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教版八下语文期末学情检测题
1人教版八下语文期末学情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2分)1.选出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畸形(qí)缄默(jiān)目光灼灼(zhuó)文绉绉(zōu)B.污秽(huì)哂笑(xī)觥筹交错(gōng)迷惘(wáng)C.干涸(hé)招徕(lái)相形见绌(chù)庇护(bì)D.绰号(chuō)忌讳(huì)藏污纳垢(hòu)栖(xī)息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萧瑟精巧绝纶愚钝正襟危座B.侏儒高深莫测迁徒不可名状C.狼籍黯然失色深邃道听途说D.媲美众说纷纭和煦仓皇逃窜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当他们再次相见的时候,曾经的心有灵犀已成过往,多年不通消息使他们彼此_______起来。(2)不法商人总是企图以次充好,_______暴利,我们的责任是擦亮眼睛,保护消费者的利益。(3)苏州园林亭台轩榭布局美,假山池沼配合美,花草树木映衬美,当然_______这些,你可以亲自去游览一番。A.隔膜谋取不只B.隔膜牟取不止C.隔绝牟取不只D.隔绝谋取不止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2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二、古诗默写填空题。(16分)1、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2、李白《行路难》中坚信自己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可以实现、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7、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并为天下百姓发出了强烈的呼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李煜在《相见欢》中抒发“离愁”的诗句是:_______,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6分)“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往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以上片段出自名著《》(填作品名),作者是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___________,文中的“我”是_________,(填人名),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____(填性格特征)的人。这部著作中,其他的两位名人是: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做题。(4分)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春光好。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3五、阅读下面古文,做题。(13分)醉翁亭记(宋)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名之者谁(2)野芳发而幽香(3)朝而往,暮而归(4)弈者胜2、下列划线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作亭者谁(的人)B、山间之四时也(的)C、行者休于树(从)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做题。(19分)消失的年声肖复兴①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②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③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④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4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⑤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⑥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⑦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⑧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⑨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选自2014年2月2日《新民晚报》,有改动)1、文章从放鞭炮的声音写起,有何作用?(3分)答:2、文章叙述了那两种消失的年声?为什么这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作者感到遗憾?(4分)答:3、第6段画线句写出了吆喝声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答:4、结尾处作者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4分)答:5、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消失的年声”怎样的情感和态度。(4分)答:七、写作:(50分)人生就是一场生命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既可享受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之萧瑟,冬之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一场细雨,一泓清泉,一声响亮的喝彩,一句暖心的话语……每一种经历都值得我们珍惜。请以“____________如此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要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5人教版八下语文期末学情检测试卷答题纸一、选择题。(12分)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6、______。二、古诗默写填空题。(16分)(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下语文期末学情检测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5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