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红楼梦笔下的刘姥姥人物形象浅探摘要刘姥姥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在红楼梦的作者妙笔下,刘姥姥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段的文字也多次入选为高中国文教材,作者在这个小人物身上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对此历来各家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以为作者用了这么多的笔墨,是为了塑造一个世故圆通的老妇,有的则以为作者对这么一个摇尾取怜的小丑表示鄙弃。以下就书中所见数据及各家说法作一比较分析。一、前言刘姥姥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虽算是王家在京中的一门连宗之族,但知者甚少,早已疏远。但在《红楼梦》的作者妙笔下,刘姥姥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刘姥姥进大观园」也成了日常常用的俗语,而且「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段的文字也多次入选为高中国文教材。作者在前八十回中著作中,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三十九到四十二数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用了相当多篇幅,在一小人物身上用了相当多的笔墨,突出他的人物特色,到底刘姥姥这个村气十足的人物魅力何在?而在作者笔下,刘姥姥是一个世故圆通的老妇,还是一个摇尾取怜的小丑?向来各家有不同的说法,以下就书中所见数据及各家说法作一比较分析:二、红楼梦笔下的刘姥姥人物形象浅探刘姥姥在今通行本《红楼梦》中,共有七次进荣国府,正好安排在贾家不同的状况时,成为一条隐藏的伏线,见证贾家的兴衰:刘姥姥第一次造访在第六回,全书才完成布局,许多人物还不曾登场,故事还未展开,此时是为序幕阶段,说明了刘姥姥与贾府新关系如何建立,以为尔后情节发展的张本;第二次造访是在第三十九回至四十二回之间,这时贾府最鼎盛得意,这几个章回充满了欢笑与快乐;第三次造访书中并未加以描写,可以加以略过;第四次造访,是贾府家破人亡最倒霉的时候;五、六次是见义勇为救了巧姐,更反衬出贾家亲戚落井下石的可鄙面貌;第七次则不但巧姐事件风波平息,而且宁荣两府也复了官,赏还抄的家产,宝玉、贾兰双中进士,宝钗有孕,贾政也答应巧姐嫁给周家,除宝玉出家的憾事之外,贾府笼罩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下,刘姥姥见了王夫人等便说些将来「怎么升官,怎样起家,怎样子孙昌盛」,暗示着贾家将在有一番繁荣再起的远景。所以刘姥姥几进荣国府,正是一条伏线,见证贾府不同的荣衰。刘姥姥七进荣国府中的言语行动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刘姥姥的形象如下:(一)朴素实在的老农妇这是刘姥姥最基本的形象,根据第六回中对刘姥姥的描写是: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今者女婿接来养活,岂不愿意,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刘姥姥本来只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的「老寡妇」,被女婿接来奉养,「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这「一心一计」正点出了刘姥姥的勤恳实在与对庄稼生活的投入。而第六回劝狗儿时说: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刘姥姥对狗儿的劝说中,强调要能安分守己过日子,更责备狗儿「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要狗儿过着量入为出实实在在的生活。在三十九回至四十一回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但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屡次感叹贾家的奢侈浪费,而且把那些奢侈消费一再换算为平实的居家生计,如三十九回写贾府吃螃蟹: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又四十回中写: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巴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拿的动他。」……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刘姥姥也觑着眼看个不了,念佛说道:「我们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刘姥姥心中并不羡慕贾家生活,反而只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计:贾家一餐的钱够庄家人过一年的生活,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而上好的纱穷人想他作衣裳也不能,富人却拿着糊窗子,刘姥姥一再地叹息。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提出沉重的谴责。(二)乐观进取、突破困挫的勇者面对困难,有人坐困愁城、一筹莫展,但刘姥姥却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更能勇于突破眼前困境。第六回的叙述,狗儿因家中冬事未办,心中烦虑,却只能「吃闷酒」,「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当狗儿夫妇愁云重重时,刘姥姥劝勉狗儿: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狗儿冷笑道:「……有什么法子可想的﹖……」刘姥姥道:「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刘姥姥要狗儿勇于面对自己的生活,天无绝人之路,但是必须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刘姥姥热爱生命,他真正懂得生命是甘苦皆备的,对所有的不如意,他并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以愉快乐观的心情去面对、去解决。这是多么平实又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个人能乐观的面对生活,但遇到困挫时,是否有勇气、有毅力面对层层难关?那就未必了。刘姥姥为了突破生活难关,勇敢的带着孙子板儿向着高门大院的贾府前来了。但这却有几个难关要过,首先要先克服自己向人告难求帮为耻的心理障碍。《红楼梦》第六回中,狗儿提出与王夫人陪房周瑞以前极好的,刘姥姥道:我也知道他的。只是许多时不走动,知道他如今是怎样。这也说不得了……可见刘姥姥也知道人情冷暖,以前「极好的」朋友,现在时过境迁,又多时不曾走动,这也说不得如今是怎样了。或许去了要碰钉子,甚至更要被奚落一番。但刘姥姥却马上答应了。甚至认为: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能以这样开朗乐观的态度面对第一个难关,当然勇气十足。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并非真得十分顺遂,仍有层层难关要过,《红楼梦》第六回中叙述他到了贾府门口,请门房通报周瑞的情况是这样的:众人打量了他一会,便问「那里来的﹖」刘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瞅睬,半日方说道:「你远远的在那墙角下等着,一会子他们家有人就出来的。」内中有一老年人说道:「不要误他的事,何苦耍他。」这些侯门三等豪奴,对这个村鄙老妇先是「打量了他一会」,然后「都不瞅睬」,甚至有人想要加以耍弄欺骗,幸好有一位老年人指点他明路,这是首先遇到的困挫。后来虽得到周瑞家的带领,但仍要得到平儿的批准,又要看凤姐的脸色,太愚曾评论这段历程是:这是千千万万泥中的蚂蚁,向着天中的明月进发的路程啊!「泥中的蚂蚁」是多么的卑微!而「向着天中的明月进发的路程」又是多么困难艰辛!刘姥姥却不畏惧,一步又一步往前迈进。(三)滑稽幽默的丑角刘姥姥到底是不是一个丑角?历来讨论者众,各家皆有自己的看法。张欣伯于〈再谈刘姥姥〉一文中十分鄙视刘姥姥,认为:曹雪芹十分熟悉这种「打抽丰」的人物,也深深厌恶这种「打抽丰」的人物,所以笔端带着嘲笑……他是刻意糟蹋刘姥姥的。尤其刘姥姥二进荣府的时候,作者写他装疯卖傻,磕头跌跤,更把「打抽丰」的种种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张欣伯以为曹雪芹是厌恶「打抽丰」的人,所以刻意糟蹋刘姥姥,而刘姥姥二进荣府时,各项表现都视为丑态,认为是曹雪芹故意丑化刘姥姥,但这样的批评实在太过了。而述先于〈红楼梦的神话与幽默〉一文中,则对刘姥姥给予高度的肯定,说:如果笑能给林黛玉那种悲剧美人很多快乐,刘老老是很乐于变成可笑的人。……大观园中的山水花木,鸟兽虫鱼,是用尽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而贾宝玉和林黛玉却能敏感到一种不完美。在这个人间天堂画龙点睛,使他最生动地大放光明,却是那个土头土脑的刘老老。这位老农妇从田野走进大观园,给大家带来了朗笑的阳光,使花园的生机常青……刘老老是全书中的丑角……在小说的结构中,丑角最接近作者与读者,也最能洞察情节的神秘运转〈红楼梦的神话与幽默〉一文中,傅述先对刘姥姥推崇备至,以为刘姥姥为大观园带来阳光,使花园的生机常青,补足了大观园的不足。这样的说法似乎过誉了,因为刘姥姥的确为大观园带来短暂的欢笑,但仍不足「使花园的生机常青」。傅述先接着又在〈欲海与情天〉一文中说:在刘老老进大观园之后,有一种新的发展:黛玉哭得更少,笑的更多,她和宝钗的关系变得更和谐,我们甚至可以把这种改变看成小说情节的关键……这似乎又将刘姥姥的地位提的太高,刘姥姥于《红楼梦》一书中的确有其地位,但把它视为小说情节的关键,则又过度抬高。童元方〈论红楼梦中的丑角〉一文,仍是将刘姥姥归为丑角,但他却是带着同情与了解的态度,他说:在这许多伤痛的扭曲脸谱中间(指《红楼梦》中的丑角),刘姥姥遍历岁月的刻痕,依然晃漾着明朗的笑容。……知道为了取笑儿,刘姥姥很能欣赏自己的土气,狡猾还胜过鸳鸯凤姐一手。……刘姥姥在大观园的种种丑态,制造出一连串的笑料,然而不论就事实来说,就心智来说,读者嘲笑刘姥姥,也嘲笑自己。童元方以为刘姥姥虽是丑角,但绝非丑恶的人物,而是明朗而有自信的,能够欣赏自己的土气所带来的欢笑。太愚于其〈刘老老是丑角吗?〉一文,则对丑角的说法表示反对,他说:她是内心蕴藏着沉重的使命,艰苦的心情而来的︰来了之后自必须一方面战战兢兢进行争取;而另一方面却必须随机应变,敷衍环境。她哪裹是什么滑稽逗笑的人物?她不过偶然闯上了一个陌生的舞台,遇到了一群喜欢看热闹戏的观众,这才被人强制化装,临时做了一回票友罢了。……她似乎粗直,却绝不鲁莽;似乎无知,却绝不低能;也颇有心机,但不邪佞。……就实质上说,她不过是一个冒充的丑角而已太愚以为刘姥姥只是一个冒充的丑角而已,其实在她的内心是痛苦的,她更非一般丑角角色的鲁莽、低能、邪佞。另罗湛德于〈圆通世故的刘姥姥〉一文,也持相同看法:作者将这个村妇写得太生动深刻了,刘姥姥虽曾有言行引得大家发笑,但她并不是一个可笑的人物。只是她的处境穷困,只有如此才能巴结到一门有钱有势的亲戚。所以我们加果认为刘姥姥是个可笑的人,毋宁说她是个可怜的人。罗湛德于文中对刘姥姥是带着同情的态度,认为刘姥姥种种表现并非装疯卖傻,而是对于有钱有势亲戚不得已的巴结。梅苑于《红楼梦的重要女性》中的看法相近,他说:刘佬佬是丑角吗?不错,她是丑角,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丑角,因为她表演得太精彩!然而,在那些傻憨的表情中,却隐藏着一份泪影。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佬佬是丑角,但她决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所以,刘佬佬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所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如果她有贾母的地位、财势,她也会成为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决不是一个可笑的谐角,因为境境有时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特质。综观以上说法,张欣伯与傅述先的说法,一个过度贬抑,一个又过度尊崇,应以童元方、太愚与罗湛德、梅苑的说法较为恰当。至于刘姥姥是丑角,还是冒充的丑角?我想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综合两者看法,刘姥姥的确曾是丑角,但是丑角只是她众多面貌中的一种,再需要她当丑角时,她愿意当一个开心果。但需要她展现魄力与智慧时,她就展现了她智者与侠客的一面。至于刘姥姥是否有心逗人开心?恐怕是有的;是否有心巴结?恐怕也免不了。但是批评她是「装疯卖傻」、「种种丑态」,又未免太过,其实她种种引人发笑的举动,除了配合凤姐与鸳鸯逗弄大家外,很多都是来自于乡下人本色,如行令时脱口而出「一个罗卜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引得大家几次大笑,那是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于贾府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鲜有趣!至于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事物,当然处处透露着新鲜无知,好奇多问,处处引起哄堂大笑。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做作。所以她俗虽俗,却俗的可爱。刘姥姥所以深得人缘,原因就在这里。
本文标题:刘姥姥人物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9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