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说形象的作用复习目标学会赏析小说中的形象的作用。掌握小说形象作用的切入角度。温故知新1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6分)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呼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作用14.分析小说中韩子奇这个人物的作用。(4分)答:①作为观察者,通过他展示了师傅的精湛技艺;②作为传承者,通过他突出了师傅对玉雕事业的执着追求;③借助他使情节得以展开。(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3分,三点4分。共4分)——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12、第四段“高先生”的出现有何作用?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分析。“老白,你只吃祖宗饭是鼓不出来的”①高先生的话促使白小宝怒而毁版,推动了情节发展;②借高先生之口巧妙地点明了小说主旨。——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16.请探究作者刻画“鹿儿”这一形象的意图。(6分)①与小蒋的命运相映衬,都弱小温顺,任人摆布,无力反抗;②人与动物成为朋友,表明人与人的隔膜,有力地表现出小蒋处境的无依、内心的孤苦;③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与周围人对小蒋的残忍、冷漠形成对比,有利于揭示主题;④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点温情都不能保有,表现底层小人物的可悲与辛酸,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意味。(答出三点给6分,其它言之成理酌情赋分。)——小说中物象的作用知识体系1.赏析主要人物形象作用的切入角度:分析其典型性(性格特征)分析其折射的社会现象分析其给人带来的某种启示2.赏析次要人物形象作用的切入角度:线索人物、陪衬人物、揭示或暗示主题3.赏析物象作用的切入角度:线索作用、侧面衬托主要人物、揭示主题作业点评开小差[美]斯坦贝克14.请结合全文探究“朋友”这一角色的作用。(6分)①以朋友的空想衬托斯莱戈的敢想敢做,以朋友的迟钝衬托斯莱戈的机智;②通过朋友和斯莱戈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③以朋友的沮丧深化小说厌战的主旨。(6分,每点2分)三个得分点分别对应“衬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三个角度,前两点视学生作答的具体情况赋分,第三点必须答出小说“厌战”这一主旨。小结主要人物的作用:•①线索贯穿全文;•②推动情节发展;•③人物之间对比(或衬托)•④揭示小说主题。•小结次要人物的作用:•①线索贯穿全文;•②推动情节发展;•③侧面衬托(对比)主要人物形象;(引出人物评价人物)•④次要人物群体可以营造社会环境;•⑤如果是“我”,能增加小说的真实感,借助于我的思考来揭示主题。规范赏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赏析术语设题角度解题模型15.小说以“鬼姜花”为题,有哪些好处?试作探究。(6分)①从故事情节结构角度分析:“鬼姜花”贯穿全文,起着线索的作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情节出人意料,既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②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作者围绕“鬼姜花”发生的故事,塑造了小岑这一勤劳聪明、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③从小说主题角度分析:赞扬了乐于助人的精神。④从表现手法分析:“鬼姜花”具有双关义,一是指一种普通的植物,学名菊芋,一是指那些普通善良的人,如小岑、满虎大妈等。(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开小差[美]斯坦贝克11.试概括文中斯莱戈的形象。(6分)乐观、机智、果敢的开小差的美国士兵。(6分,每点1分)性格特征3分,人物身份3分)例1:聪明机灵、演技精湛、思想、贪钱、灵活。(1分)例2:打仗辛苦,思念故乡,贫困、虚伪、机智,会耍小聪明,喜欢享乐。(1分)例3:是一个思念家乡,吝啬、爱钱,聪明,渴望和平的士兵形象。(2分)例4: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随机应变,向往安宁的生活,有机智、聪明的头脑,自信,善于发现机遇。(2分)例5:斯莱戈是一个聪明、恋家、好面子、善于随机应变的逃兵形象。(3分)(“逃兵”分别对应“开小差”和“士兵”两个点)例6:聪明机智、执着于自己的愿望——回家、爱财、心态乐观、行动力强、敢想敢做。(3分)例7:勇敢、敢于挑战现实、智慧的美国人形象。(3分)例8:斯莱戈是一个坚定机智、乐观幽默、念家的美国士兵形象。(4分)12.文中【甲】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作用?(4分)码头上停泊着几条船,这些船运来了登陆艇、坦克和部队,此刻,这些船在码头上装运废钢烂铁,还有从北非战场上运来的损坏的军事装备,这些东西将送到高炉中熔炼,制造更多的坦克和登陆艇。斯莱戈和他的朋友坐在一堆木条箱上,看着这些船。这时,从高地上下来了一支分遣队,他们押着100名要装上船运到纽约去的意大利俘虏。一些俘虏衣衫褴褛,有的衣服太破,而且破的不是地方。他们穿着美式卡其军服。所有俘虏看上去没有人对去美国而愁眉苦脸。他们来到跳板跟前站住了,等候着上船的命令。【甲】①交待小说的战争背景,②为下文斯莱戈开小差的情节做铺垫。(4分,每点2分)若学生只答成“为下文作铺垫”或“交代故事(时代)背景,只给1分,其他答法一律不给分。例1:交代了战争的时代背景,运送俘虏为下文斯莱戈混上船的情节作铺垫。(4分)例2: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有所转折,引出下文斯莱戈装成俘虏去美国,为下文作铺垫。(2分)例3:为下文写斯莱戈假扮俘虏上船回美国作铺垫,交代环境背景,为人物的活动、对话提供依据。(2分)1、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交代时间、地点、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或营造气氛;奠定作品的抒情基调;②暗示社会背景,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环境方面)2、衬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人物方面)3、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情节方面)4、深化或者暗示主题。(主题方面)自然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答题规范环境+人物+情节+主题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12.简析小说第二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4分)从饭馆窗户望出去,就是田地,晚玉米收割尽了,地边上一丛丛高高的黄花,在秋阳照耀下灿烂悦目。①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农村,营造温馨温暖的氛围(1分);②渲染愉悦的气氛,展示人物生活的美好环境(2分);③为下文围绕鬼姜花发生的故事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13.请分析【乙】段中复杂的人物心理。(4分)“妈的,”朋友独自咕哝着,“这个混蛋真有一手,他们不会一点儿不想法救他的,这事发生时还有其他人在场。唷,天啊,他还牵挂着那20块钱哩。”【乙】对斯莱戈成功逃跑的羡慕,对斯莱戈谋划周密的赞叹。(4分,每点2分)•例1:朋友羡慕斯莱戈可以混入俘虏中返回美国,又担心自己还欠他20块钱,也为自己不能回美国感到无奈。(2分)•例2:羡慕斯莱戈可以免费被送回美国,敬佩斯莱戈的机智勇敢,自愧不如。(4分)
本文标题:人物的作用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9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