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人地关系的传统、2.区域研究的传统、3.空间分析的传统。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3、人文地理学发展阶段特点:(1)古代:⒈描述为主⒉内容混杂⒊宗教色彩浓厚(2)近代:⒈进入到解释阶段⒉学科分化(3)现代:⒈数字的引入和预测⒉综合称为趋势⒊新方法论的出现⒋和谐论成为人地关系主流。4、人文地理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5、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分为:(了解)1)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2)功能文化区: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6、文化扩散:(1)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分为: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2)迁移扩散:是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空间上连续不断,呈“点”状分布;文化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7、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⒈直链型⒉网络型⒊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⒋和谐文化生态关系8、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3)环境条件差异性对文化有影响(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9、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分为外整合和内整合,外整合是不同国家民族,内整合是物质、制度和精神。10、文化景观的意义: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11、人文关系论:⒈环境决定论⒉可能论⒊适应论⒋生态论⒌环境感知论⒍文化决定论⒎和谐论:是人地关系的实质。12、人地关系图:P4413、人文地理四大方法论: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1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⒈确定研究课题⒉制定研究计划⒊收集整理资料⒋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⒌分析研究(是关键)⒍研究总结,成果评审15、世界人口增长过程:⒈农业革命前: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人口密度极低⒉农业革命时期:高高低,增长大幅度波动⒊工业革命:高低高早期扩张时期人口增长率最大。16、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⒈原始阶段⒉过渡阶段⒊现代阶段217、布莱克提出了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1、高位静止阶段(高出生高死亡均衡)2、早期扩张阶段(高出生较低死亡扩张)3、后期扩张阶段(较低出生低死亡人口扩张后减速)4、低位静止阶段(低出生低死亡均衡)5、减退阶段(出生率低于死亡率)P8018、人口转变模式:⒈西北欧模式(特点:缓慢平稳时间长,无政府干预,自然发展)⒉日本模式(采取人为干预生育行为,人口转变速度快)⒊中国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⒋印度模式(先是高位静止阶段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19、适度人口数量以最差资源作为最重要指标。20、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21、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表现出趋向性:趋向暖湿地区,低平地区和岸边。22、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23、人口迁移:是指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迁移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24、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拉文斯坦通过分析英国等欧洲国家19世纪后期的人口迁移趋势提出七条迁移法则):⒈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⒉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⒊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⒋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⒌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⒍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⒎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25、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26、划分种族的标志: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型血型指纹27、世界种族划分: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棕种人28、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29、民族的形成: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民族30、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31、民俗:即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具有民族性、地方性。)32、民俗可分为:社会民俗、物质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口承语言民俗。33、民居:1,建筑材料材料受地域限制,各具地域特色。四川西部藏族地区多用3石材建造房子黄土高原黄土窑洞云南傣族竹子多竹楼黄河中下游,多丘陵和山地木结构土作墙草作顶2,建筑布局分两种:一种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另一种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我国气候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和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34、农业起源:于大约一万二千年前左右。农业起源研究要解决的六大问题:农业产生的原因,地点,时间,人物,方式,对象。35、农业起源的理论:⒈博塞洛普“人口压力论”⒉海登新气候变化说⒊贝延杰最佳觅食模式36、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⒈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土地轮种、粗放“刀耕火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⒉传统农业(规模小、商品率低,投入少,机械化程度低,化肥少)⒊现代农业(规模大、商品率高、投入大产出高、科技投入多、机械化、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程度高)37、东西方传统农业对比:(中)以种植业为主的集约农业(形成原因人多地少)(西欧)较为集约的混合型农业(北美)粗放的灌丛农业(特点广种薄收)38、传统农业的类型:1.旱作农业(分布在降水量少有明显干旱季节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特点规模小商品率)2.水稻农业3.地中海农业(分布在西欧主要是花果时鲜业)4.游牧业39、现代农业的类型:⒈种植园农业:向市场提供热带经济作物⒉谷物农业:向市场提供谷物或粮食⒊牲畜育肥农业:提供肉制品⒋乳品业:提供奶制品⒌市场园艺农业:提供蔬菜花卉⒍大牧场:规模大商品率高40、农业形成对自然的影响:1,农业对地形的改造力度相对较小。对于地形主要还是在适应。2,农业对植被的破坏。3,对大气的影响41、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1)农业导致居民点的产生2)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3)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42、人类文明的出现是建立在农业发展基础上的。43、农业景观对环境的作用:(一)农田景观是环境的镜子1.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2.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二)农业景观的观光价值44、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因其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445、6个农业圈:由内向外分为自由农作带,林业带,作物轮作带,谷草作物带,三圃农作带,畜牧带。46、工业生产的扩散:欧洲北美其他地区47、第一产业中的工业:伐木业(集中在寒温带和热带)捕捞业(淡水与海洋中的鱼类为主要对象)采矿业48、第二产业及其分布:⒈北美工业带:新英格兰区(最古老)等⒉欧洲工业带:莱茵—鲁尔工业区等⒊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⒋日本工业带:京滨工业区等⒌其他国家工业区49、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⒈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2.资源条件(靠近市场,能源原料地等)3.能源条件靠近水资源(用水、交通)4.市场条件5.劳动力条件(供应数量、平均工资水平、劳动力技术情况)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⒈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⒉工业发展的准入机制3.区域协作与全球一体化50、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问题:⒈工业产品需求不旺⒉工业生产能力过剩⒊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市场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⒋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不足。51、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52、城市:是区域生产生活的中心,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与管理的中心,同时也是区域创新的中心。53、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54、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55、城市化的进程:⒈内部市区的城市化: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⒉外围市区的城市化:(外围市区也称为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区,这里是城市生长最明显、最迅速的区域。)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2.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化⒊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⒊郊区城市化:三个特点:1.土地利用集约化2.产业结构的高度化3.城市网络化⒋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56、城市化的机制:⒈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5⒉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⒊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⒋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⒌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57、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征:1.城市化进程在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58、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级差异明显59、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集聚力,离散力,摩擦力。60、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⒈同心圆模型P220⒉扇形模型⒊多核模型61、语言传播与扩散的特性:外延性和连续性、距离衰减性、层序性和阶层性、复合性、竞争性和同化性、演化性62、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1.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口的迁移流动来对语言扩散施加影响的2.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1)行政区划的影响2)经济条件的影响3.人口迁移的影响移民作为人口迁移的一种方式,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发展4.经济条件的影响63、地名景观的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和变异性64、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2、基督教3、伊斯兰教65、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1、移民2、传抪3、领土竞争4、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66、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1、神权政治,宗教组织是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2、政府与宗教,宗教组织有时给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的工具,反过来又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归属上的分与合,进而改变政治地理的格局。67、主要宗教分布区:1.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等。2.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3.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4.其他教派分布在其起源地。68、1)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2)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69、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3.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670、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⒈地域性⒉大众性⒊综合性⒋直观性⒌季节性71、旅游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收支平衡,促进就业,增加税收,调整经济结构。72、旅游过渡超前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在与旅游业有关的产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旅游业才能得到正常发展
本文标题:人文地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6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