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五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五知识点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1、背景:(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政治上,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会议)召开。(标志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3)筹备工作: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通过《共同纲领》,它规定国体,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是建国初的施政纲领)2、意义:(1)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成为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2)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二)三大制度(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的成就)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根本政治制度(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9北京)主要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1954年宪法)意义:结束了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标志人大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2)1954年《宪法》内容:规定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和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评价: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促进新中国民主和法制的发展。2、中国共产党领带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过程:(1)1949年一届政协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权(2)1954.12二届政协一次会议召开,结束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转变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3)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共为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为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目的:(1)以汉族为主体的本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保证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过程:(1)开始:1949年的《共同纲领》(2)确立:1954年《宪法》内容:(1)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2)五个省级自治区:(最早确立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最晚确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意义:(1)实现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2)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团结。(3)促进民主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1、背景:(1)政治: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人大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经济:“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3)政治制度: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2、内容:(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2)重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国家法制。(3)强调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3、评价: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二)重大挫折——十年“文革”(1966——1976年)1、背景:(1)根因:“左倾”错误思想(表现: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估计国内形势。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利用。对毛泽东严重的个人崇拜。(2)民主和法制不健全。(3)导火线:1965年,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海瑞罢官》的文章。2、全面发动的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和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3、发动过程:(1)中央文革小组成立(四人帮:江青、姚文元、张春桥、王洪文)(2)红卫兵运动(以青年学生为主体)(3)1967年造反派最先在上海夺权,成立革命委员会。4、意义:(1)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时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2)“文革”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表现:“文革”期间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5、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6、“文革”的教训: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三)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背景:(1)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平反冤假错案。(2)继续坚持文革“左倾”错误,两年的徘徊时期(1976——1978)2、内容(1)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2)政治: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组织: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4)经济:改革开放。3、意义(1)开始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2)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四)发展完善——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1、初步构想——(1)1980年,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2)实行基层民主选举(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依法治国方略——(1)1982年修改《宪法》(2)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3)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4)基本上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3、新时期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吸取“文革”教训)具体做法(1)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治国(1982——1999年)(3)实行基层民主选举(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概念:一个中国,两种制度。(一个中国,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最初目的:解决台湾问题。3、形成过程(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方式。(2)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3)1982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4)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一国两制”。(二)具体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回归(1)过程:1982年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会谈。、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规定香港主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度自治,现行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法律基本不变。)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④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区旗:紫荆花,红底。第一任特首董建华。2、澳门回归(1)条件:香港问题的解决为其提供了范例。(2)过程: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3)区旗:莲花,绿底。第一任特首何厚铧。3、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1)对香港、澳门: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共同发展的新纪元。(2)对中国:标志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中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对国际: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三)台湾问题1、历史问题:(1)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战败退守台湾,造成今天台湾、和大陆的分裂。——(属于内政问题)(2)美国的干涉。——(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2、炮击金门:应对国民党的挑衅,从1958——1979年定期炮轰台湾金门。3、缓和(1)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轰金门。(2)1980年后,“三通”(通航、通商、通邮)限制放松。(3)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辜振甫)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会长汪道涵)口头上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199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5)1995年江泽民指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6)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两岸“三通”的发展(1)1949——1979年“三通”中断。(2)1980年“三通”限制放松。(3)1987年台湾方面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4)2008年“三通”基本实现。5、现阶段存在问题(1)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陈水扁、李登辉的“一中一台”分裂台湾的主张)(2)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6、中国的态度:全体中华儿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分裂台湾的行为,坚决制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7、解决台湾问题的办法(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2)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建国初的形势:1)国际形势: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①有利形势:A.资本主义阵营(削弱);B.社会主义阵营(壮大);C.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D.新中国的成立。②不利形势: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封锁、包围)。(建国后采取的外交政策必须巩固政权、保卫和平、卫主权、打破封锁)2)国内形势:①历史: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②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2)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①“另起炉灶”:含义、意义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意义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③“一边倒”:含义、意义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3)1949年中苏建交。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意义: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鼓励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了中苏两国的团结。4)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提出: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过程:①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②进一步阐释: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最终定型:1955年亚非会议(3)内容及其地位: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基础或核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平等互利(条件)、和平共处(出发点、必然结果(4)影响: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②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1)日内瓦会议(1954)意义:①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②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2)亚非(万隆)会议(1955)意义: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③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万隆精神”)。理解:“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和含义:背景:①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②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③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含义:“同”指: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②共同的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异”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二、20世纪70年
本文标题: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五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61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