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从教书育人看课堂评价标准
浅谈从教书育人看课堂评价标准摘要:提到教师这个职业,总离不开‘教书育人’四个字,而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又总离不开评价标准。而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教书和育人究竟孰轻孰重?评价课堂究竟是看老师教了什么还是看学生学了什么?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是指关心爱护和教育学生。教书育人是因果关系,又是互动关系,又各自独立。教书容易做到,育人难以实现。育人在任何时候应该先于教书。而正是这一点,就要求课堂评价标准多元化。在遵从先育人后教书的原则下,分层次的去评价课堂。关键词:教书育人;课堂评价标准;教育;伟大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严师,而且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而一些中学校训中提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做人一定是放在学习的前面,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更好的学习,并将学会的东西更好的回馈给社会。作为教师,从事着培养人才的事业,首先要清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如果过分注重知识传授,不注重道德教育,一旦品行发生了问题,将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该先育人,后教书,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其实,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书应该为育人服务,育人为教书铺路。思想通了,学习知识才有劲头;知识丰富了,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当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在从教的几年里,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学习成绩,学习习惯都不好的高中生。这些学生,大多没有学习兴趣、动力和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漠不关心也很茫然。但每个人又都很有个性。在上课的初期,我常常会因为应该怎样去给他们上课而头疼,因为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他们对这些课本知识没有兴趣,且基础差,完全跟不上教材的要求和节奏。但课外通过和学生的接触,发现他们本质都是很好的,情商也很高,从他们身上我都能找到一些闪光的地方,只是很多时候,他们感到迷茫,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初期,作为教师的我,相当困惑,不知道是应该按照课程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还是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去引导学生,去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而这里所谓的进步,绝不仅仅是按照课程要求,完成了哪些内容的学习,或者考试中能考多少分。后来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交流,以及自己的摸索,更加肯定了一点: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对于先前提到的这一类学生,无论一节课准备的多充分,内容多精彩,目标多明确,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没有任何进步,没有学到任何东西。相反,我们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上课策略和内容,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有所启发,有所收获。世界上有四种人,第一种人无才无德。这种人不可怕,因为无才,因此即使无德,充其量也就是个小混混。第二种人是无才有德,这种人也不可怕,因为有德,虽然没有什么本事,顶多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小一些,但绝不会给社会造成危害。第三种人是有才有德。这种人是最理想的人才,不但能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且会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带动感染更多的人,可以说,对社会的贡献最大。第四种人是有才无德。这种人最可怕,因为有才,所以能想到、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因为无德,所以他们想到的事越多,做到的事越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这里又涉及到另外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如何评价课堂?也就是课堂评价标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对一节课评价,是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没有符合课程大纲的要求或与之统一?教学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然而,这些在我看来,任何一位合格的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这样一来,这种评价课堂的方法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课堂的重心越来越多的转向学生。一节课,上的好不好,就是要看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宰。然而学生又是不同了,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更是有着巨大的差异。在这种大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课堂评价标准。课堂评价标准可以实现多样化。遵循先育人后教书的原则,我们应该理性的去看待学生,去分析现状,如果不能实现育人,再好的教书,也失去了教育应有的意义。教书育人是有区别的,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是指关心爱护和教育学生。教书育人是因果关系,又是互动关系,又各自独立。教书容易做到,育人难以实现。为人师表就是为了育人。所以我们在评价教师课堂的时候,应该遵循先育人后教书的原则,去理性辩证的看待。
本文标题:从教书育人看课堂评价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2279 .html