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
一、导入:出示课件,鱼儿在水中能自由沉浮,人类模仿它发明了潜水艇。板书课题《人类的“老师”》。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还有哪些生物是人类的“老师”?二、检查预习:1.读词语:机毁人亡、惨祸、教训、均匀、坦克、省料、某些。【预设:重点指导“祸”。】三、整体感知,指导读通【预设:重点指导段落:三、四、五自然段。】【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精读重点段落突破难点,加深理解。】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四、抓住重点,指导读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找出课文中人类的“老师”,并用笔划出来。这些实例中,哪些是详细介绍,哪些是简单例举?学习第一自然段:1.人类在飞机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2.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了什么启示?3.人类以生物为“老师”,做出了哪些改进?⑴.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⑵.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⑶.理解“机翼”“”颤抖“机毁人亡”的意思。⑷.学生交流讨论:蜻蜓、蚊子、苍蝇为什么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出示课件:“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让学生充分理解蜻蜓等为什么成为人类的“老师”?⑸、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体味,激发探索自然、获取知识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第四、五自然段的构段方式跟第三自然段基本上一样,可以采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1.理解“流线体”“轻而易举”“阻力”“薄壳结构”等词语。2.重点理解以下句子:“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3.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赞赞这人类的老师。4.小结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五、拓展延伸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好吗?六、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让学生交流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语。听写前先看看——听写——小组间相互批阅——小组长上台讲评、订正出错的字,教师随机强化——学生修改错字。二、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回顾课文。1.自己感情朗读全文——练读、指名读、赛读、分角色读。2.用简练的话讲讲课文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借鉴课文中第一句的方式概括主要内容。科学家从鱼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如轮船设计师从————身上得到启示,改进了————。建筑设计师从————身上受到启示,设计出————。三、拓展读写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把搜集到的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后,谈谈自己的体会。成立合作探究小组,如:“鸟类研究”“昆虫研究”“海洋动物研究”。7、人类的“老师”自然界种种生物读书活动是一项综合活动,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选取自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朗读体味,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使读书活动成为读书实践活动,成为一种综合性学习。
本文标题: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9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