用了对比、衬托的方法来表现诸葛亮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的特点。众官“尽皆失色”,诸葛亮沉着冷静、安排有序;司马懿望城而逃,诸葛亮则“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14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答案示例:(1)计高一筹,在下佩服。(2)痛失良机,追悔未及。
本文标题:人教版-初三语文-第五单元-第18课杨修之死习题与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4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