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例谈如何科学地运用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
例谈如何科学地运用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杨军玲【摘要】所谓新教材,就是指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所开发的教材,浙教版新教材指的是2005年6月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笔者在使用新教材执教的三年中,有很多的喜悦、有不少的困惑、也有自己的一点感悟和想法,本文就笔者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做法、想法进行了描述,笔者先是对新教材进行了分析,然后举例说明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新教材,最后对新教材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关键词】新教材自主探究创造性一、感受新教材所带来的喜悦新教材的编写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终目的,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处理能力。以学生获取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一系列任务,让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服务,通过任务驱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等形式展开教学,构建本套教材内容的体系结构,力求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技术性、综合性和人文性。1、新教材有完整的体系结构七年级上册考虑到有的学生小学阶段可能没有接触过电脑,采用零起点教学,通过相聚网上邻居、遨游因特网、构建资源库等三个教学单元,使学生学会有关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基本知识、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整理信息以及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七年级下册围绕编辑一份电子杂志这一任务为主线,介绍WORD的各种应用,掌握文件处理软件。八年级上册主要是认识网络,学习网页制作,让学生初步掌握有关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会网上的基本技能,培养初步的网络道德文明,并能利用网页形式加工、处理和发布信息,进一步培养团结合作、发展创新的能力。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对重难点的内容,通过形象的图例和一些具体详细的步骤说明,让学生逐步掌握,突破难点从而达到要求。2、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课程纲要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教学中常以某个真实情景为先导,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近地学习知识。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及动手操作能力,为将来学生学习计算机,自由地在信息技术王国中驰骋打下了基础。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书中还安排了一些阅读材料、知识链接等内容。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书中还安排了“日积月累”“开动脑筋”“亲身体验”“教你一招”等小栏目。新教材在每节内容的课后,还设置了随堂练习,练习有梯度划分,让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得到及时的巩固和提高。3、新教材对网络道德教育进行逐渐渗透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同时网上的信息又良莠不齐,学生的思想又还没有成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娱乐的过程中,就很有可能接触到一些不良的信息,那么如何让学生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如何让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必须把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联系起来。如:新教材在《网络与道德》安排学习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就给学生制定了一个上网法则和注意事项,在《各抒己见》BBS课中提示学生在网上发布信息、交流信息时,要注意语言文明,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在《直面你我》中讲即时通讯软件时,建议学生网络即时交流是很花时间的,在学习任务没有完成时不要闲聊噢!而且网络是很复杂的,不要轻信陌生人。教材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思想,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与与道德、法制意识。4、新教材贯彻了交流、合作、共享的教育理念本套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分工合作,进行合作学习。不管是制作电子杂志,或是综合实践,还是制作主页,都要求学生与同学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协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部分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协作学习和个别学习相比,有利于培养学与人合作的协作精神,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络时代的协作学习,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停地进行角色变换。一会儿是发问者(询问原由),一会儿是解释者,一会儿是协助者,一会儿是评价者。在磨合中训练其有效协作的技巧、沟通能力。这些技能不仅仅使学习者在小组里学到更多东西,对于他们在社会上与朋友、家人和睦相处,以及对未来事业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二、合理科学地使用信息技术教材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那么,怎样合理科学地处理教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必须做到的。合理设计授课问题,变演讲者为引导者1、教师角色合理定位,大胆放手,相对简单的教材内容交给学生自主探究新课标强调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满堂贯、填鸭式教学方式,变知识的讲授者为导演者,组织者,管理者。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书本上对一些重难点内容都附有一些形象具体的图例和详细的步骤说明,这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很有帮助。【教学片段】《浙江名胜》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吗?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带你们旅游过浙江的哪些地方?生1:乌镇、杭州西湖生2:千岛湖生3:普陀山生4:雁荡山。。。师:原来浙江有这么多好地方,你们说的老师好多都没去过,这节课同学们能不能通过网络把你们去过的旅游胜地资料搜索整理给大家展示呢?生:好呀!师:那同学们想展示给大家景点的哪些资料呢?生1:图片生2:景点文字介绍师:好,有的时候一个网页里既有我们要找的文字资料,又有图片,那我们就可以把整个网页保存下来。师:下面同学们先在你的桌面上建一个以景点命名的文件夹,然后搜索你去过的一个风景名胜,把相关的网页和图片保存到这个文件夹,注意文件的命名。生:搜索资料师:如何保存网页和图片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进行自主学习。2、合理安排模块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教材中很多知识点是按照模块进行编排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八年级上册的“网络与生活”“网上交流”“网上安家”三个单元的安排,就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但我们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进行“网上安家”制作主页教学时,往往会遇到以下的情境:生1:老师我的表格怎么变形了?生2:老师我的表格怎么这么宽呀?生3:老师,我明明把表格的宽度设成了700PX,但它在呈现的过程中怎么有滚动条呢?生4:在授课时可根据实际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状况作合理设计,达到提高课效的目的。以上四个同学问到的问题我相信也是各位同仁碰到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对网页中要用的图片进行处理,或者就是简单的用缩放句柄缩放一下,这样的图片放到网页上当然会把网页搞得所设非所得的。但书上《充实主页》这一课就简单的讲了一下如何插入图片,对图片的处理只字未提。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精彩》中ACDSEE软件的教学的安排我就感觉迟来了一步。笔者认为把ACDSEE图片处理安排到八年级上册更符合实际,或者安排到七年级下也可以,因为七年级下的电子杂志制作少不了图片处理。3、课时少内容多,尊重教材,灵活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课时每学期的开学,我们都要写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每个课时的安排,以做到教学有序,按照计划进行教学。教学参考书上也详细地对每一课时教学内容都作了具体的划分和安排,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使平时的教学有计划、有目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这门课经常会被冲掉,每周安排两节的课时大部分学校缩为了一个课时,这样就会出现课程安排多,课时少的矛盾,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呢?教材受编写人员、地区、环境的影响,以大部分地区为参考编写的,它不可能兼顾到各个地区的差异,于是也就不能一切照搬,更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之书,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学校课时安排、硬件情况、学生认知等实际情况,参照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的安排,做出适当的调整。对整学期的教学进度在开学初要进行统筹考虑,结合实际,重组教材,合理安排,对重点难点花大时间;对于简单易懂、容易掌握的部分,适当合并,使每节课教学都合理、有效,从而有机地构成整学期的教学。如七年级上册总共有19个课时,而大部分乡镇学校每周只有一个课时,算上中间节日放假、期中考试、临时活动冲掉的,一个学期信息技术课也就只有13、14节。如何在这13或14课时里上完19个课时,这就需要老师们全盘考虑了。下面是笔者的安排: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小学时都上过信息技术课,我们学校又是民办初中,学生家里条件比较好,基本上都有电脑,所以学生还是有一点点基础的。单元模块课时内容(七年级上册)备注第一单元第1课时走进网络教室、我的老师第2课时个人小档案、介绍我自己第3课时认识新同学、网上交个好朋友从这一节课开始,每节课练习打字5分钟,我校用的搜狐拼音,非常不错第二单元第4课时神奇的网络网上诺贝尔第5课时搜索大比拼学会搜索信息是信息素养的基础第6课时浙江名胜、生物圈二号第7课时网络与道德每节课都要渗透道德教育第8课时江南风情游(1)第9课时江南风情游(2)第10课时江南风情游(3)第三单元第11课时建立硬件资料库第12课时建立软件资料库第13课时建立计算机知识资料库保护我的资源库期末测试第14课时学生自评、互评,简单知识点测试4、根据教学硬件和学生认知兴趣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2007年12月我参与了学校第六届课堂教学分析评价活动,上的是七年级上册《保护我的资源库》这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照书上讲学生的兴趣肯定不大,书上的在线杀毒也没法在机房里用,下载杀毒插件就要10分钟,三大杀毒软件试用版更是不行,机房都装的是还原卡,一重启就没有了,况且机器配置跟不上。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联系机房实际情况,我灵活地、大胆地处理了教材,适当增减了、整合了教学内容。下面我就具体地说明一下:(1)、新课的引入我采用了情景导入的方法,从网上下载了《小胖VS电脑病毒》flash动画,此动画紧扣教学主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氛围。(2)、病毒、木马概念的学习我让学生采取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把书上的照读一遍。这一环节我把学生分成了四组,每组从网上去查找相应的概念,并以发贴的形式发到论坛黑板报版块中进行学习,并随机抽取四名同学进行概念的讲解。(3)、病毒的特点和传播途径这一环节我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欣赏几个典型的案例,归纳总结病毒的特点和传播途径。(4)、病毒重在预防这一环节在第一次上课的过程中我用的是讲授法的教学方法,结果学生兴趣不大,效果当然也不好了,因此在第二次主要磨课时我改变了教学策略,让学生自由讨论进行头脑风暴,效果非常好,学生兴趣高涨,发言积极。(5)、学会查杀病毒这个操作点的学习我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不得以摒弃了国内三大软件(金山毒霸、江民、瑞星),采用了上网辅助软件《360安全卫士》,让他们查了机房机器的系统漏洞,并说明为什么我们机房的机器这么容易种毒,因为它千疮百孔;让他们查了有没有木马;清理使用痕迹。在评课的过程中,老师们都说这一环节效果非常好。(6)、在最后的课外拓展中,我本着让课堂回归生活,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了三个题目。如让他们回家看看自己家的机器上有没有打开自动更新,对硬盘进行全面扫描。总之,教师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要依据课程《标准》理念,对现成的教材进行再加工,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本文标题:例谈如何科学地运用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0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