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作门徒手册作者:佚名,最后更新:2010-5-3114:01:59正文第一课作主的门徒第二课门徒的代价第三课门徒的信心第四课信心的果效第五课门徒的人生目的第六课门徒的祷告第七课门徒的读经第八课门徒的灵修第九课认识神的教会第十课门徒的教会生活第十一课门徒的布道第十二课如何分享福音第十三课门徒的栽培正文第一课作主的门徒门徒的意义门徒一词意指「初学者」,耶稣却为这个简单的词语赋予丰富的含义。就如主和保罗使用「门徒」一词时,那是指不单在信仰上,也在生活上,愿意接受基督教导的「初学者或学生」。这包括对师傅的观点和生活实践的接纳。换句话说,那是指遵从一切所学到的为学习目的。其中需要深思熟虑的抉择、明确的弃绝及坚决的服从。2呼召门徒的目的基督最初向人所作的呼召,是要他们成为门徒,好完成福音传遍普天下的目的。耶稣对正在海里撒网的兄弟西门和安得烈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可一16-17)因着祂这样的超凡魅力,「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第18节)往后的日子祂又向其它人作出同样的呼召。耶稣在世的时候,「设立十二个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可三14)。耶稣在地上的事奉是短暂的,但是祂把世人放在心头上,所以当耶稣从死里复活,临升天之前,向同一伙人吩咐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并加以保证:「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9-20)耶稣升天之前,把大使命交给他们,并训勉他们要把福音传遍天下,使更多的人作主的门徒。这些人组合起来成为教会,因此这大使命正是教会的呼召和职分;也是整体教会的权柄和责任,要顺服主的命令把福音信息传遍世界,使万民作主的门徒。耶稣对世界的异象,祂希望祂的门徒也见得到。祂希望他们像自己一样,透过所训练的门徒去改变世界。门徒训练教会为了履行主耶稣大使命的吩咐,必须推行门徒训练,让初信者或所有信徒都能起来成为主真正的门徒,广传福音。有些人以为只作一个得救的信徒便足够了,不必委身作门徒,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门徒」一词在新约共出现269次,基督徒一词只有三次,信徒则为两次,是有一定意义的。当中指出,教会的工作不在于使人成为「基督徒」或「信徒」,乃是要使3人成为「门徒」。门徒训练的典范提摩太后书二章2节是「门徒训练」的典范。保罗对提摩太说:「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由保罗、提摩太、忠心的人、直至其它人之间,佷明显是有四代的人物存在。一位训练有素、成熟的基督徒,他不单止自己成为一个有生命的门徒,他还能教导忠心的人,使他们也能继续和训练别人,门徒训练的过程就这样延续下去。「门徒训练」的定义是:一个基督的门徒(效法基督、生命成熟)以有系统、有经验和有计划的安排,透过祷告、教导和生活去影响、训练其他基督徒,使之也成为基督的门徒;并且同样地能、肯且实际去关心、带领人。正文第二课门徒的代价主耶稣告诫我们要好好的计算代价,因为作门徒是要付代价的。作基督徒是免费的,我们无须付出任何代价:「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因着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二8-9)。但是,要成为门徒却必须付上代价。这代价便是我们的生命。不过,我们的收益,却远远比所付的代价为多。如果我们拒绝这个有利的交易,就真是愚不可及了。主耶稣的要求「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凡不背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十四25-27),「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十四33)。要作主的门徒,必须具有三项不可或缺的条件:41.对主至高无上的爱作门徒首要条件,要是对基督怀有一份至高无上的爱。祂不容许门徒在爱慕祂的领域里,有其它人或事物占更优先的地位。2.不断的背负十字架十字架对耶稣又有何含义?十字架是祂自愿承担,而非强加给身上的东西。十字架包含牺牲和苦难,并且要祂作出代价高昂的舍命,十字架还是世界拒绝祂的标记。同样,门徒常被呼召要背负的,就是这种性质的十字架。那是甘愿为祂的缘故,而遭到排斥,不为世界所欢迎。任何人只须遵照世俗的标准生活,便可避开所要背负的十字架。3.毫无保留的舍弃第一项条件要对付的是内心的情感问题,第二项条件与生活的操守有关,而第三项条件则是关乎个人的财产问题。三者之中,第三项可能是我们这个贪婪而又讲求物质享受的世代最不受欢迎的。主耶稣并不是要我们将一切所有的变卖,捐给教会;不过,祂倒是要求得到处理我们财产的权利。祂曾将这些财产赐给我们,是要我们成为财产的托管者,而非物主。若门徒不愿意达到以上三项条件,耶稣说:「他不能作我的门徒。」计算代价「你们那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么。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甚么叫他再咸呢。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路十四25-35)耶稣用以上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门徒在委身给祂之前,应当如何谨慎的计算代价。除非你愿意贯彻始终,否则不要轻举妄动。耶稣并不赞成一时冲动或考虑欠周,就随便作门徒。在付出作门徒的代价时,你也必须毅然斩断所有后路。今天就要立志,无论跟随主的代价多大,你都愿意付出。不然,还是及早求和好了。耶稣,我已背起十字架,又抛弃一切追随;贫穷、遭鄙视、被遗弃,从今以后,是我的一切:我要追随,我的救主,曾为我流血,即使整个世界离弃,借着的恩典,我还要追随。──莱特(H.F.Lyte)5正文第三课门徒的信心众人问主耶稣说:「我们当行甚么,才算作上帝的工呢?」耶稣回答说:「信上帝所差来的,这就是作上帝的工。」这好像非常简单。二千年前的犹太人和我们这些廿一世纪的人问耶稣同一个问题,希望得到详尽的答案。可是,这简单的答案却总结了我们对上帝的一切责任:相信基督。信心的意义信心即相信、信任和忠于某人或某事。基督徒借着神在基督里的启示,找到稳妥和盼望,并在圣灵里与神建立独特的关系,他们便可说「阿们」。圣经论及和教会持守的信心,都是基于神和基督的真实。按圣经及教会的传统,信心总是越过它本身,指向所信之事,或我们所信的那一位。就像称义一样,信心固然是必须的,却只有连结的价值,使我们联于救恩的源头;这就是为什么神学那么看重真理为客观的赐予,因信心只是了解这真理的媒介而已。信心的见证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的用意是要以旧约一些人物的信心生活见证来激励当时的信徒。「因着信」(这字在十一章中出现了20次,有18次是出现在每个信心事迹的开头)。作者也为这些旧约人物加上批注: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信心」的行为。1.「因着信」我们知道这世界是上帝所造(创1:1ff;诗33:6,9)。(11:3)2.「因着信」埃布尔献祭给神(创4:3-7),并且死后仍然说话作见证(创4:10)。(11:4)3.「因着信」以诺被提(创5:24)。(11:5)4.「因着信」挪亚造方舟(创6:13-7:1)。(11:7)5.「因着信」亚伯拉罕顺服出行(创12:1-4)。(11:8)66.「因着信」亚伯拉罕为应许之地而航行(创23:4)。(11:9)7.「因着信」撒莱领受能力而怀孕(创18:12-15)。(11:11)中断:以上的人都在信心里而死了,但是却成为了这世界的客旅,他们在信心里得了所应许的天家。(11:13-16)8.「因着信」亚伯拉罕把艾萨克献祭(创22:10)。(11:17)9.「因着信」艾萨克祝福雅各布和以扫(创27)。(11:20)10.「因着信」雅各布为约瑟的孩子祝福(创47:31)。(11:21)11.「因着信」约瑟预言以色列人的出埃及(创50:24-25)。(11:22)12.「因着信」摩西被藏起来三个月(出2:2)。(11:23)13.「因着信」摩西拒绝成为法老女的孩子(出2:5-12)。(11:24)14.「因着信」摩西离开埃及(出2:15)。(11:27)。15.「因着信」摩西守逾越节(出12:21-28)。(11:28)16.「因着信」以色列人过红海(出14:21-31)。(11:29)17.「因着信」耶利哥城的城倒下来(书6:1-12)。(11:30)18.「因着信」喇合接纳探子(书6:22-25)。(11:31)作者还接下去说:「我又何必再说呢?若要一一细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戴维、塞缪尔,和众先知的事,时候就不够了。」更指明这班人是「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来11:32-35)最后,希伯来书作者更激励信徒,指「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12:1-2)7信心的运用「信」主要是指基于神的应许而有的坚定信靠,而神的应许是透过祂的话语来理解的(路一20,二十四25)。透过耶稣基督(神活着的话语)和福音(神真实的信息),神呼吁人对神说「是」,并认定神的使者和信息是真实的(可一15)。信心的运用就是“相信神的应许,并且按之而行”。换言之,信心就是顺服神的应许。信心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留意希伯来书十一章里的动词:埃布尔“献…与”(第四节),挪亚“预备”(第七节),亚伯拉罕“遵命”(第八节)等,都是主动式的。所以没有委身的信心,不是真正的信心,这种信心便透过行动自然地流露出来。信心的运用必须根据神的应许。神给希伯来书十一章里的人一些颇奇异的应许,这些人又按着神的应许而行。没有神这些应许,他们的行动便可能出于谬误了。假设我们乘一架小型飞机,在一万呎的高空中飞行,我们不能因着相信神是全能的,便纵身跳下,当然神真的是有足够的能力保守我们平安无事,但神从来没有应许在这情况下去接着我们,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我们自尝苦果。没有认许下的信心只是一种谬信。另一方面,信心的运用也必须带着坚持,忍耐、单纯的盼望和等待。以赛亚应许说:「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赛四十31)。戴维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行慈爱」(诗三十三22);他表明:「我们的心向来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诗三十三20)。这些忍耐,并坚持对神心存盼望,就是信心的表现,「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希十35-38)。不要以为迟延是神不守应许。勇敢的心需要信心来持守,有了信心便不会退后。面对死亡时,保罗对提摩太说的话:「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提后四7),见证他在基督里那强而有力的生命,以及他对此有确实的理解。8正文第四课信心的果效1.信心是称义的途径「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一17)世人虽犯了罪,但因着基督十字架的代赎,成为神与人的中保,凭信心人人可以得到这拯救,可以进到那永生的神国里去。2.信心维系了与神的关系信不但使我们得救,也使我们成为神的儿女(约一12),与基督同作后嗣(罗八17)。这种亲密和爱的关系是因着信而建立起来,也因信得以维系,如经上所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来十一6),人与神的关系建立在互信上,没有了信心就不能与神交通,所以另一处又说:「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我心里不喜欢他」(来十
本文标题:作门徒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95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