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榆林能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
榆林能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作者:张金东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参考文献(48条)1.参考文献2.《环境科学大词典》编委会环境科学大词典19913.叶文虎.魏斌.仝川城市生态补偿能力衡量和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科学1998(4)4.吴晓青.洪尚群.段昌群.曾广权.夏丰.陈国谦.叶文虎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期刊论文]-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5.章铮生态环境补偿费的若干基本问题19956.李健.王学军.高鹏.庄国泰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对物价水平影响的模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科学1996(1)7.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8.张智玲.王华东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收费的理论依据研究1997(01)9.徐晋涛建立新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200210.Samuelson.PaulA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1954(11)11.王金南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199412.庇古福利经济学197113.李克国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动态2000(2)14.马忠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200015.亟待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200316.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199817.郝洪补偿制度:平衡区域经济的钥匙--访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200418.SaraJSchdrr.andyWhiteOutlineforPresentation-FactorstoConsiderinChoosingInstrumentstoPromoteEnvironmentalServices200219.KennethM.ChomitzKantaKumariTheDomesticBenefitsofTropicalForestsAcriticalreview1998(01)20.陕西省土地管理局陕西土地资源200021.韩贵锋环境价值评估研究——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学位论文]硕士200122.雷明德陕西植被199923.司全印.冉新权.周孝德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200224.马俊杰秦岭山地自然保护与区域发展研究200325.蔡剑辉论森林生态服务的经济补偿[期刊论文]-林业经济2003(6)26.黄一琨跑马圈水直逼中国最后生态江河200327.洪尚群.马丕京.郭慧光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5)28.洪尚群.吴晓青.段昌群.陈国谦.叶文虎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基础和保障[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z2)29.宗臻铃.欧名豪.董元华.杨林章长江上游地区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机制探析[期刊论文]-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30.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期刊论文]-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1.李文华林业建设与生态补偿200432.曹明德.万丽丽论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200433.潘玉君简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补偿问题200434.丁彩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探索[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监测2002(5)35.杨明洪外部性校正之争与建立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机制[期刊论文]-财经科学2002(3)36.焦玉良.李坤民金钥匙开启生态补偿的厚重之门200437.杜受祜建立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期刊论文]-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0(1)38.吴丹波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须完善200539.沈满宏环境经济手段研究200140.麻朝晖可持续发展经济中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思考[期刊论文]-求索2003(1)41.赵景逵美国露天矿区的土地管理及复垦[期刊论文]-中国土地科学1991(1)42.哈密尔顿里约后五年--环境政策的创新199843.赵承西北退耕还林获得科技支撑200444.孟庆瑜.陈佳论我国自然资源法制及其立法完善1998(02)45.林政华.焦玉良横向转移支付:一种基于生态补偿的分析框架2004(03)46.刘剑文财政税收法199747.陕西省统计局2002~2005年陕西统计年鉴200548.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陕西省韩城矿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方案的咨询评估报告[咨能源[2005]220号]相似文献(8条)1.会议论文霍学喜.郭亚军.姚顺波陕西省能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标准估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的应用2008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区域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者丧失,恶化了生态环境,加大了社会成本。本研究拟使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某个区域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确定性指标基本农田面积、水保措施面积之间的回归关系模型,随之分析确定单位基本农田面积和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最后依据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对水土保持功能的损害度及影响年限,分析计算每开采单位产品消耗的水土保持功能生态服务价值,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依据。2.学位论文刘燕陕西省生态补偿机制调查与研究2008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生态建设的可操作性。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陕西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生态补偿的内涵、理论基础进行了概括。认为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资源使用者或生态受益方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制度。1、通过对陕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总结,阐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仍是当前生态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2、分别阐述陕西省生态退耕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陕北能源开发以及征占林地过程中生态补偿实施的具体措施,是进一步探讨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3、系统分析了陕西省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主体应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做配合;补偿原则要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补偿方式则以资金补偿、政策补偿为重点;补偿模式将以财政转移型补偿机制为主。4、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健全陕西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指出全面提升陕西省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有效性,必须以完善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为前提;以机制研究与试点工作为指导;按区域、分类型、多途径实现生态环境的补偿方式;认为加强陕西省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是生态补偿最有效的方式:而完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是生态补偿有效进行的保障之一。3.期刊论文孙浩然.SUNHao-ran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的思考-生态经济2007,(5)当前,我国农村在资源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资源短缺矛盾加重、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下、环境污染不断扩展、能源问题日趋突出.为此,本文提出了建设节约型新农村的对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综合利用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实行生态补偿和乡村物业化管理.4.学位论文曾明明玛曲草地退化的成因及环境管理研究2008玛曲县是黄河上游地区的主要水源涵养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畜牧业也是该地区人们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沿岸出现了沙化,这不仅明显制约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当地藏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直接威胁到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研究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与自然、人为因子的互动关系对解决玛曲县的草地退化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历史资料分析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在阐明玛曲县进行草地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现状基础上,分析玛曲县草地退化现状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危害,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草地退化成因及其主导因子,基于NPP的估算界定草场的超载过牧,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拟温度和超载对草地沙化的影响程度,并基于玛曲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对策,其设计应以改变超载过牧、防治草地退化和改善牧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生态补偿为核心,建立起有利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配套政策。补偿依据则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来确定。取得以下主要的结论:1.玛曲草地退化相当严重。近20年来,玛曲黄河沿岸草场沙化面积日趋扩大,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从1985年到2003年的17年间,年均沙化速度达到23.27%。该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制约了当地牧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2.玛曲草地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影响玛曲草地沙化的因子较多,自然因素主要是温度升高,特别是≥0℃积温的增加;人为因素主要是超载过牧。50多年来玛曲草地的实际载畜量持续上升,从低于理论载畜量到超载过牧。用生产函数分析温度升高和超载过牧对草地沙化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温度升高的影响占34.39%,超载过牧占65.61%。草地沙化是过牧的累加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累加超载量每增加1万个羊单位会造成3.14hm2草地沙化。3.基于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巨大服务价值,合理进行生态补偿。经过对玛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现价达96.25亿元/年。鉴此,生态补偿的标准应以超载牲畜所带来的收益作为补偿的价值量。4.玛曲生态环境管理的对策包括:产业开发、草地管理和技术推广、生态移民和牧民定居、能源开发以及控制人口增长和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5.学位论文程安云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研究及其现代启示意义2009本文以贵州石漠化演变历史为研究对象,以人口数量变化并结合粮食需求数量和坡耕地开垦数量,分析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破坏状况及喀斯特石漠化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贵州石漠化类型时空演变过程,对石漠化的影响及推动因素进行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历史环境状况1)贵州战国至元代的环境状况。从战国中期历秦汉至元代的1700余年间,贵州人口仅增长到300余万:贵州人口密度一直小于16人/km2,实为地广人稀之地。在这一较长时期内,贵州文化、手工业及农业的发展较中原及周边省份落后;加之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和恢复;交通不便则使当地经济自给自足而已。可以认为,贵州这一时期内,人地矛盾较小,生态环境应该良好,应无喀斯特石漠化等环境问题。2)贵州明代的环境状况。明清时期是贵州开发历史上较为重要的时期,明代置贵州省,清代则完成了其疆界的调整。两代王朝中央政府对贵州的统治不断加强,使中原文化在黔传播不断深入,促进了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贵州的人口数量在整个明代的增长仍较为缓慢的,人口在300万左右,人口密度未超过20人/km2,仍属地广人稀:其所需粮食播种面积仅为1998年的七分之一左右,再假设人口自然选择适合开垦和较为平坦之地居住,则其贵州耕地中坡度6。左右的耕地数量即可满足其需求。但明代中央王朝在黔遍设卫所,汉民逐渐迁入,客土矛盾等必使其群居,人口应该成点状的聚集;其耕作及薪材等的需求必然导致其聚集区域一定范围的森林砍伐及坡地的利用。可以认为,贵州在明代整体环境状况较好,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或人口相对较为集中的地区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应该是成零散的星点状分布且较轻微,应无石漠化等环境问题。3)贵州清代的环境状况。贵州的人口数量在此间增长较快。清前期清乾隆41年(公元1776年)为567万,清末宣统2年(公元1910年)则达到1205万。其中前期人口密度为30人/km2左右,人口总数为2007年的14.3%;清末则达60人/km2以上,人口总数为2007年的30.3%。人口分布较多的是黔西北、黔中、黔北等地;人口与石漠化地域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分布规律大致相同。清中期,所需粮食播种面积已经超过1998年的三分之一,较为平缓之耕地已不足,需要开垦部分坡度大于15。的耕地。清代玉米等坡地旱作农作物的推广在贵州的破坏性必不容忽视。可以认为其在清中后期已产生环境破坏问题,尤其在人口较多地区;
本文标题:榆林能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