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作文学案之1500硕士“猪肉荣”
1作文学案之:读时评,写作文第一步:关注时事,阅读新闻,概括素材,占为己有硕士卖猪肉,不好意思了谁?近日(据人民网2008年11月28日消息),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年薪8万聘15名“猪肉荣”,竟引来包括中大、华工在内的1500多名应届硕士研究生前往竞聘。招聘昨日已进入“四面”阶段,30名研究生猪肉佬据称将于下周三前后上岗。参加第四轮面试的应聘者中,有57名男性,还有6名为女性。招聘说明清楚写着:录用第一年要先轮岗,首当其冲就是到档口吆喝着卖猪肉。应聘要过四道关:第一关——自我介绍。3分钟自我介绍。据称要看应聘者的气质、仪表;还有激情。这一关过后,1500人只留下360人。第二、三关——舌战群儒、一对一面谈。十多个高层围成一圈进行面试。无所不谈,要看知识面、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一圈下来,又有250多人被枪毙。第四关——卖肉三天。第一天是观察市场,第二天负责宣传,第三天就直接成为店长。猪肉店招研究生做什么?第一年轮岗:养猪场养猪、屠宰场养猪、把猪肉推销到超市、肉菜市场、总部行政、后勤、新产品项目开发等。第二年定岗:根据个人表现安排岗位,不排除继续养猪或卖猪肉。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进入“××土猪”的高材生们,将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在养猪场、屠宰场、猪肉档等场所轮职。每个人都要做过养猪、杀猪、拔猪毛及到猪肉档口吆喝卖肉、操刀斩肉等又脏又累的活儿。做猪肉佬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容易。吆喝的好与坏,关系着档口人气的多少;而如何下刀子切肉,则存在着20%的利润差。谁不能卖猪肉?何以非招研究生?此次招聘总策划、集团董事长的说法是,要把粗放型猪肉销售模式改良成品牌连锁专卖店形式经营,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必不可少。但网友对此却有不同说辞,更直指猪肉店炒作谋宣传,哗众取宠,纯属扯淡。一名浙江网友还算了一笔账,年薪十万,30个研究生就是300万,猪肉才卖多少钱?一名广西网友称,这种广告妙极了——不花钱,效益大。可惜吹破了牛皮。一名河南网友最后总结:一、该公司有炒作嫌疑:二、这些硕士很可能被糊弄;三、这些硕士愿意卖肉,也许做其他体面工作真的做不来,各得其所吧。对研究生的选择,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反对的感慨卖猪肉行当与研究生专业不对口,不能学以致用,“寒窗苦读十年,最后却去卖猪肉,太浪费。”支持者也不少,理由也很“现实”——卖猪肉利润不低。还有人分析称,只靠大城市消化全国的大学毕业生不现实,才会出现高学位就职低职位的饭碗,这是人力资源的浪费。用50—100字左右,概括主要事件,你支持还是反对?再用50—100字初步写下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可引用文中已有看法)2第二步:关注相关报道,深入了解、交流并得出自己的精辟见解1300名硕士争当“猪肉佬”年收入最高10万元曾一度被视为就业难典型案例的“北大学生卖猪肉”,眼下正在为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所接受。记者昨天获悉,广东一家食品企业开出30个卖猪肉的岗位,不想引来1300多名应届硕士生应聘。“太惊讶了,原来我们只计划招聘15个研究生,没想到报名的研究生有1300多人,公司高层讨论后又增加了一倍的职位。”进行招聘的这家“天地壹号”公司的企业负责人陈生意外地表示,“要知道,这些人上岗后基本上要从基层做起,就是从当‘猪肉佬’做起啊!”急着招人是因为这家公司新开发的品牌猪肉,去年进入广州市场后反应良好。肉价虽比普通贵几乎一倍,但销售却供不应求。为什么请硕士来卖猪肉?“素质高啊”,陈生回答得很直接,公司新开发农产品将来都会向品牌化发展,“而品牌化,发展到最后,不就是人才的竞争吗?”据悉,公司为这些人才开出的待遇也很丰厚:条件合格者年收入最高10万元。不过,即使待遇优厚,硕士们还是要从卖猪肉干起。记者发现,应征者中不乏IT、金融等专业人才,而且他们的就业观念似乎转换得很快。“我们班不少同学选择华为、中兴,只有我投了这家公司。对于我来说,这只是选择不同啊。”已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多篇IT论文的小张对于自己的选择很有信心,“我们找工作循序渐进,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研究生小石则表示,今年就业形势不好,一边赚钱一边筹划以后的发展也不错。对于硕士们几乎以43比1的比例竞争一个卖猪肉的职位,暨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教授杨廷坊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今年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形势不尽如人意。现在的毕业生找工作更为务实,有8-10万的年薪,诱惑很大。如果从职位的社会影响来说,暨南大学职业规划课教授林学军认为,这份工作虽然是经营猪肉,但食品安全现在受重视,社会影响很大。“中央重视三农,这家公司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已越来越为全社会所接受。”白发老人进店怒斥硕士卖猪肉有顾客看报后特意带孩子过来看看,11月29日,广州三元里易初莲花超市壹号土猪柜台比平时热闹。刀法生疏热情有加细心的老顾客发现,切割猪肉的师傅换成了陌生面孔,他们的刀法看上明显生疏,不同的是这些师傅比平日多了一份热情。柜台旁边的免费试吃展示台上方,悬挂着两份关于研究生竞聘“猪肉佬”报道的报纸。顾客上门说法不一“你看,卖肉的都是大学生、研究生!”路过的一位母亲指着柜台,告诉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她告诉记者,看了报纸后特意带孩子过来看看,要让孩子明白现在找工作多么不容易。“反正我以后不去卖猪肉。”小朋友调皮地说。顾客杨先生认为,企业招聘学生主要目的是炒作,“不过研究生做哪个行业都无所谓,关键是要做出成绩。”临近中午,一位白发苍苍的阿伯走近柜台指着报纸破口大骂:“这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侮辱!我们的教育制度太失败了!”正在柜台卖肉的的学生十分尴尬,阿伯情绪相当激动,全然不听工作人员的解释,也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读了20多年书,现在跑来卖肉,书全部白读了!”见报当天9人退出这种局面让加入天地食品集团的毕业生压力更大。经过各大媒体的报道,这一事件迅速3升温。是否真的打算去卖猪肉———来自家人、亲戚、朋友的询问让应聘者的电话成了热线,“白天要去柜台卖猪肉,晚上还要接好几十个电话。后来干脆把手机关了!”实习的毕业生好几次叮嘱记者,“千万不要拍照,不要公开真实姓名。”据了解,有学生无法承受各方压力,选择退出。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陈生告诉记者,经过这一轮市场一线的实习,有9名学生主动退出。该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士介绍,9人都是在“研究生争当猪肉佬”的消息见报后第二天突然提出退出的。但具体原因9个人都没有多说。30人名单今日出炉今日,从1500名应聘中选出的30名胜出者名单将出炉。据天地食品集团负责招聘的人士介绍,由于这场招聘受到外界极大关注,也使参与的学生压力倍增。因此在招聘的后期,公司采用了新的策略:每确定一名胜出者,公司会立即用手机短信通知。除了告知其已被录取外,也会鼓励他留在公司好好发展。■学生心态“卖肉看上去简单,但是怎么去卖出研究生的水平就需要用脑子思考。”———学生小高。曾在学校研究生会担任副主席的小高之所以来应聘,是因为受到师兄喻希现身说法的影响。喻希去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以后加盟天地公司,仅半年时间已升为白云区分公司经理。“卖猪肉怎么了,我同学还有去挖煤的呢,我卖猪肉至少安全一些。”———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小张。他是听广州的同学介绍有这场招聘会后,特地赶来应聘的。■公司回应“人才的培养还是有计划的,像本科生重点放在基础干部的培养,研究生就放在未来的中高层培养,如果有博士,我们更乐意。”———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陈生。为企业明后年扩张,公司还准备招收50名本科生。■外界评说“不过研究生做哪个行业都无所谓,关键是要做出成绩。”———顾客杨先生“这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侮辱!我们的教育制度太失败了!读了20多年书,现在跑来卖肉,书全部白读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阿伯(南都网)小组讨论、争论后,明确自己的立场,并将你的理由用200—300字整理在下面(可先写草稿再交流,也可便争论边补充):4第三步:阅读精彩时评或相关下水作文,借鉴、模仿、修改成文反对:千名硕士竞聘卖猪肉是个反讽标本硕士怎么说也算是准高级人才吧,而卖肉显然是个没有多少知识含量的岗位,一般打工者就能胜任。1500位硕士和低端打工者去抢食,不仅无助于舒缓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反而造成了低端劳务市场的紊乱。如此乱象,绝非硕士生们愿意低就,而是被8万~10万的高薪所诱惑。不管招聘者出于什么目的,对高等教育都形成了一种嘲弄,带来了一种娱乐加讽刺的社会另类效应。公众犹记,当年北大毕业生因为职业难觅而卖猪肉和糖葫芦的时候,公众舆论是一片大哗,相关政府机构则忙着给他们找饭碗。在笔者看来,如果大批硕士生集体有意识地到低端行业去从业,有关方面则不能大撒把地旁观。毕竟,这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是对社会正常运转架构的颠覆。如果这种不正常的职业流动和颠覆又是纯粹功利性的选择,就更不值得提倡。社会公器、公共舆论有必要采取行动去矫正这样的行为。因为市场经济不仅仅是自由和多元,更讲求规则和秩序。如果各职业间的平台坐标紊乱,就会增加社会管理的成本和社会和谐的难度。更诡异的是,在大学生们奔着高薪一哄而上的时候,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30名研究生上岗,按照年薪8万元计,也要240万元。在CPI居高的时候,猪肉的市场利润也高不到哪里去。现在猪肉价格走低,这家连锁店要卖多少头猪才能支出240万的年薪?有一名河南网友这么总结:“一、该公司有炒作嫌疑;二、这些硕士很可能被糊弄;三、这些硕士愿意卖肉,也许做其他体面工作真的做不来,各得其所吧。”总之,高薪招聘硕士卖猪肉更像是个哗众取宠的营销噱头,制造的是违逆社会常态的反讽标本。反对:虽说岗位无贵贱,让硕士卖猪肉奢侈的有点过了吧这可真是让人跌碎眼镜的新闻。曾几何时,我们国家人才奇缺到了连高中生都用不起的地步,到了后来即便是小中专生,到了工作单位,也能吃香喝辣。那时的研究生,可以说是极为稀缺的高级人才了。可是,又曾几何时,我们国家的本科生也不稀罕了,也面临大量的失业。到了现在,堂堂研究生们,为了找到工作,居然拿硕士学位当作职业敲门砖,竞相追逐操刀卖肉这个行当了。吸引这1500名应届研究生们的不是这个职业多么荣耀,多么高雅,而是颇具诱惑的8万年薪。由此看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寒冬之下,已经雪上加霜的就业形势是多么的严峻。生存成了人们的第一要义。至于研究生们学的那些高深的理论知识,在残酷的就业面前,就显得很苍白无力了。还真应了那句话:下架的凤凰不如鸡。造成研究生争相竞聘操刀卖肉者的原因,除了当前经济不景气,就业形势不乐观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这些年来的研究生招生的泛滥,年年扩招,而研究生的水平和质量却适得其反。说实在的,那些竞聘猪肉佬职业的研究生们,他们大概也知道自己的这个硕士有几斤几两,故而退而求其次。如果真要让他们搞什么高端的研究,他们也未必能拿得下来。从小学到中学,从大学再到研究生,这些少说也读了有15年以上的书生们,有的可能手无缚鸡之力,为了生计,却要操刀解猪了,不知他们能胜任此否?一头几百斤重的猪,要真的玩转它,的确需要些力气的。想那些拿惯了笔杆子的研究生们,能否胜任此项工作,不是明摆着吗?正如大半辈子操刀卖肉的屠夫,你让他去读书,一样不会得心应手的。广州这家肉联厂的这种做法,难免有作秀之嫌,但国家花了那么多的钱,培养的这么多的研究生,却抢着去干操刀卖肉的营生,无论怎么说,都是有违研究生教育之初衷的。照此看来,既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如此饱和,多得都不知道干什么了,那么,我们何不乘此压缩研究生招生呢?免得既浪费国家的钱财,又浪费人才。5反对:抢卖猪肉的硕士们是就业市场上的羔羊前几天媒体报道,广州某猪肉公司招30个卖肉岗位,来了1300多名应届硕士应聘,老板一下子见来了这么多硕士,很意外,经高层讨论后又“增加了一倍的职位”。记者问他卖猪肉用得着硕士吗?老板说:“当然有必要了,素质高啊!”据悉,公司称:条件合格者年收入最高10万元。来应聘猪肉佬的硕士中,有学IT的也有学金融的,有一个IT专业学生很有信心地说,他发表了好些专业论文,应该有竞争实力。对于硕士们几乎以43比1的比例竞争一个卖猪肉的职位,暨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教授杨廷坊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说明学生们很“务实”,同校另一位职业规划教授则表示,这说明现在食品安全越来越
本文标题:作文学案之1500硕士“猪肉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9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