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会计基础记忆知识点(1-3)
归纳本书记忆知识点:第一章总论1.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特征——①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不是唯一计量单位)②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③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④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另: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的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管理会计测重于未来的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2.会计的基本职能及二者间的关系:①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②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方面。③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信息。④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⑤会计核算的特点:主要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经济活动情况,提供可靠信息;不仅记录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为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会计信息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⑥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⑦会计监督的特点:会计监督利用核算职能提供的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会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⑧两大基本职能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会计是通过核算为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又通过监督直接履行管理职能,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发挥作用,才能正确、及时、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⑨除了两个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进行经济控制和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3.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资金运动过程: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运用)、资金退出。(见P6)4.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①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款项——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外埠存款、存出投资款等。有价证券——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一般包括:财物证券、货币证券、资本证券(股票、公司债券、投资基金份额等)②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财产物资——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权——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如: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帐款等。债务——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④资本的增减;资本——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核算;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如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支出——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如:购买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职工薪酬,对外投资以及对外捐赠、罚款等。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通常包括: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是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如:工业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时所发生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人工费用及组织管理生产费用等。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即盈利或亏损。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⑦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5.会计基本假设:①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注: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②持续经营(时间长度)注:会计核算上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前提的基础上,一旦进入清算,则应改按清算会计处理。③会计分期(时间长度)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半年度、季度、月度)④货币计量(必要手段)注:应以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也可以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6.会计基础:①会计基础——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础,是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基础和收付实现制基础。②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此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③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收付制或现金制,是指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1.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分类: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第二层次的划分。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其中:资产、负债、所有都权益: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利润:表现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①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资产(按流动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房屋、机器、运输、工具等)非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开发支出等注:a.流动资产强调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或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b.固定资产要同时具备两个特征:第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第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②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负债(按流动性)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③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又称为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实收资本(股本)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等)(股东权益)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④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注: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不能确定为收入,应当计入利得。销售商品收入收入(按性质)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所占比重较大)收入(按日常活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其他业务收入(所占比重较小)⑤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注: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不能确定为费用,应当计入损失。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费用(按性质)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⑥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收益)利润(按构成)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2.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实际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他四种计量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3.会计科目的概念及意义: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要求,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是对资金运动第三层次的划分。意义——①会计科目是复式记帐的基础。②会计科目是编制记帐凭证的基础。③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④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4.会计科目的分类:资产类科目流动资产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帐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等)非流动资产科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应收款)流动负债科目(短期借款、应付帐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负债类科目非流动负债科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①按其归属资本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会计要素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留存收益科目(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制造成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成本类科目劳务成本收入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损益类科目费用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总分类科目②按其提供信息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不同明细分类科目5.会计科目的设置设置原则——①合法性;②相关性;③实用性。常用会计科目(P24-25)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帐1.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它们在数量上存在的特定的平衡关系。①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为企业提供资产来源的人,对企业的资产具有的索偿权。权益代表着资产的来源,资产和权益相互依存,没有权益就没有资产,没有资产也就无所谓权益,两者在数量上,体现为必然相等的关系。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帐法的理论基础,也是设置帐户、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无论企业的经济业务能引起资产和权益发生怎样的增减变动(不外乎四大类型九种情况P28),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企业在任何时点所有的资产总额总是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②收入-费用=利润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相关利得和损失的调整后,才等于利润。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2.复式记帐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帐基础,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帐方法。3.复式记帐法的意义和种类:①能相互联系地记录每一项经济业务,如实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②能使会计科目间形成清晰的对应关系,便于了解交易事项内容,检意义查交易事项是否合理合法;③可利用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及余额之间相关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试算平衡,检查会计科目的记录是否正确。借贷记帐法种类增减记帐法收付记帐法4.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为记帐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以借贷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借”和“贷”哪个表示增加,取决于会计科目的性质及结构。在借贷记帐法下,一般“借”表示资产、费用的增加和权益、收入的减少;“贷”表示资产、费用的减少和权益、收入的增加。5.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6.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应借应贷方向会计分录三大要素对应会计科目名称应记金额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会计分录的分类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7.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通过对所有会计科目的记录进行汇总和计算,来检查各类会计科目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发生额试算平衡法(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试算平衡分为两种方法余额试算平衡法(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发生额试算平衡法通过编制发生额试算平衡表进行的: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法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
本文标题:会计基础记忆知识点(1-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4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