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1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淮安文庙—慈云寺地区为例李倩(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苏盐城224002)[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城市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淮安市文庙—慈云寺地区为例,从街区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内涵出发,通过分析街区的现状问题,指出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必然性,并结合实际提出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更新的构思和方法措施。[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文庙-慈云寺1引言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赋存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在保护名城肌理,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中的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已成为一个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难题。自国务院1984年公布了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我国城市旧城市文化的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北海市中山路和珠海路的历史老街区的改造,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连绵延续、尺度亲切宜人,其中珠海路骑楼建筑风貌为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骑楼风貌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体现中西建筑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古典气氛[1]。但由于缺乏社会的共识和法律的保障,再加上城市开发的压力以及技术观念的落后等因素,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的遗存和风貌仍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有的甚至荡然无存,如香港旧城早已消失就是典型的一例[2]。2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意义“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可贵,在于它是一部最真实而珍贵的‘历史’。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1866~1952年)曾说过,人写出来的历史只能说是‘现代史’,因为它是现代人写出来的,是以现代的观点来表达的。因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建筑,它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3]。城市是一部具体的真实的人类文化记录薄,建筑便是中国历史的写照[4]。这些建筑一方面反映了工匠们的建造工艺,另一方面又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时代的建筑风采与建筑文化,其中蕴含着失之不可再得的文化信息资源,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2城市建筑艺术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是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城市历史街区丞待改造。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城市的历史文化地段具有封建、落后的一面,同时原有建筑设施不能满足城市新功能的需要,需进行改造与更新,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因此,历史名城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显然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如何合理地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共生之路,是目前城市规划中最紧迫的课题,也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庙-慈云寺历史文化街区北起里运河,南至承德路,是淮安运河文化长廊的一部分,也是主城区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历史文化地域,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丰富文化内涵,有历史遗存的清江文庙、慈云寺、吴公祠、观音庵、清江大闸等。另外,该区域周边不大的范围内紧密聚集了儒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四大教派的历史文化资源。本文从淮安市文庙-慈云寺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基本情况出发,浅谈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几点体会。3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3.1内在价值与文化内涵图1风貌区概况展示北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3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1986年12月原淮安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新淮安市由原淮阴市(现清浦、清河两区)、淮安市(现楚州区)和淮阴县(现淮阴区)合并组成。文庙—慈云寺街区位于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核心区内,是一块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街区,地处淮安市主城(原淮阴市)中心区东南部,北倚里运河,东、南、西侧均由城市主要道路——承德路环绕,滨河有轮埠路,区内有花街和牛行街等主要街巷,规划用地面积19.46hm2(图1)。3.1物质文化资源(1)传统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传统儒学文化资源(文庙)、宗教文化资源(慈云寺)、传统氏族文化资源(吴公祠)、传统民俗资源(明泉浴室)及传统城市与名居建筑资源等。(2)运河文化资源。主要有里运河滨水岸线、设施(清江大闸、若飞桥)、环境与景观。位于古运河航道上的清江大闸于1987年9月公布为原淮阴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3)古树名木。街区内有两处古树名木,一处为凌霄,位于轮埠路中段;另一处为古银杏,位于观音巷中段,邻近文庙,均有上百年树龄,为淮安市挂牌古树名木。3.2非物质文化资源(1)传统人文资源——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民俗民风、生活方式、礼仪、戏曲、地方手工艺、名人与艺术(书画、园艺等)。淮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淮菜、庙会、十番、淮剧、跳判官、花跷扑蝶、博里农民画、小淮绣、蒲编与苇编等。(2)传统中医学资源——个体中医门诊。位于牛行街西段,租民房营业,由当地名中医孙石山、孙竹山主诊,口碑较好,就诊者甚多。3.3周边环境资源风貌区南侧毗邻苏北最大的公园——楚秀园,北临里运河文化长廊滨水景观带,与若飞桥、御马头桥、中洲岛、基督教堂(老堂)、古清真寺、运河广场、美食街隔河相望,周边自然生态环境较好,人文景观丰富。4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必然性4.1街区现状问题分析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4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街区的发展一直徘徊于开发与保护之间。导致引发了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以街区建设以开发为主导;例如花街住宅区、华新苑等新建居住区、淮阴市利民家化厂、清浦区政府大楼等建筑,不论其建筑体量、建筑风貌,还是其工业、办公的使用功能都对文庙——慈云寺街区的历史特色及空间景观造成了破坏。二是一些单位长期占用文保建筑,大量临时建筑、违章搭建在此见缝插针,陆续形成棚房包围古建的现象,使该地区出现了衰退问题(表1)。表1:文庙—慈云寺街区衰退问题衰退类型主要表现物质性衰退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建筑老化、历史风貌消亡和基础设施支撑差等现象现有的城市功能、结构和布局不能适应新的城市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人口老龄化、企业停产倒闭等居住功能异化、混居杂居较多和起居私密性差等现象三种情况长期交织,形成现在文庙—慈云寺街区用地性质混杂干扰、建筑破旧、基础设施老化、交通拥挤不畅、历史特色消退、街区整体环境面临威胁的局面。4.2风貌区保护与发展的动因4.2.1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特色建设的需要近二十年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风貌破坏、历史断层等问题逐渐引起当地各界注意,本地的传统文化、历史特色日益受到了决策者的重视,文庙—慈云寺街区作为淮安主城区核心区块,是城市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个性的集中体现,它的有效保护和适度发展能给城市带来良好的社会文化效益。这些意识和观念上的转变给文庙—慈云寺街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导向作用。4.2.2城市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旅游业向产业化的全方位发展,开拓地方文化为特点的城市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向纵深延伸的必由之路。传统街区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反映了地方文化的形态与特色,对游客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城市中心区的传统街区地处商业发展的黄金地段,将成为第三产业集中地区和城市中心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这将构成文庙—慈云寺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强大动力。4.2.3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需要近年来城市间的综合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城市城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构成的重要部分,因此建设文庙—慈云寺历史文化风貌区,是淮安市建设苏北中心城市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4.2.4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要求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5该地区的用地功能混乱、管网老化、基础设施缺乏、交通拥挤不畅,难以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街区内的传统居民区中许多居住建筑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已经相当破旧。城市环境质量亟待改善。5传统街区整体风貌的建构与塑造的基本原则5.1构筑内外交融的开放型的空间景观网络在风貌区中布置两条空间景观轴,一条为南北向沿文庙建筑轴线的文化轴,沿轴串通中洲岛、文庙、文庙广场以及楚秀园等景点;一条为东西向沿牛行街商业文化步行街的历史轴,沿轴串通慈云寺广场、文庙广场、吴公祠民俗文化广场以及东部综合区,使历史文化得到充分展示。根据区内街巷与道路组织,布置横向为主、纵向为辅的步行绿带,使北部里运河滨河绿带与南部楚秀园城市绿地向街区渗透,运用视廊、观景点、对景等手法,活跃风貌区内部景观,构筑环抱于周边开放空间之中、内外交融的开放型的景观与空间网络。5.2保持传统街巷与合院式建筑的空间肌理建筑风貌上强化小尺度的传统建筑特色,建筑以较小的尺度和体量展开(如临街建筑高度从一、二层过渡到三、四层),布局方式主要为院落式空间,组群式布局,形成合院式建筑的空间肌理。特别做好各沿街及沿文物古迹和绿地广场的建筑平立面设计,做到进退有致、高低错落、空间尺度适宜且具优美的天际线。发扬传统空间特色,改善原来混杂的面貌,以曲折的小尺度步行街作为街区内部交通流线[5]。5.3突出传统空间节点与标志性建筑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传统空间节点,如:文物古迹点、历史遗迹点、街道广场以及里运河沿岸的观景点等。尤其突出展现慈云寺入口广场、文庙广场、吴公祠民俗文化广场、旅游及商业娱乐综合区广场,以及文庙西侧游园节点、古银杏园节点、凌霄古树节点等重要空间节点,这些空间节点的设计,使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多彩(图2)。规划将文庙大成殿、复建的慈云寺佛塔、清江浦楼等作为该地区和运河文化长廊中的标志性建筑。5.4建筑风格与色彩的控制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6街区内的建筑以地方明清建筑的形式为主,新建建筑与文物建筑在保持统一协调中求创新和变化[6]。规划建筑的色彩以淡雅、朴素的灰色、青色、白色为主,其材料采用反映当地传统风貌的青砖、灰瓦及其他合适的材料,庭院与建筑的细部(屋面、檐口、门窗等)在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力求创造新意。5.5建筑高度控制西部片区:在文物古迹的保护范围内控制建筑不超过2层,文庙巷以西、以东30m及牛行街两侧15m的范围内,规划建筑层数不超出3层,建筑总高度不超出文庙的檐口高度。中部片区:可开发地块的规划建筑层数不超过3层。在清浦区政府办公大楼及华新苑周围,布置高度2-5层的商住建筑,以形成保留建筑与风貌区空间与视觉的过渡与协调。东部片区:建筑层数不超过5层。图2文庙-慈云寺地区空间节点示意图北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76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的构思和方法措施6.1功能转换与结构整合在现状基础上,调整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合理配置各项设施,并将各功能区通过景点、步行系统、绿化广场等开敞空间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三区一带”功能布局(图3)。图3文庙-慈云寺地区功能分区(1)宗教、儒学文化保护与展示区。位于街区西部,以文庙和慈云寺为核心,由文物核心保护区(文庙和慈云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构成。文庙、慈云寺应以文物建筑的绝对保护和修复式保护为主。严格控制新建建筑高度和建筑形式。建筑高度以一至两层为主,建筑风格与慈云寺、文庙等文物建筑协调,以地方明清建筑的形式为主。区内可安排相关的旅游产品销售、文化市场(字画、工艺品)、地方戏剧院、书场茶馆、素食、风味小吃等功能设施。北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8(2)民俗文化展示区。位于用地中部,范围从文庙东侧规划支路至华新苑东侧规划支路,由吴公祠、明泉浴室保护区(民俗文化研究)和民俗文化展示区(特色街市、手工艺作坊与展示、民俗文化广场、淮扬特色餐饮、中医保健)构成。建筑高度为二至三层,规划将吴公祠及临近建筑改建为民俗博物馆,在华新苑东侧安排为经营者服务的商住用房。(3)旅游及商业娱乐综合区。位于用地东部,范围从华新苑东侧规划路至规划中的承德路延长线,由旅游接待服务(假日酒店)、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构成。建筑形式为传统地方风格,高度为三至五层。(4)里运河文化长廊滨水景观带。将里运河至轮埠路间的滨河地带及远期拆除的花街住宅区用地建设为滨河景观绿带,适当点缀亭台楼榭,布置游船码头,为市民休闲旅游、运河垂钓与水上游览服务。6.2传统街区历史遗存的保护(1)历史遗存建筑的保护。对街区内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
本文标题: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6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