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从三国演义看武将作用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在我国文学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也提供给我们研究三国时期一重要资料。此著作虽然相当比重的演义部分,但在历史的重大走向,文臣武将作用上,并无太多扭曲。此文正是我在读《三国演义》后,对三国时期武将作用的一些小小看法。提起我国古代谋臣勇将,十有八九是出于我国三国时期,如关羽吕布张飞赵云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等!而他们在我国,乃至在世界范围有极高的知名度,而其中《三国演义》在中的作用可谓是首功。那么,既然这些文臣武将名声如此之大,千古流传,那么他们在三国时期,起到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又有多大的作用?提起三国时期的将军,大多数人的评判标准第一是勇武。例如吕布,被颂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而千古流传,在一百二十回的《三国演义》中,仅在第十九回就殒命于白门楼。而其战绩,也大多胜少败多。即便其胜利,大多也是依靠其个人骁勇而胜!甚至就连华雄——在《三国演义》中甚至没有正面描写过一句的,出场不到半回就被斩杀的一员武将,仍有相当的知名度!可平心而论呢?一个将军的优良其评判标准是什么?自然是行军布阵派兵打仗。除三国时代以外,如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战国时代孙膑李牧,南朝韦睿等等,其为名将,是因为其有卓越战术战略而获得的战功!而三国名将,例如关羽,其成名之战是先是温酒斩华雄,再三英战吕布,其后又有过五关斩六将之壮举——可以说这是个人战力的体现!而非什么战术战略能力的体现。直到第七十回,关羽水淹七军,才可以称之为作为一名将军获得的成功!但是早在此之前,关羽就被各路当时的诸侯视为首屈一指的大将!如果足够仔细,不难发现,三国的时期将军,大多被称之“武将”,“猛将”等比较突出骁勇,武力之类的称呼。至于“将军”一词,多存在于两人之间称呼中。那么我们也不难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三国时期的各路诸侯,在某种程度上也认为,一名将军的好坏强弱,其“个人武力”的作用,不亚于,甚至远在其领兵打仗之上!而且细读三国,又不难发现,除超一流的三国名将以外,很多的武将,即便有名,如吕布文丑颜良之辈,也多被认为“有勇无谋”。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这个某位“有勇无谋”的流传范围,不仅仅之局限于敌方阵营,也在自己阵营之中。例如,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袁绍拍大将颜良做先锋,进攻白马,其下谋士沮授进谏:“颜良性狭,虽骁勇,不可独任。”沮授说的“骁勇,不可独任”,足以证明颜良作为一名猛将,武将,“骁勇”,而且事后表现,也确实配得上这骁勇一词。而至于其作为“先锋大将”,则是“不可独任”,证明其在智谋性格上,确实有相当缺陷。可即便如此,袁绍也依旧派遣他作为先锋大将,并训斥沮授:““吾之上将,非汝等可料。”再细看这句话,也不难发现,袁绍并未反驳沮授的观点,只是说:“非汝等可料。”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袁绍也是同意其看法的。而再看颜良的表现,先是“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又是“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可谓是战绩辉煌,在整个三国中,能把曹操打退的,确实不多。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袁绍用人的明智——重在个人武力,而非谋略。而后,虽然被关羽斩杀,同样也是输于“个人武力”上,而非其作为先锋大将的谋虑上。不过话说回来,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三国时期的将军,武力和智谋并存,进可万军前与敌将单打独斗,退可远在万里之外运筹帷幄呢?就连前面所提到的颜良,虽然被说“颜良性狭,虽骁勇,不可独任。”但在前同样也有“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骇然”一句。说着这曹操,行军打仗之上,三国之中罕有敌手,颜良能以布兵排阵,就能令曹操骇然,也足以见得其实行军打仗的一把好手。由此可见,这种可能性是很有可能存在。就连其吕布,首先以武将的身份出现,其武勇确实了得,对此吕布也很有自信,但其行兵打仗,她同样也很有自信。三国志中记载,吕布被擒后,对曹操说:“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由此可见,吕布对自己很有自信,认为曹操所患者所担心的只有自己,而且认为由自己带领骑兵,曹操带领步兵便可平定天下,而且曹操(文中称太祖,因为曹操日后被魏朝尊为太祖武皇帝,三国志中所称的太祖一般就指的是曹操。)听了此番话还有所迟疑,这说明曹操对于吕布所统领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很欣赏的。曹操是汉末的用兵名家,而且和吕布交锋多年,对吕布的实力应该相当了解,所以说吕布作为武将统兵作战,确实有其过人之处。那么会不会是颜良吕布先是以骁勇先成了将军,在通过熟读兵书之类,才能布兵排阵,令曹操“骇然”“疑色”呢?但归根究底,三国时期的将军们到底是先武成将而后学谋略呢?还是武力有谋虑并存,才成为了将军呢?毕竟,三国时期的将军们,大多都是直接以将军的身份出场,并且已经当了相当长时间的将军。完全有时间,也有机会习得一些谋略了。不过好在,有个例外可供我们参考——关羽。其一战成名是温酒斩华雄,而在当时,他请战出战华雄时,不过是一个马弓手。而后虽然又有三英战吕布,赚城斩车胄,都也只是凸显个人战力,勇武,而非将才的谋虑。可即便如此曹操仍对其百般招降,才有了屯土山约三事的故事。由此可见,在三国武将中,一个诸侯对一员大将的首要要求,是个人武力而非将军骁勇。至少,在前期是如此。可为什么又要一再强调是在前期呢?因为读三国,不难发现,在赤壁之战前,往往有两军将军于阵前相斗,胜者方士气大胜,进攻,胜利。而败者方不是士气大落,被败,再不就是坚守不出,不干出战。而赤壁之战后呢,这种情况就几乎没有出现过,即便诸如关羽张飞这样的超一流猛将,也多是作为一名将军领兵打仗,鲜有在突显个人武力的情况出现了。再细看,三国前期重在武将之武,出现人物也多是一流武将,如吕布华雄文丑颜良等等。而中后期,出现多是谋臣智将,如诸葛亮周瑜吕蒙等等。即便同被封为五虎上将的马超黄忠等人,也多是领兵打仗出征,少有个人突显个人勇武之说。所以,根据以上种种,我有了一些个人的猜想:在三国前期,诸侯林立,大小诸侯数不胜数,即便是大诸侯,如董卓袁绍袁术等,虽然手中兵马不少,但领地有限,士兵死伤不能再短时间内得到补充。故而双方不敢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对决,不仅仅只是舍得舍不得的问题,更是怕两家决战伤亡惨重,便宜了第三者,就是常说的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例如,在三国演义第五回,曾经提到,董卓起兵二十万。而直到第九回,董卓被杀,其部将李傕听贾诩,进犯长安时,仍有十余万。试想,其中经过了虎牢关大战,打的董卓都被迫迁都了,可见战事之惨烈。可就是先经历如此之惨烈之战,后又有董卓被杀,西凉军马被招降(因为为王允曰:“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应该也有不少人脱离西凉军,可等李傕犯长安仍有十余万人马,足以见得所谓的虎牢关大战,虽然是和十八路诸侯激战,但双方的人员伤亡,可谓是少之又少,符合我的猜想。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前期,诸侯对将军的要求个人武力要远重于智谋呢?因为前期诸侯不敢于敌方大规模交战,便让武将们以这种类似私人决斗的方式决定一场战事的结果。胜者士气大胜,一路杀过去,败者虽然败了,可根基未损,实力并未伤筋动骨。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例如关羽斩颜良,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在三国前期,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在敌我双方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而到了赤壁之战时,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特别是曹操军军力远胜于孙刘联军,故而不会在采用这样武将决斗的方式来决定战事走向。更无第三方势力足以撼动他们的根基,且都有了相当领地,所以双方敢,也舍得,同时也必须以军力觉胜败,而非以将领个人武力决定胜败。综上所述,在前期,武将的作用主要是为,两个势力相当的诸侯之间争斗的主要争斗工具,以避免过度的兵力损耗,使第三方得利。而到中后期,随着领地扩大,且对手的减少,诸侯不敢再以武将决斗而决定战事,加之此时武将大多已经熟读兵书,故而才行驶了一个将领正真的作用,行军打仗,排兵布阵。
本文标题:从三国演义看武将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1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